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行医人 > 第二十五章 海贸繁华 基建计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五艘巨舰稳稳当当停在专用船坞,脚夫苦力们搬运货物后,负责点验的广州市舶司相关官吏们的嘴,便再也合不拢。

    满满当当两大船、大约上千万斤香料,还有上千万斤诸如沉香木、紫檀木等珍稀木料,以及成箱成箱、璀璨夺目的宝石。

    经验丰富的老计吏粗略一算,便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些货,若全部榷易,至少八千万贯!

    任二爷轻描淡写道:“老弟先记好数量,不要搬远。后面二十艘南洋小船上还有货。他们速度慢,最快今晚才能到港。”

    “啪嗒”一声,老计吏手中的笔掉到了地上。

    他颤颤巍巍拱手道:“敢问任老哥,此行大约有多少钱的货?”

    任二爷笑道:“不算太多,大约一万二千万贯。”

    老计吏大脑一片空白。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他记得非常清楚,大船出海时,载着四千五百万贯的货,这么一趟下来…

    毛利润居然有七千多万贯?

    这是打劫?

    大宋在明道二年的税收总和是多少来着?哦对,大约是八千五百万匹贯石。

    全部折合成铜钱的话…

    老计吏手中的笔,再次落地。

    居然还不如任家三老出这一趟海?

    官家赚大了!

    前文提过,自赵祯即位以来,虽然海外进口的许多货物都渐渐取消禁榷,但官府享有博买权。

    所谓博买,实则为官府垄断。

    比如说,大食国商贾运来一船犀角。市舶司一看,哟!禁榷物!

    得,我市舶司先抽解一成,也就是征收一成关税;再博买,也就是按比市价低得多的价格强买一小部分。

    剩余的,你大食国商贾再按照市价卖给市舶司。由我们的官方直营店,也就是榷易院直接销售。

    换言之,这一万二千万贯的货,仅关税便有一千两百贯!

    再加上广州市舶司对香料、珍稀木料的博买…

    经验极其丰富的老计吏,在心中打起了算盘。

    他很快再次得出一个惊人的数据:至少两千五百万贯!

    也就是说,出这一趟海,可谓皆大欢喜。

    不止官家赚得盆满钵满,就连货主们,毛利润也至少有五千多万贯!

    一趟就回本!

    任家三老根本无须担心货物安全。

    有一千名装备了手枪的大宋海军看着,谁敢明偷暗抢?不要命了?

    于是,他们带着任家众子弟,径直回府休息。

    然而这一切,躲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任家老哥三个刚刚回到任大爷在广州港附近的开国伯府,便有故友来访。

    他们的来意,是问明商路详情,并保证销售不同货物,决不与任家争利。

    送走陆续赶来的几批商贾后,思路灵活的任大郎和任二郎的老爹,任二爷拈须笑道:“大哥,要不咱们效仿开封府,也成立一个商盟如何?”

    任家三老一拍即合。

    于是乎,在三老及地头蛇赵家牵头下,海贸商盟开始筹建。

    可以预见,由大宋发起的大航海运动,即将比原历史上提前四百年拉开大幕。

    廉价的玻璃器皿、香皂、烈酒、葡萄酒、罐头、玩具,以及中档的黑茶、玻璃镜、棉布、钢制餐具厨具;

    高档的香水、水晶器皿、各类书籍、化妆品、口红、眼影、眉笔和不锈钢厨具等等,这些都是畅销且有百倍利润的商品。

    而且,这些品类的商品,足够各家大商贾分类销售。

    最为关键的是,绕过蓝无里向北,印度半岛的故临、后世的孟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三处,都已被秦小乙标出了港口。

    虽然小乙哥也不确定,后世的卡拉奇,如今有没有港口。

    所以,船队可以带足货物,绕过苏门答腊岛后径直向北,做那些没见识的阿三的生意。

    他们不同于南洋故友,可以尽情加价销售。

    而且,任二爷清楚,小乙曾说过,天竺盛产蓝宝石和金红石,香料种类甚至比南洋还要繁多,仅仅胡椒,便有许多不同品种,何况棉花在天竺极为常见。

    这些,在大宋都是稀缺之货!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任二爷比谁都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所以,任二爷信心满满。

    就在大航海时代即将提前开启之时,小乙哥则在与诸位西北功臣密谈。

    “大舅应该清楚,家父已经被封为食实封一千八百户的燕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家母如今也是燕国夫人。官家对小乙,可谓恩宠至极。”

    曹琮笑道:“那小乙你升官了没有?”

