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嫡子 > 第484章 功勋 废人,二哥许久不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都众人见皇太孙决意已定,无人再敢置喙,便簇拥着朱允?兹氤恰

    凤阳府和留守司早已在城中布置了兵马差役,又有人急忙清空去信国公府的街道。

    一路之上,百姓们只能远远的观望着皇太孙一行人。

    这是中都官府衙门以及淮右功勋人家的重视,以及对皇室表达忠心的举动,朱允?撞⒚挥芯芫?苑降恼庖环菔竞谩

    只是在望向那些簇拥在自己周围的淮右功勋人家,心中不免有几分别样的感触。

    当初大明创立,老爷子封赏有功臣子。除了那些战死无子,纯粹只是给个名头的,朝廷前后共计封赏公侯伯六十多人。

    而仅是淮右一系,朝廷下旨在凤阳城建造公伯侯宅邸的,就有六公二十七侯。近乎国初半数得到封赏的公侯伯爵,是出自淮右一系。

    然而这些年下来,凤阳城里的六公人家,韩国公李善长一系已经尽数被株连。

    余下五公人家,这两年倒是相对安稳一些,只是郑国公府现在更名开国公府,魏国公府、曹国公府到了二代,宋国公府和卫国公府又长期在外领兵。

    至于那剩下的二十七侯府,除了个别早死的,有近乎半数的人家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被朝廷定位党谋赐死,乃至株连。

    “陛下能记着我等老臣人家,殿下更是亲自来中都,朝廷恩典深重,是我等老臣人家的殊荣。我等人家皆是与陛下同出淮右,这些年当家的或老或死,但小一辈却还是习得武艺。

    朝廷若要旨意,小一辈的儿郎们,自会如父辈一样,为陛下、为朝廷领兵出征,上阵杀敌,便是马革裹尸而还,我等人家也绝无怨言。”

    信国夫人胡氏拉着朱允?椎氖滞螅?嬗邪?荩?从锲?岫ǖ乃咚底拧

    满凤阳城,信国夫人胡氏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

    这些年,仅仅是汤家一门,就为朝廷献出了好几位族中儿郎的性命。

    洪武二十三年,信国公嫡子汤鼎,病故于班师回京路上。

    洪武十八年,信国公三子汤鼐从征,战死军中。

    若是一切都按照原本的历史去进行,那么在之后的洪武二十九年,信国公五子、六子,都将在征讨五开蛮的战事中牺牲。

    随着信国夫人开口,周围的中都淮右功勋人家纷纷开口附和。

    但凡是国有战,淮右功勋必然倾尽全部,将族中子弟送入军中,为国效力。

    高仰止跟在后面,默默的注视着此时此刻的场面。

    这几年朝廷大开大合的推出种种革新之策,更是在今年确定了新政的方向。追其缘由,有因为大明已经创立近三十年,很多国初的政令已经开始不适应当下。而另外,也有因为这些淮右功勋的原因。

    便是朝廷再如何动,只要保证眼前这些淮右功勋的忠心和支持,朝廷就不会有大的伤害到根基的动乱。

    这让高仰止不得不想起,交趾道那边连绵的良田,那一家家的户主,可都是眼前这些淮右功勋人家啊。

    朝廷对淮右功勋看管的很严,这些年多少人家被赐罪赐死。但是陛下对淮右一系也是格外照顾的,每年的赏赐以及用人之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淮右一系的老臣。

    想到这些,高仰止又想到了讲武堂。

    这几年下来,淮右功勋一系,似乎都有将族中的儿郎子弟送入讲武堂学习。

    这便是朝廷的底气啊,也是这些淮右功勋为何会坚决拥护皇室的原因。

    与国同休,非是一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朱允?浊嵘??冢骸拔壹移鹩诨从遥?菹挛裟甑没从夜ρ?铣级αΩㄗ簦?从夷险鞅闭剑?嗌俣?筛八澜? 

    国初开,天下定。陛下堪合昔年功绩,定朝廷功勋爵位,凤阳城中六公二十七侯,乃举朝盛况,亦是陛下公正心系功勋。

    朝廷如今新政初开,军队征战四方,正是用人之际。我淮右子弟,当不忘父辈之志,习得武艺,通晓兵事。着父甲,提父刀,披甲蹬马,卫国家安宁,守父辈荣光,与国同休矣!”

    今日为何还能留在凤阳城的淮右功勋,尽数都出城迎接?

    为何又会让信国夫人打头说出那番话?

    朱允?仔闹?敲鳌

    他们要一个态度,自己的态度,老爷子的态度。

    淮右前些年,多少人家涉及到了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人的案子里,如今这些还存留的淮右功勋当真都是个个清白?

