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行医人 > 第93章 送友北行 三郎取经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着佩刀的任三郎匆匆赶到城西时,赵昂和赵绮颖正坐在秦琪实验室内的茶室中谈事。

    这一次,那些汉子们未再拦他。

    原因很简单:打不过。

    听罢他的来意后,赵绮颖柳眉一挑。

    “任三哥,外子当真如此说?”

    任三郎颔首:“绝无虚言!官家正在御书房等郡主和赵三哥。”

    赵绮颖笑着看向赵昂:“三哥,小乙想让你进皇城司!”

    赵昂有些踌躇:“颖儿,那哥哥我手下那些兄弟们又当如何安置?”

    任三郎诧异地看了赵昂一眼。

    他有些疑惑,这个明显不够细腻的汉子,平日里是如何管理他的手下的?

    他拱手道:“赵三哥,此事不难解决。你挑一个最得力、最能服众的弟兄接替你管理漕运码头便是。

    他若无信心做好,你再给他指派一两个帮手即可。东西二市之治安、秩序,恰好在皇城司职责范围内,有一营亲事官便足矣。

    然而,东西二市固然重要,咱们当务之急,仍是西北军事。你是否认识弓箭社头目?”

    赵昂颔首,看向赵绮颖。

    “颖儿,那几位帮主、会主,此时都在城西吧?”

    赵绮颖霍然起身:“三哥,他们都在,咱们速去速回,尽快召集他们议事!”

    任三郎更加诧异:“郡主与那些帮会头目是什么关系?”

    赵昂笑道:“好教三弟知晓,因颖儿近期一系列表现让帮会头目们心服口服,如今她已是开封府全体帮会公推之盟主。”

    任三郎不是秦琪这等穿越客,他显然对帮会是何等组织心知肚明。

    于是他更加诧异:“这…请恕弟孤陋寡闻,这些帮会为了一车货都能抢破头,他们公推的盟主都是老狐狸,郡主如何能做到盟主?”

    任三郎也是做过会主之人,又熟知如今汴京情况,是以不待二人回答,他便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郡主果然高屋建瓴!事不宜迟,咱们速去速回!弟也想认识认识开封府诸位大帮会会主。”

    三人很快来到御书房。

    二人行礼后,听赵撄宁讲述完毕她的计划,赵绮颖当即表态。

    “此事不难,妹妹放心,交给我便是!我保证一年之内打通这条商路。”

    晏殊有些惊疑不定:“郡主,此事耗资巨大,需大量人力物力,殊为不易。”

    赵绮颖笑道:“晏相公,东西二市成立之初衷,不就是为举国货物往来?此事交给妾安排便是。”

    赵撄宁的计划其实丝毫不复杂。

    简而言之,她想在高昌回鹘,也就是西州回鹘、沙州回鹘、?g厮??斓亍⒋笏挝鞅敝量?飧???⒁惶醣栈飞搪贰

    这条商路一旦将丝绸之路、回鹘特产、吐蕃特产与大宋诸地商品流通起来形成闭环,便可以让回鹘人、吐蕃人彻底对大宋归心。

    赵撄宁从小乙哥送给她的经济学基础教材中,归纳出这么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

    贸易一旦兴盛,便可盘活经济,让原本只能靠天吃饭的回鹘牧民、吐蕃牧民们,变得比原来富有,不会总想着去抢、去劫、去杀人。

    这同时也是去恶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赵撄宁看来,这条商路建立起来并不难。

    因为有丰厚到足以让商贾们为之疯狂的利润;

    而在赵绮颖看来,这条商路可谓水到渠成,一蹴而就。

    这时,如吉祥物一般、始终未置一词的高继勋终于开口。

    “郡主,此番曹家及高家也有嫡女相伴出行。既如此,不如今日便召集商贾、车马、货物,明日一同开拓商路如何?

