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隋军神 > 第135章 小树林秘见老将,知原委定下计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个时辰后,沛县城外小树林

    丁彦平在树林里来回踏步。

    过会,曹双走过来,对他说:

    “伯父,贵客已到。”

    说完此言,他便匆匆告退,朝前方的营寨走去。

    少时,杨昭和杨广两人穿着一身便服,来到这里。

    丁彦平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向两人抱拳道:

    “晋王,魏侯。老夫丁彦平在这里向二位行礼了。”

    说完,他朝他们弯了弯腰。

    在来这里的路上,杨广听杨昭说了些情况,心里有了些准备。

    但看到丁彦平向他道歉,杨广还是上前扶起他,恭而有礼地道:

    “曹老将军免礼,老将军一生征战,

    为国征战数载。本王应向老将军行礼。”

    丁彦平摆手道:

    “晋王殿下,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

    老夫早已改姓丁,归隐多年。

    承蒙殿下和魏侯看得起,受邀来此助大军破城。

    留给我军的时间不多了,还请殿下把战事告之老夫。”

    杨广也不客气,对丁彦平直言道:

    “老将军,之前我军攻城损兵后。

    本王就按照程先生的建议,按兵不动。

    另派斥候潜入城内打探,得知城内的防守很严。

    每隔两个时辰,就会有军队换防巡逻。

    城头上更有曹家子弟把守,墨家机关严阵以待。

    为首的三名小将名为曹辕、曹锐和曹荣。

    他们是曹家家主曹延羽的侄子,和他的关系较为亲密。”

    丁彦平听完“哦”了一声,笑着说:

    “殿下不知,曹延羽虽然是老夫的族兄。

    但其人重利轻义,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干的。

    老夫敢断定,徐州其他士族定许他诸多好处。

    他才会下定决心,坚守沛县,拖住我军。

    至于曹辕、曹锐和曹荣,虽说是他的侄子。

    但是他们的父亲更是老夫的亲弟。

    早年随老夫前往塞外抗敌,却不幸战死阴山。

    殿下,只要摆平曹延羽,老夫便可以家主的名义号令全族。

    老夫曾担任过家主数年,积累了很多威望。

    老夫敢肯定,那些小将不敢和老夫作对。

    如此一来,沛县便可不攻自破了。”

    丁彦平说完此计,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杨广的答复。

    杨广听完丁彦平的计谋,也觉得不错。

    但为了保险,他还是向杨昭问计:

    “吾儿,汝觉得老将军的计策如何?”

    杨昭听后,向杨广谏言道:

    “父王,老将军的计策是可行的。

    但别忘记了,现在沛县戒严

    以老将军这般身份进城,怕是会惊动曹家家主。”

    杨昭的话不无道理,杨广和丁彦平两人听后,齐声问道:

    “那依吾儿(魏侯)之见,这沛县怎么破?”

    杨昭手托下巴,想了会对丁彦平道:

    “老将军,你知道墨门排弩和傀儡术的破法吗?”

    此言方落,丁彦平嘴角微翘:

    “墨门排弩的外壳由铁桦树木制造而成。

    这种树生长在辽东边境,极其难得。

    曹家用了数十年之力,也打造了百余台。

    想要破解排弩,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派军士爬上城墙,用利器劈砍

    只有毁了中心机关,里面的弩箭才不会对我军造成伤害。

    但是这种利器得用高级锻造术才能锻造而成。

    不然连排弩的外壳都没法破坏。”

    杨昭听到这里,微皱眉道:

    “这么说来,这排弩一时半会是破不了的?”

    丁彦平点点头,叹道:

    “魏侯,这种锻造术只有墨门慎家才会。

    此家和其他八家不同,拥有高超的锻造工艺。

    相传剑谱榜上有名的天问、渊虹、水寒

    以及汉末那把龙胆亮银枪,都曾出自慎家之手。

    可惜自魏晋以来,慎家人的踪影飘忽不定,无法找到他们。”

    言此,他莞尔一笑,对杨昭说:

    “墨门排弩虽不能破

    但老夫有克制兵傀儡的办法。

    在局部战场上或可发挥奇效。”

    杨昭听得此言,精神一振,忙问:

    “敢问老将军,是什么克制办法?”

