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暴君 > 第126章 郑从谠的憋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佾扶起小叶子,又走过去搀扶起刘行:“这件事只有你们三个知道,另外还有李存孝和黄巢知道。”

    “大移民是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但我大唐的顽疾确实需要通过一次大清洗来解决。”

    “朕在去年已经抓过黄巢,朕会让神机营派人支持黄巢,黄巢鼓动王仙芝造反,但中低层军兵都是神机营的人。这样的造反属于可控制造反,就是让王仙芝和黄巢清洗我大唐阶层。将所有士族都清洗一遍,不用杀人,就是烧毁家里和官府的地契,就是抢东西。”

    “他们抢了东西后,神机营李存孝会一路追杀他们,将东西再抢回来藏起来。这样朕就有了土地和财富,将这些重新分配一下,那么社会财富面临一次重新洗牌。”

    刘行:“……”

    看向李佾的目光简直是高山仰止啊!

    话说田地店铺财富你都抢了,最后王仙芝黄巢背黑锅?

    真特么黑啊!

    卧槽,这皇帝太腹黑了!

    “社会财富重新洗牌,社会地位洗牌也简单。让所有人都走出去,走到大唐之外,让他们去占领土地。不断的向外扩张,朕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册封,并且收一部分税。”

    刘行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貌似……

    貌似皇帝造反,还真是解决这一顽疾的最好办法。

    这皇帝太狠了!

    太腹黑了!

    不过,我佩服啊!

    不服不行!

    李佾似笑非笑:“你现在清楚朕在山东道推广学堂的用意了吧?”

    刘行擦了一把汗。

    真是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

    “陛下是逼着他们支持黄巢王仙芝造反。推广学堂撼动了士族的基础,他们不得不反,而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时候恰好王仙芝黄巢造反,他们一定会鼎力支持的。也恰好被陛下所用。”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爱卿你任重道远啊。这也是我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告诉你的原因,一定要办好。”

    刘行算是明白了。

    借自己的手逼着他们造反。

    李佾笑着:“如果有第六个人知道,即使最后成功,那么你也将是替罪羔羊,一定要保密啊。”

    “陛下,陛下,万一他们几个说出去呢,奴才不担心自己背骂名,但是怕耽误陛下的大事。”

    “他们几个说出去,也是你当替罪羔羊!”

    刘行:“……”

    陛下,您是真英明!

    刘行心里哔了狗的时候,远在天竺的郑和心里在骂娘。

    真的是一年三熟粮食啊。

    随便撒点种子都不带除草的,也不用施肥,更不用浇水。

    这一茬粮食不够吃?

    那就再撒点种子!

    就是这么简单!

    相比较关中的农民那简直是地狱一般的生活。什么时候该种地了先翻地,再播种,再浇水,有的浇一遍水还不行,也许三五遍。浇完水还要除草,是地里有草自己有功夫就除草。

    “大人~”跟随来探查情况的下属做了一个砍脑袋的举动,“咱们抢吧!”

    太好抢了!

    几十个国家,最大的国家能有十万军队,就那十万,自己这一万多人都能试试水分。而且这几十个国家自己还经常打仗,感觉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本没有大一统。

    郑和沉吟了一下,话说也是很心动啊。

    不过最终还是摇摇头:“咱们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粮食。卖也好,抢也好,我只要粮食。”

    “这一次来咱们友善一点,我看~我拜访一下这里的教派,最好由教派出面将粮食聚集起来,这样效率更高。咱们的时间太紧了。”

    “当然,做好前期准备是必须的。这里是一块宝地,只有咱们大唐才配拥有他!”

    国家是分裂的,三个大一点的国家,剩下是几十个小国,而且实行的是奴隶制。军队看上去很多,但没什么战斗力。

    相反,这里的教派天竺教几乎占据统治地位,佛教也有不小的影响力,但还无法撼动天竺教的地位。

    郑和在岭南水师被排挤是他看不惯,不是他傻。

    在岭南准备的这一段时间想了许多许多,幻想了各种可能性,甚至专门请来僧人随行,做好了借助佛教的准备。

    但到这里一看,原来天竺教势力最大。思索一晚上决定甩开佛教先试试天竺教。

    第二天在商人的带领下拜访了当地最大的寺庙。

    郑和的说辞也从原本准备谈天谈地拉感情变成了蛊惑。

    天竺教既然比佛教还大,没道理没有影响到东土大唐啊。干脆你们来大唐传教吧。

    不过大唐传教受到约束太多,但只要你们卖给我一百万石粮食,我就可以带走一个传教的僧侣。

    卖给我一千万石粮食,不但有僧侣,还可以带一部经典。

    本来以为要怎么扯皮怎么艰难,没想到对方答应的很容易。并且愿意和其他寺庙联系,协同一起向东土大唐传教。

    前前后后谈了一个小时,留下几分证明,齐活!

    而且令他非常震惊的是,教派的号召力简直是无法想象,许多人宁肯自己吃个半饱也将粮食交给僧侣,让他们集中起来运到港口。

    看着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郑和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刘行糟心,郑和意外的顺利,而岭南经略使郑从谠却暴怒。

    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跳脚大骂:“水泥!水泥!我要水泥!”

    “别和我说下雨无法运输,木头多的是,给我在车上盖木板!”

    “人不够就再去找!”

    “三天之内不给我足够的水泥,我要了你的脑袋!”

    “哪里有这么做事的。这么大事一拍脑袋……”

    郑从谠向北方拱拱手,紧接着一甩袖子冷哼一声。

    他糟心啊。

    六百万人大移民,大唐十分之一的国民跋涉三千里移民。

    还要建新式房屋。

    如果皇帝只是十二岁的小孩,郑从谠能指着他鼻子喷他一脸吐沫。

    但想想,大移民最难的钱财皇帝陛下给准备好了。

    第二难的粮食也给准备好了。

    第三难的移民动员也做好了。

    第五难的沿途补给也都勉为其难的支撑下来。

    自己一个自我感觉很不错的封疆大吏就做一个第四难的移民安置,好像没脸骂娘吧。

    不但没脸骂娘,而且还得佩服的五体投地。

    但心里真的憋屈啊。

    卧槽,快累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