    老夫虽不才,但于西北之地,尚存几分薄面,曹家更不必说。商贾随曹、高二家同行,必定畅通无阻。”

    赵祯微笑颔首:“高太尉所言甚是!朕也将派出皇城司两营亲事官,沿途护送曹、高二家嫡女。

    这两营亲事官至西北后,便归张卿家管理调配,战事结束前不再归京。若商贾们在此期间于西北遇困,皇城司亦可及时施以援手。”

    晏殊出列行礼:“官家,城外几处作坊近一旬产出颇丰;此外真定府任仁济作坊产出货物,每日源源不绝而至,其中诸多成药、速食、扎营之物乃西北禁军急需。

    以臣愚见,何妨将此货物,与汴京东西作坊产出之货物一同运往西北?如此一来,不但可减少转运之靡费、人力,且不至于影响春季劳作。”

    大宋北方改种冬小麦的优势渐渐显露出来。

    往年这时,正是农忙时节,而今年春季,由于农活儿较往年大大减少,便解放出不少壮丁。

    这些壮丁既可通过务工增加收入,也可做些吃食、日杂等小买卖补贴家用。

    由于半年后的西北战事,随着大军已暗中陆续调往西北四路,物资转运恰好需要大量民夫押运。

    任家负责筹措河东路粮草等物资,并非开先例。

    因为河北路的物资筹措,便是由曹家和高家经办。

    朝廷的结算方式也并非铜钱,而是前文提到过的盐茶等交引。

    晏殊提出这个建议,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开源节流。

    这是他这个计相的工作职责。

    看官们莫忘记,任仁济有赵祯的股权,所以晏殊一直对赵祯的内藏库虎视眈眈。

    甚至于,打西夏这场大型战争,赵祯都已表态,一应所需,皆自其内藏库中出。

    所以,任仁济发往西北的货物,实则是赵祯所出:管账的孙幼娘直接从赵祯分红中扣除便是。

    晏殊是在为赵祯考虑。

    此事听来匪夷所思,但在全民皆商的大宋极为常见。

    前文提过,在大宋商贸中,有许多超前的概念和实操。

    是以,在听到晏殊给自己省钱、生钱后,赵祯欣然应允。

    “准奏!兹事体大,仍交由任大郎负责!只是,如此大规模、且往返耗时极久之车队,又于何处招募人力?”

    看官们可以想象一下,北宋时从开封到哈密,往返需要多久。

    那时节不但没有高速公路,连硬化道路都欠奉。

    虽说采用阿克曼转向、且安装钢轴和轴承的四轮马车平稳、载重量高,但拉车的马儿总要吃草、饮水、休息吧?

    晏殊苦笑躬身:“回官家,臣亦为此头疼不已。”

    这个问题,连经验老辣如高继勋也大感头疼。

    赵绮颖笑着行礼:“皇兄勿忧,妾已说过,此事不难解决,无非强行将一年时间压缩至两三个月而已。人力、车马及钱粮,均不难筹措。”

    赵祯失笑:“哦?皇妹竟有如此本事?你有什么办法,且说来听听!”

    赵绮颖神情陡然变得肃然,慢条斯理地说出一番话来。

    赵祯神色数变:“当真如此?”

    吕夷简、宋绶和陈尧佐神色极为郑重,异口同声道:“郡主,情况当真如此严重?”

    赵绮颖重重颔首:“妾绝无虚言!皇兄、三位相公无需忧虑,此并非坏事。”

    赵昂也拱手行礼:“回官家、诸位相公,据卑职反复查证,实情的确如此!那些人,如今都在城外建设二市及作坊。”

    赵祯沉吟片刻后缓缓颔首:“赵卿家,你对开封府知之甚详,管理漕运码头又始终谨小慎微,且你身为宗室子弟做区区胥吏委实不妥,你可愿从三班官做起?”

    三班官是低级武官寄禄官,分为大使臣和小使臣,品级为从九品至正八品不等。

    三班官一般都是恩荫官。

    狄青这个从小使臣升到枢相的传奇王者除外。

    赵昂从吏员升至大使臣中的正八品内殿崇班,刚好不逾制,因为他是宗室子弟。

    赵祯如此安排,也是存了要将赵昂超擢为东上?门使等横行官的心思。

    横行官因无需磨勘而得名,品级自从六品至从五品不等。

    赵昂虽在赵羡走后心中失落而智商堪忧,但最近他的智商越来越恢复正常。

    于是他躬身行礼:“臣愿肝脑涂地,为官家排忧解难。”

    赵祯笑道:“既如此,朕便为皇城司再安排一名干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