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救活祖龙我被立为太子 > 第0036章 去一个好去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大人等人已经走了,到时辰了。”

    周大此时对嬴启恭敬了许多。

    也不知道是因为嬴启今日初露身手令他折服了,还是因为只剩下他一人在此没了倚仗才谦卑下来。

    总之那流露出的神态证明,他对嬴启已经是相当的尊敬。

    “哦,时间竟过得如此之快。”

    嬴启伸了个懒腰。

    “公子,咱们每日卯正之前便要到,不得迟到,由下官负责点卯,到酉时便散衙。”

    “哦,明白了。”

    嬴启也一本正经地应着声。

    若不是他有了原主的记忆,还真不知道这点卯、散衙是什么。

    点卯就是上班、打卡、签到的意思。

    散衙也有的朝代叫退衙、放衙,就是下班的意思。

    卯正差不多就是早上七点,酉时就是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看来古人这上下班时间与二十一世纪无异。

    “公子,这些竹简下官先收起来,您明日再看?”

    “好,收起来吧,这些我已经看过了。”

    周大有些不太相信似的看了看他,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公子,这些账册不看也罢,除了程大人他们几个,无人能看得懂。”

    “是么?一条条记录得如此清楚,连你也看不懂?”

    “是,哪怕就是记录的人也不知记录的是何物。”

    嬴启一阵愕然。

    记录得这么清晰的账册他们看不懂?

    若说里面的猫腻他们看不出来还情有可原,流水账岂会看不懂?

    “你这是何意?”

    “公子您看,比如这本,记录的是琅邪郡的手工业账目,但是琅邪郡百工作坊兴起,品目繁多无人能厘清。”

    嬴启接过来一看,账目很清楚,这个周大莫不是饭桶吧?

    但是看他那么认真的样子,嬴启也就不说他了。

    想着大概也与自己有了系统的加持有关。

    因此,一切疑难问题在他这儿都不是问题。

    周大所说的琅琊郡大约就是后来的山东临沂一带,据说徐福就是从那里出发寻仙的。

    周大见他神色舒缓,不像遇到困难的样子,疑惑地问道:“公子,您能看懂?”

    “不不,本公子也看不懂。”

    嬴启岂会暴露自己看得懂?

    那不就等于是在提醒奸人,赶紧作弊掩盖罪证么?

    “本公子只是觉得这些字写得极好。”

    “是,这些字是吴二写的。”

    “吴二是何人?”

    “吴二是尚书令,乃丞相大人的门生,写得一手好字。”

    “原来如此。”

    虽然嬴启只是找了个字好的理由搪塞周大。

    但是竹简上的字的确写得非常好。

    原来是李斯的门生写的,这就难怪了。

    李斯这个人,若不是与赵高合谋毁了大秦,他对华夏还是有过巨大贡献的。

    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他所做的几项成就,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

    一个是废除了分封制。

    这个周天子想废除却始终没能废除的,不利于天下统一的制度,在李斯的主导下废除了。

    并制定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这套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各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对促进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起了很积极的作用。

    二是统一了文字,小篆便是在李斯的主持下,制作出来的标准字样。

    为了在全国推广开来,李斯亲自创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

    李斯这人还有个优点,肯采纳贤人的意见。

    他在小篆的基础上,采用了小官吏程邈创造的书体,这就是隶书,并成为了官方正式书体。

    三是统一度量衡、四是统一货币。

    这两件最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由李斯上奏并亲自主持。

    尤其是统一货币,便是在秦始皇东巡之前完成的,这对后世有着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这在经济学上是一项最伟大的创举。

    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独立的、唯一的货币,那还何谈真正的统一?

    所以,历史对李斯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虽然是褒贬不一,但是褒远大于贬,认为他功大于过。

    “公子还要继续看么?”

    周大虽然有些不耐烦,但也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

    今早程斤知道嬴启要来,便匆忙召集他们交代了一些事。

    大家都是在官场混迹过来的人,谁都明白一个废物公子突然被秦始皇派了差使。

    这显然是要开始重用于他。

    他们只能背后刁难,使嬴启自己知难而退。

    但不可明着与他产生冲突。

    “时候不早了,周大人也赶着回家么?”

    “呃,是。”

    “那就走吧,我明天一早再来点卯。”

    嬴启边说着大步迈出门槛。

    周大欲言又止,嬴启丝毫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他知道周大留下来不过是程斤安排的。

    想要劝他明日别来,最好每日都别来。

    但是,接下来日子里。

    嬴启每天都准时去点卯,朝七晚五没有错过。

    所有各个部门的账册他都看完了,还了解到很多表面上看不见的东西。

    “启公子,今日无需点卯,走,有个好去处。”

    一大早刚进门,就被正要出门的周大等人拉住了。

    “怎么?几位大人要去何处?”

    “今日程大人说了,请咱们去一家新开的酒肆喝酒谈笑,不醉不归。”

    “这一大早就去?”

    “诶,公子有所不知,去就得玩上一日才尽兴。”

    “可我不会喝酒。”

    “学嘛,不会可以学会的。”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就是就是,公子如此聪慧之人,学喝酒也不是什么难事。”

    “启公子气宇轩昂,一看就是能学会喝酒之人。”

    “算了……我还是不去了。”

    这些人都走光了,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可以放心地在这里摘抄一些账目去给秦始皇过目。

    程斤走了出来,一副上司派头:“公子,今日咱们全都去,我老程请客公子可不能瞧不起我。”

    “是是,公子您可一定要去。”

    “走吧,公子答应了。”

    几个人连拖带拽将嬴启拉上了门口的马车。

    他只好无奈地坐在他们中间,几架马车在街上慢慢地穿行。

    出了咸阳城,最前面领路的马车受惊似嘶鸣起来。

    嬴启掀开帘子朝外看去,不悦地问道:“周大人,这是去往何处?不是说去酒肆么?”

    “哎呀放心,正是去酒肆。”

    周大和颜悦色,眼里掩不住地春风得意。

    “去酒肆为何要出城?”嬴启警惕地盯着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