    这些年,朝堂功勋的封地被严格限制,名下的田亩也都被一一发还百姓,兑换与交趾道。

    皇室对淮右终究还是宽容的多一些。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新政之下,淮右各家,多少还是会生出忧虑。

    朱允?啄抗馍ü?诔〉幕从夜ρ???宄?约赫庖辉夥钪汲鼍??袄捶镅簦?谡庑┤丝蠢词谴?碜爬弦?拥囊庵尽

    而事实上,自己也确实代表了老爷子。

    信国夫人满是哀容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冲着另一头的老四汤燮看了一眼。

    汤燮立马拱手上前:“臣等自当不忘皇恩,勤于武事,细心教导家中子弟,时刻谨记为国效力,为我皇尽忠。”

    在场魏国公、开国公、曹国公、卫国公、宋国公各家的人,也都纷纷再次附和,表达忠心。

    望着前头街道尽头已经是要到信国公府。

    朱允?缀龅目?诘溃骸熬┲薪参涮萌缃癖阌胁簧傥渖??浅鲎晕一从抑?亍9抡庖淮畏钪迹?嘁?绦?鄙希?羰歉骷矣惺柿涞亩?桑?钥膳?状?叮?嫘斜鄙稀!

    淮右是把刀,是一把必须要紧紧的抓在大明皇室手中的刀。

    既然如今淮右一系已经明白,如何才能真的与国同休,朱允?撞唤橐舛喔??且恍┗?幔?谜夥莺献髂芄桓?裘芤恍?

    信国夫人胡氏脸上立马露出欣喜。

    各家接驾的人,也都面有喜色。

    谁不知道皇太孙是陛下和太子亲定合意的国家储君。

    而太孙本就有着淮右的血液,天然和淮右亲近。

    不论是太孙的母族还是妻族,可都是淮右一系啊!

    如今能带上各家适龄儿郎北上,这便是给了一份功劳。

    倒是惹得中都留守司和凤阳府的官员们,双眼露出一阵的羡艳之色。这份恩典,可不是常人能够得到的,也只有淮右一系才有这等资格和殊荣。

    羡慕不来。

    中都留守司和凤阳府的人,生出一丝羡慕的情愫。

    前头。

    人们也终于是到了信国公府。

    入目,皆是素缟。

    汤家的仆役们,从外跪到了里面。

    朱允?鬃魑??⒌拇?恚?钪记袄粗卸技赖煨殴??篮停?允且?搅榍爸蠢竦摹

    汤府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殿下不必跪礼,此于礼不合。”

    到了汤府前厅灵前,众人分位而站,汤燮在一旁看着皇太孙欲要以跪礼祭奠,赶忙挪动脚步到了其身后,小声开口劝阻。

    朱允?滓∫⊥罚骸靶殴??丝??Τ迹?氡菹虑兹缧值埽??翘?镥?哪锛夷缸澹?赂靡?写死瘛!

    想到自己离京前,老爷子单独叫了自己,几个时辰都在与自己说淮右一系的过往和当下在朝中的位置。

    朱允?酌挥卸嘤淘ィ?阍谥谀款ヮブ?拢?宰钛辖鞯奶?刃辛巳?椎募赖熘?瘛

    礼毕。

    汤府上下,已经是一片哭声,自信国夫人胡氏开始,皆还礼。

    随后,在场的淮右各家,并着中都留守司、凤阳府的人及随行离京人等,也都一一到了灵前祭奠。

    到这里,众人也都分与各处,由着汤家的子弟陪同。

    朱允?滓灿辛嘶?岬叫殴?蛉撕?细?啊

    他望向胡氏周围的汤家女眷儿郎,轻声道:“鹊清今年刚过了一遭鬼门关,信国公的事情,宫里头一直都瞒着未曾说,就是怕她会心思淤积,到时候徒生伤疾。所以这一次,也就没有叫她回来,还望祖母见谅。”

    胡氏赶忙摇头:“宫里头所思所想,一应安排,自是最好。太孙妃能入宫廷,有殿下如此爱护,亦是她的福分。老身只愿她能相夫教子,贤淑稳重。”

    朱允?子值溃骸靶殴??木粑唬??弦膊槐氐P摹V9??幌底?艨????芄??幌等缃袷抢罹奥∠?司簦?汗??潜咭彩窍?袅说摹6Σ?靶┠晡??」剩??⒁嗍鞘笔奔亲诺摹

    这一次,朝中已经定下要在应天钟山造功勋陵一事,等信国公的灵柩送往钟山暂安,以待功勋陵造毕便可入土为安。

    到时候也会将这爵位给袭下去。依着皇爷爷的意思,自是要遵循嫡长而袭的。不过又听闻,晟哥儿的身子,有些不太好?所以……最终该如何,府上也可以商议商议,给应天递个奏章。”

