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满朝忠烈,你竟然让我做昏君! > 第105章 最为复杂的川蜀行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该死的日头。”

    前往川蜀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在慢慢前行。

    马车边上,陆炳抬头看了眼越来越猛的日头,忍不住抱怨。

    马车的帘子被撩开,一个相貌平平的青年笑着道:“要不你到马车里来?马车里凉快。”

    他的声音却是极为动听的女声。

    陆炳忙摇头道:“不用不用……长公主,你的声音……”

    后半句,他刻意压低了声音。

    青年男子“啊”了声,干咳了两声,粗着嗓门道:“多谢提醒。”

    说罢就放下了帘子。

    陆炳这时才敢流露出一丝丧气的样子。

    “皇上,您让我去川蜀就让我一个人去得了,干嘛还要给我添一个拖油瓶哦。”

    这话,他也只能在心中念叨,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两天前,陆炳被林烨叫进宫,给了他这个秘密钦差的任务。

    这次入川,林烨交给了他两个任务,一个是要他监督新政在川蜀的试行状况,防止地方官员阳奉阴违。

    第二个任务,则是要在川蜀将情报局地方系统建立起来。

    大夏五个行省,唯独川蜀是最为特殊的。

    先帝在建国时,其他四个行省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唯独川蜀不是。

    当时大夏陈兵川蜀关前,川蜀的地头蛇柳家没有作任何抵抗,反而开关纳降。

    大夏占领川蜀,是流血最少的。

    因而先帝对川蜀也十分宽容,原本统治川蜀的刘家,虽然不能再担任一省的行政长官,却也给了极其优厚的待遇。

    除此以外,川蜀原本的地方豪强,各地世家大族,也没有受到打击,在川蜀继续盘踞。

    而且川蜀与大夏其他四省隔着山关险阻,与大夏中央朝廷的联系是最弱的。

    大夏只在川蜀派出了卫青作为川蜀提督,以及邓艾作为川蜀巡抚以外,其他地方官员几乎都是出自川蜀本地。

    加上川蜀豪族地方与家族意识极强,较为排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川蜀相当于是大夏的一个自治省。

    五个行省中,川蜀的情况是最为复杂的,情报局成立以来,在其他四个行省发展都较为迅速,只在川蜀却举步维艰。

    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人,林烨都不放心,只有陆炳亲自出马了。

    至于随行的林芝华,那只是个意外。

    林烨正在跟陆炳交代的时候,这丫头竟然躲在房梁上偷听。

    从荆楚回来后,林芝华又过上足不出宫的无聊生活。

    林烨亲政后又忙得要死,根本没时间带她出宫玩,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她哪里能放过。

    在陆炳正要领命离开时,她跳下房梁,就缠着林烨和陆炳一起去川蜀。

    “你是不是惦记着川蜀的火锅和小吃?”林烨一句话就戳穿了林芝华的心思。

    林芝华吐着舌头道:“人家就想尝尝最正宗的么,待在宫里都快闷死了!”

    林烨的胳膊都要被她摇脱臼了。

    对这个妹妹,林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想着反正是在大夏境内,又有陆炳在,不会有什么危险,就只好同意林芝华跟着一起去了。

    为了防止林芝华那惊世骇俗的容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林烨还特地花了五百积分给她换个“智能塑形硅胶面具”。

    五百积分就换了个这么没用的东西,林烨的心可是在滴血。

    为了妹妹么,没办法。

    陆炳在边上是一句话都插不上,他内心是极其反对林芝华随行,可林烨决定了的事,他又无法反对。

    只好勉为其难和林芝华一起上路了。

    他在京都情报局中挑了十个好手,并没有与他同行,让他们与自己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前往川蜀。

    有林芝华随行,陆炳自然不能铆足了劲赶路,路上的时间至少被拖长了一倍。

    他算了算时间,到川蜀首府锦蓉府大约还要十天时间。

    “希望入川的时候,不要碰到暴雨之类的天气,否则十天都不一定能到哦。”陆炳看了看日头,心中却十分担心会有暴雨骤来。

    锦蓉城,川蜀巡抚府内。

    巡抚邓艾将内阁急递过来的公文给了锦蓉知府李严。

    “李,李,李知府,你,唉,唉,看看,内阁的,的公文。”

    李严耐心等到邓艾说完,才伸手接过了公文。

    他知道邓部堂什么都强,就是天生口吃的毛病。

    部堂大人的自尊心又强,绝对不允许他们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

    他打开公文一看,脸色立即变得为难:“禀部堂大人,恕属下多嘴,内阁这……这是要做什么?这些政策在本府,断难施行啊。”

    邓艾对他的反应早有预料,正色道:“你,你看,看清楚,唉,唉,这,这不只,只是内阁,内阁的意思。这,这,这是圣意!”

    李严这才仔细地看了看公文,果然内阁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些政策出自林烨的意思。

    他把公文合上,有些愠怒道:“内阁为何不封驳皇上的旨意?皇上亲政不久,哪里知道其中的难处?”

    邓艾眯眼道:“那,那你可,可知,内,内阁的难,难处?”

    李严皱起眉,仔细体会邓艾的言中之意。

    “你,你尽管去办,最,最后能,能做成什么样,只,只要如实禀报,即,即可。”

    邓艾“贴心”地交代道。

    作为一省巡抚,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政策在川蜀会碰钉子。

    但当他接到公文的第一刻起,他就知道了内阁的意思。

    试行而已。

    若不行,便就不用施行。

    如此内阁既不用违了皇上的圣意,又能体面地拒绝皇上的旨意。

    毕竟内阁一旦真的封驳了皇上的圣旨,那内阁与皇上的关系就要僵了。

    以张居正的性子,绝对不会干出这种事来。

    李严也是个通透人,部堂大人都已经近乎明示了,他还能不知道怎么办?

    拿上公文,他离开巡抚府。

    回到知府衙门,李严再次打开公文,越看越不顺眼。

    特别是丈量土地,一体纳税的那条,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皇上太年轻了,做事太不知轻重。”李严低声道。

    正当他琢磨着该如何“试行”的时候,就听到有人禀报:

    “大人,提督大人来访。”

    李严眉头一挑,卫青来干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