    秦琪笑着拱手:“曹太尉,小侄尚未及冠,不急。”

    他正色道:“今日请诸位长辈来此,是有一桩发财的生意。”

    他将铁路、市政改造工程对诸位虽投资矿产、但仍有不少闲钱的功臣们简略介绍了一下。

    铁运优势,无需赘言。

    这是仅次于海运的低成本、高载货量物流方式。

    而且,铁运的速度,海运如何能比?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蒸汽机车,在小乙哥看来并不难。所有的技术壁垒均已被他和任丽燕攻克。

    唯一的弊端,就是那大黑烟。

    但小乙哥可以用清洁煤、升级版锅炉尽量减少大气污染。

    他不准备研发蒸汽机轮船,因为蒸汽机轮船能效比太低!

    石化工程,小乙哥暂时不考虑,同样因为污染太严重。

    没有橡胶,路面硬化不用太着急,何况沥青的弊端太明显,至于改性沥青罩面,小乙哥暂时无法攻克技术壁垒。

    混凝土路面倒是可以,但路面排水系统工程量太大,此时大宋工业化刚刚开启,生产力还远未达到这种程度。

    所以,他的基建规划,仅限于铁路、蒸汽机车、灌渠工程、大城市的市政自来水及市政排水。

    中小城市无法解决资金来源,只能先等等。

    饶是如此,市政自来水也只能开通内城,外城的平民…收他们水费他们可愿意?

    净化、加压地表水的成本可一点儿都不低!

    一吨自来水,收内城富贵人家十文钱没有任何压力,至于外城平民…十文钱都能买两三升米面!

    人家掘井喝井水,每月能省多少钱?

    其他市政项目同理。

    所以说,路要一步一步走。

    铁路截然不同,那是挣商贾们的钱。

    马车运货速度极快,但一路上人吃马嚼,人力物力成本太高!

    漕运倒是节省人力物力,但速度太慢!

    载货、客运…只要能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商贾们绝对愿意买单。

    所以,目前的最大问题,仍是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王德用拍案叫绝:“小乙,伯伯看好这个生意!伯伯出五百万贯!”

    小乙哥笑着拱手:“王伯伯莫要着急,小侄还需问过官家的意思,三司肯定仍要牵头主导此事。”

    曹家叔侄、刘平和郭遵、高廷赞再也坐不住,他们霍然起身:“小乙,随我们去面圣!”

    此事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于赵祯而言,他心中对这些被迫赋闲、提前养老的功臣们颇感愧疚,再加上这个基建项目盈利点又极为明显。

    于是乎,他当即召集二府三司重臣,在文德殿召开了一次小朝会。

    很快,大宋铁路司成立。

    知铁路司之官员,由寄禄官为正四品以上文官充任。

    做为倡导者和发起人,从五品的驸马都尉秦小乙暂时担当此重任。

    我们的小乙哥,终于摆脱了令他反感不已的特务头子身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任丽燕也不能再继续教书,她要做好小乙哥的贤内助,协助她官人做铁路建设。

    因此,在解决资金问题后,另外一件事,便迫在眉睫:

    提升钢铁、标准件产能。

    三司中的盐铁司,因此得以光荣升级,成为三司中至关重要的一司。

    盐铁司判官这一职事官,也升级为:由寄禄官为正四品以上的文官担任。

    升级后的盐铁司首任判官,将由左谏议大夫宋祁担任。

    大宋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变革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没有羊吃人,没有血腥的资本积累,这一切,都显得极为顺理成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