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子羽霸三国 > 第14章 文和有方略,子羽图幽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军们在帐内休息会儿吧。”赵翼拿过铺在桌上的地图,“三哥,你给家里写封信。让二哥准备钱粮、让张小将军继续操练农军,快要派上用场了。”

    张小将军是张燕的儿子,张方。典韦、孙轻王当、于禁、徐荣都没有成家立业。贾诩倒是有妻子儿子,但那都在长安,赵翼还得花点脑子把他们救出来。其他人岁数老大不小,在这个时代,孩子都应该会舞枪弄棒的。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还是自己一人。

    甄家兄弟各有妾室,但还没有后代。所以张方是现在赵家军中唯一的二代将领。辛毗教他政务,而山林里的猛兽就是最好的武术老师。

    “好嘞。”甄尧转身去找纸笔了。

    贾诩凑过去打量了半天地图,却突然用手指向了常山以西的太原、雁门一带。“我曾在西凉军待过一些日子,那并州无主,世家林立。主公或可取而代之。”

    “善。”张燕赞同道,“雁门自有边墙庇护百姓安危,拿下并州,我们就有了大后方。”

    “暂时拿下两郡、倒也无妨。不过整个并州还不急,韩冀州尚且三郡之地,我等地盘扩张迅速,让他作何感想。”

    “主公思虑周全,诩佩服。”贾诩笑呵呵地点头称赞。

    赵翼率军回归冀州时,五千人反倒稍有增加。队伍里多了典韦、徐荣、于禁、贾诩。谋士不再是他的短板,他早早留住辛毗。并非是所谓王霸之气,那种东西只存在爽文,并不靠谱。

    从情感上说,作为后世来人,慢慢笼络淳朴的东汉本土人还是有优势的。从利益上说,自己前程似锦,不看家世已经不比袁绍差多少,也勉强值得他做一次投资。最重要的是,袁绍谋士一堆,跟着赵翼可就是元从之臣了。

    韩馥已经默认张燕的爪子伸出原本的县城。张?继任新的巨鹿郡丞,算是迎来了人生一波小冲刺。巨鹿郡守好巧不巧,正是他目标之一的审配。

    审配这人,荀??笆榔兰酃??ǘ?弈薄R簿褪切愿窬笄俊⒕?运?揭话恪5???哪谡?芰Φ欠逶旒??啾人?话悴⒉皇羌??说氖隆

    袁绍现在应该是有逢纪、郭图、许攸,或者荀??姑焕肟??砍铝铡④骺暗哪芰Σ辉谟谧髡剑?共槐乜悸恰

    但那都不重要了,能让这哥三个占据朝堂,再好的人也忽悠瘸了。这并不是说他们无能,相反,单拆开看都是一流谋士。只是个人素质太低,追名逐利,在一起就容易抬杠、掐架。

    自己的辛毗,最起码治理两郡之地井井有条。现在两郡的政务放给辛毗,军事操练交给徐荣、于禁,探听消息、安插细作交给王当、孙轻,安保工作交给典韦,又有甄家提供资金支援。小班底已经初步形成,现在就要软刀子割肉,慢慢蚕食冀州、并州。为什么说贾诩会明哲保身?他就算不长于内政,执政能力也绝不会低于辛毗。但他初来乍到,非但没有抢走辛毗的位子,还常在赵翼耳边说他的好话。赵翼知道他的小心思,况且辛毗已经足够应付眼下的局面。他也把贾诩顺水推舟地留在身边,每天跟他交流心得,还能学些知识。

    韩馥最近很忙,他在跟袁绍研究着拥立幽州牧刘虞登基。袁绍也准备向南攻打青州——青州黄巾残党肆虐,他已经派遣先头部队进军并取得小胜。

    韩馥大手一挥,准备批赵翼再升几级。原本说好的一个杂号将军,到手时已经变成了辅国将军,领关内侯。

    关内侯是有封地的侯爷往下看最大的爵位了,在上一步就是亭侯、乡侯、县侯。

    张燕职位没有增加,给升了爵、赐了些空头支票。其余典韦、于禁、徐荣、辛毗、贾诩等皆有封赏。

    袁绍乐呵呵地自领青州牧—因为赵翼在,还有突然强势的韩馥,他第一战略目标并不是冀州。青州老百姓多,军阀弱。北海太守孔融就是个软蛋,他一点不怕。

    韩馥当仁不让地自领冀州牧。

    原本幽州牧是公孙瓒的,然后仨人一人加封一个三公,共同团结在刘虞手下,多美好啊!

    奈何刘虞宁死不从,坚决不要称帝。

    三公的美梦没了,倒也没事。因为他俩还是州牧。到手的州牧都丢了,公孙瓒可不干了,行,你不称帝,你清高。

    以前作为邻居的摩擦公孙瓒没忘,以前做下属时候受的气他也没忘,这下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还说啥,出兵!

    幽州分为东西两股势力,一方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刘虞。他执政宽和,对待外族一视同仁,所以听说他被攻打,乌桓人自发组织起了两万骑兵前来支援。另一方是杀得外族胆寒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好好的奋武将军、蓟侯也不满足了,成心想当幽州牧。幽州下辖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最富庶的地区基本都被公孙瓒掌控着。他有发动战争的底气。

    你看,他组建一支特种骑兵就不说啥了,还要求部下的马匹必须是通体纯白,一根杂毛都不许有。这得家底多厚实,才能这么玩。

    刘虞这边是幽州望族鲜于家的兄弟二人带队,鲜于辅跟鲜于银,这也算是良将了。鲜于辅后来还被曹操招募,任命了个大官,得以善终。文臣则有田畴、魏攸还有些本事,其他人忠心有余,能力不足。值得一提的是阎柔,他不仅能文能武,有大将的才干,还跟乌桓人关系莫逆,这次两万援军就是由他带领。

    公孙瓒这边,他自己就是当世名将。手下还有严纲、单经、邹丹、田豫等将军,关靖等智谋之士。麾下白马义从由他自己亲自挂帅,严纲、常山将赵云作为副手。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这是罗贯中赞叹赵云老来北伐却枪挑韩家满门的威武。那时候是227年。合理推测一番,赵云大概生于157年前后,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虽然不老,但也绝不是小将。

    公孙瓒知道乌桓人得去帮刘虞,所以他也没闲着,请来了辽东大王公孙度帮忙。听这名字,或许俩人有点亲戚也未可知也。总之,公孙度很重视这件事,派自己儿子公孙康带了一万五辽东骑兵前来助战。

    刘虞似乎有意向请盘踞在中山的鞠义出手,而鞠义却没有半点想去帮忙的意思,相比于懦弱的刘虞、韩馥,他更喜欢袁绍多一点。

    两方开战不久,公孙瓒就多次在关键战场把刘虞打的大败。你说他执政、外交确实是一把好手,让他带兵打仗可差公孙瓒太多了。

    而整军备战多日的赵翼,也终于迎来了领地合法扩张的机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