    丁彦平抚须而言:

    “老夫曾在对抗突厥铁骑中,打造了两百多套重甲。

    此甲胄现在不远处的营寨内,殿下可派人去营寨内取。

    然后命隋军工匠连夜打造两百多柄重锤。

    明日开战之时,殿下可以命人叫阵。

    等到兵傀儡出城后,令重甲兵手持重锤列阵于前。

    待他们靠近后,用重锤敲击他们的头颅即可。

    但兵傀儡人数诸多,两百人的重甲军无法全部消灭它们。

    只能起到敲山震虎的震慑性作用。”

    丁彦平的话给了杨昭启发,他眼眸一闪,朝杨广抱拳道:

    “父王,老将军的计策甚好。

    孩儿以为可以用此计先胜一阵。

    这样一来,敌军思考应对之策。

    那么对于城内的防守,会松懈一些。

    等入夜之时,再让老将军带人潜入城内

    夺回家主之位,曹延羽若能归顺则好。

    若是此人顽固不化,交给老将军处置。”

    杨广听完此言,思考了会,赞同道:

    “吾儿的提议结合了老将军的办法,此计较好。

    本王以为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那是最好。

    我军再也不能承受数千人,上万人的损失了。

    否则我军就没有多余的兵力驻守地方,防止世家反扑。”

    杨昭赞同其父之言,笑着说:

    “兵家曾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本侯喜欢汉朝开国名将韩信的战术。

    仗越往后打,兵马越打越多。

    那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尽量少干。”

    说完,他朝丁彦平拱了拱手:

    “老将军,既然破敌计谋已经商议妥当。

    晚辈和家父就先回营去准备了。

    待明日胜了一仗,晚辈回营后会派暗卫告之。

    老将军和暗卫接头,若是暗卫密语答对。

    您就可以和曹家军做好准备夜入沛县的准备了。”

    话毕,他来到丁彦平耳畔,小声说了两句。

    **********

    待杨昭说完,丁彦平朝两人抱拳,正色道:

    “老夫明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就此告别。

    老夫在营寨中等候大军的捷报。”

    话音一落,丁彦平身影一闪,朝远处而去。

    杨昭目送他离开,对杨广说道:

    “父王,咱们也回去做些准备。”

    杨广听后,点头答道:“正该如此。”

    说完,父子两人手牵着手,返回营中。

    ******

    稍时,杨昭回到营内,便喊来一名暗卫:

    “陈六,汝带上一些兄弟,去不远处的营寨。

    到了那里有人接应汝。汝只要带人把甲胄运入后营。

    就算汝为大军立了一功。”

    说罢,陈六朝他行礼示意,随即消失在月色中。

    中军大帐内,杨广喊来杨欣,拿出一张图纸,嘱托道:

    “杨欣,汝现在去后营,找到工匠老杨头。

    让他带着徒弟连夜赶工两百把大锤。

    记住大锤的重量不得少于五十斤。”

    言罢,杨欣卷起图纸,拱手道:

    “请殿下放心,下官亲自监督,保证不出差错。”

    杨广听后,提醒道:

    “事关明日破敌,还请杨管家多多费心。

    当然,本王知道他们连夜赶工辛苦。

    汝去老杨头说,待破敌后,他们的工钱按照五倍来算。

    并且他们的儿女成年后,可以以王府属官的名义参加科举。”

    得到杨广的承诺,杨欣再拜道:“喏,下官明白。”

    说完,他回转身子,急速离去。

    片刻之后,杨广看着月色,呢喃道:

    “只愿此事进行的顺利。不然本王要考虑筹措粮草了。”

    杨广说完此话,走到床前,脱下衣服躺在床上睡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