    他嘴里的晟哥儿,也就是汤和嫡长子汤鼎之子汤晟。

    汤家该如何袭爵,这件事情在宫中可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如今汤家官职最高的自然是庶五子汤醴,官至五军都督府都督。

    而最合适的又是汤家老二,太原中护卫镇抚汤?。

    但于情于理,又该是汤鼎这一脉继承信国公的爵位。

    朱允?拙醯茫??拘殴??幌得荒芟?簦?谐?⒔谥瓶刂凭粑坏男乃迹?灿刑兰蚁?粑侍庵诙嗟脑?颉

    忽然话题涉及到袭爵上,在场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

    汤醴算是最坦然的。

    自己本就是庶子,再如何都轮不到自己。而自己如今也走到了五军都督府的位置上,便是往后不能令封爵位,但只要立下些功劳,总能为自己这一脉的子孙挣回来一个世袭指挥使之类的位置。

    汤燮也没有太多感想,他是嫡子,但却是老四。上头老大家的侄儿虽然身子不好,但终究是嫡孙。另外还有老二在,自己沾不到边。

    唯有不远处,人群里脸色有些苍白的少年人,眼神中带着些紧张。

    朱允?籽凵裨谔兰抑谌思渖ü??谱拍巧倌耆耍?肜幢闶翘狸闪恕

    信国夫人胡氏几度沉吟,当即开口:“老二这些年勤恳国事,忠君护国,若是陛下入眼,老身是希望他能承了这份父业的。”

    胡氏心中满是挣扎。

    可是万般种种,总不能汤家的信国公爵位袭了没多久,就又要再寻人袭爵吧。

    汤家的颜面不说,朝廷也是要颜面的。

    让老二袭爵是最合适也是最稳妥的选择。

    “大公子!”

    人群后面,有汤家的侍女低呼了一声,后方有些骚动。

    有女眷上前,在胡氏耳边小声道:“无大事,只是晟哥儿有些体力不支,祖母不必担心。”

    朱允?淄?叛矍八??囊磺校?蜕?溃骸肮禄峤?婺傅幕埃??赜μ欤?刃殴??纳砗笫掳焱辏??⒒崃斫抵家獾摹!

    说完之后,朱允?妆愠迤涔笆肿饕荆?婧蟪錾?娲恰

    待出了汤府,高仰止等人已经等候在外面。

    “人都已经安顿好了,留守司和知府衙门很是殷勤,城中各处也都有孙镇抚撒出去了人手暗中盯着。”

    高仰止上前小声说着各处的安排。

    朱允?卓?诘溃骸澳忝呛凸氯セ食恰!

    中都皇城,早在洪武六年就建成。因为皇帝的意志,甚至于凤阳城里出了皇城之外,更是建造有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太庙、百万仓、钦天监、观星台等等于城中。

    似乎,只要皇帝今天说迁都凤阳。

    明天朝廷就能在凤阳城里点卯当差。

    而事实上,当初最一开始,皇帝也确实是有这样的打算。

    高仰止等人自是纷纷点头应是。

    孙成和田麦指挥着官兵,前后散开。

    自信国公府往中都皇城而去,并不远,估摸着也就一刻多钟的脚程。

    皇城这边自是早就得了消息,皇太孙在凤阳城将会一直居住在皇城,皇城内的内侍和宫女,赶着时间上上下下的清理了一遍。

    中都皇城的形制于应天皇城基本一致,而这两处宫廷营造,也是整个大明宗亲王府的建造范本。

    中都皇城的内侍和宫女们,对于皇太孙的到来自是受宠所惊,多少人在想着若是能被皇太孙一眼看中,带去应天,那便是足足的要飞黄腾达了。

    只是很显然,朱允?椎男乃疾辉谡庑┤松砩稀

    入了皇城,一应布局都与应天皇城一般。

    问清了?煞先嗽谡饣食悄诘淖∷?恢茫?煸?妆懔熳鸥哐鲋沟热耍?酝?潜吖?ァ

    少顷。

    在一方不大的庭院下,一袭身形背对着众人,正在挥着斧头劈柴。而在一旁的厨房里,也已升起了烟火,飘出饭香。

    朱允?渍驹谠好趴冢??旁耗冢?蜕?岷簟

    “二哥,许久不见。”

    ………………

    ?月票??推荐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