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明末装神弄鬼 > 第4章 商议出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议事过程中,宋洪福就抽空出去安排了部分族人把村里的尸首一一收殓到搜索时发现的一家房子地窖里,再推倒屋墙,把地窖埋上。

    经过老族长宋长富及众人描述所见和道听途说的传闻,结合自己记忆和后世看到过的历史知识,徐旭弄清楚了当下周边的情况。

    现在是大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七月?目前大家在山东省的梁山和安山往西附近地区,兖州府郓城和东昌府范县交界地带。

    大明朝庭为了对抗东北后金入侵,三番四次的加征天下赋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山东又加派关税、盐课等苛捐杂税和徭役。山东人民“冻骨无兼衣,饥肠不再食”①,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民相食,骨肉不相保聚,流之载道”②、“人相食”③、“??者枕藉于道”④的惨状。宋家村宗族抱团互助,族中亦有自己的良田和店铺,这才勉强支撑下来,但日子也不好过。

    徐旭重生后的老爹白莲教教主徐鸿儒传教二十余年,门下弟子达到二百多万。白莲教在今年春末时节在山东举旗起义,义军多头缠红巾?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起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先后攻占郓城、邹县、滕县?峄县等等多座城池。

    徐鸿儒自号中兴福烈帝?建立政权,封陈灿宇为右丞相,封弟弟徐和宇为英烈王,另外还设有都督、总兵等官职。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起义军队伍鼎盛时发展到几十万人。

    有一次,起义军差点活抓大明山东巡抚赵彦,追到兖州城下,城上守军扔下绳子,赵彦缒城而入方才逃得性命。

    此后,山东巡抚赵彦坐镇鲁南军事重镇兖州府城,因城内还有明朝藩王鲁王一系,失藩可是重罪,赵彦四处调兵遣将,重兵死守兖州府城。又紧急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军,推荐原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统领兵马,负责镇压起义事宜。

    山东周边的明军纷纷奉调来援,其中包括两广的援辽军,天津、登莱的海防部队,以及周边各地的地方兵马。客兵过境,军纪涣散,烧杀抢掠,普通老百姓遭了大难,“诸将多杀良民冒功”⑤。兖州城内的鲁藩王,也“出金数万,募勇助剿”⑥。各地的大地主乡绅也纷纷拼凑乡兵义勇,攻击起义军。

    刚在前几日,白莲教教主徐鸿儒起义军之前所占领的郓城失守,明军都司杨国栋、廖栋所部进占郓城。起义军退向邹县?滕县,同时派人组织梁山的起义军家属向邹县方向撤退。徐旭及其母本来跟着徐旭爷爷徐东明的大部队后撤的,但因为明军半路截杀,在混乱中掉队了,后被东厂黑旗箭队骑兵追上,才有了后世徐旭的借尸还魂。

    郓城、巨野一带明军一部分跟在撤退起义军身后衔尾追杀,一部分在当地大搞清算,抄没家产。各路明军正在向邹县和滕县集结,欲合围起义军于邹县和滕县地区。

    山东南部地区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向外逃难。

    老族长宋长富:“百年前,朝廷设立湖广行都司,设立郧阳府,安置各地流民,并安排附籍。几十年前,我的亲弟弟宋长兴带着部分族人前往湖广郧阳府开拓基业,在当地经商购田置业,开枝散叶,建立了郧阳宋氏分支宗族。早些年,我曾去过一次,他们发展得挺不错。我们原准备前往郧阳府投靠他,但是因为南下之路被过路军兵阻隔,所以先躲避几天,想等军兵过去再南下。”

    徐旭:“郧阳府离这边挺远的啊,这个具体路线可有所规划?”

    宋洪福:“我们家族在河南归德府城还有个小店铺,准备从曹县小王庄渡口过黄河,再通过丁家道口或新集进入河南商丘,然后前往归德府城休整几日。看看有没有商队、车马行等前往湖广郧阳府方向的,能跟一程算一程,至少也要先提早给郧阳府的二叔捎个信,让他做点准备,派人接应一下。”

    徐旭低头沉思,前世看《聊斋志异》中有好几篇描写徐鸿儒及白莲教的内容,徐鸿儒在后世号称大明第一妖道,出于好奇,曾经特意搜索查看了徐鸿儒的事迹,知道这次白莲教起义到年底就会失败,徐鸿儒被叛徒开城出卖而被俘。

    徐旭对今生的便宜老爹徐鸿儒也没啥感情,大明王朝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还是个庞然巨物,不到覆灭的时候,现在去邹县和滕县那就是自投死路。目前,也没有什么去处,不如先跟着宋氏族人走一步算一步吧。

    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多多吸收黄金白银,升级商城,壮大自身。没记错的话,这时候的大明市价,黄金白银是差不多按1:10比例兑换的,白银换成黄金后再吸收成商城货币,会划算很多。

    徐旭:“小生也没怎么出过远门,就听宋伯父和三哥的安排,先跟着去归德府吧。”

    “粥好了,大家先喝点粥吧。”宋洪娇一手端着一碗粥过来,招呼大家吃饭。先给了老族长宋长富一碗,再把另一碗递给了徐旭。

    “九妹,怎么没有我的啊?”宋洪福在边上打趣道。

    “不会自己去盛啊?”宋洪娇有点着恼了。

    徐旭道了谢后接了过来,只见碗中飘着几根野菜叶子,米粒占了不到一半,是碗大半都是汤水的稀粥。徐旭喝了几口,没有什么咸淡味儿,略微有点野菜的苦涩。

    虽然商城中有食盐,但当着众人面不好直接拿出来,就当体味农家乐了,大口大口的吃着,一会就见底了。热乎乎的粥水下肚,徐旭觉得整个人都舒服了很多。

    宋洪娇见徐旭碗里空了,“徐公子,把碗给我吧,我再去盛一碗。”

    徐旭中午还没购买白面馒头吃饭呢,就等着搭伙吃点热乎的,也没客气,一边把碗递了过去,一边道谢“麻烦九姑娘了。”

    徐旭觉得在屋里干坐着也没意思,跟在宋洪娇后面,向外走去。

    “九妹,那小子咋么这么能吃?一碗那么厚的粥还不够啊?就这么点粥哪够大家分的啊?嫂子她们一人都还分不到一碗呢!”不知是哪个宋氏族人在厨房念叨。

    “我不吃了,把我的那份给徐公子吧。咱们熬粥的大米可都是人家徐公子给的。”这是宋洪娇的声音。

    “哎,大家都吃,再下锅做点,要保障一人一碗粥。给徐公子管够。咱们自己必须省点,这些米也撑不了几天,后面还不知道能弄到多少吃的。”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妈,还是你说的对。”宋洪娇撒娇的声音。

    徐旭才后知后觉的深刻意识到粮食对明末百姓的重要性。得好好想想办法,合理的多弄点粮食出来给队伍了。

    注:

    ①“冻骨无兼衣,饥肠不再食”出自《明史》卷二二六山东参政吕坤奏疏

    ②“民相食,骨肉不相保聚,流之载道”出自黄维瀚等《巨野县志》卷二

    ③“人相食”出自李兆霖等《滋阳县志》卷六

    ④“??者枕藉于道”出自王政等《滕县志》卷五

    ⑤“诸将多杀良民冒功”出自《明史》卷二五七

    ⑥“出金数万,募勇助剿”出自李兆霖等《滋阳县志》卷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