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明:开局一个陈圆圆 > 第6章 金军屠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路,吴庆楠虽然忧心忡忡,却仍然坚定着救援的信心。

    数日后的黄昏,终于带领少量先头部队,率先抵达了京城外围。

    “将军,前方大约五里就是京城了。”李承鹏说着正要策马向前。

    此时,吴庆楠忽然闻到了一种淡淡的铁锈的味道,连忙叫住了他,“等等,这是什么味道?”

    众将士一听吴庆楠这么一说,都不自觉的纷纷用鼻子嗅了起来。

    可还未等到众人开口,远处的山坡后面,忽然传来阵阵军鼓,接着就是数万人的怒吼,杀声震天。

    这声音听起来虽远,但是听起来犹如天崩地裂一般,何止是气势磅礴。

    那是几万条,几乎要燃烧殆尽的生命,最后的呐喊。

    这声音听上去犹如巨大的鼓槌,敲击着每一名将士的心脏。

    吴庆楠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闻到的哪里是什么铁锈味,而是战场上的血腥气。

    “下马!”

    吴庆楠连忙指挥众人悄悄移动到山坡上,找了个隐蔽点趴了下来。

    果不其然,一行人向北望去。

    远处,在金灿灿的夕阳下,一座硕大的城墙映入眼帘。

    城墙下宽广的大地上,早已经横尸遍野,我大明数万将士正与金军铁骑拼死搏杀。

    “将军请看,宣德门门外的红甲将士就是侯世禄从山东调过来的备倭军。

    对面的青色铠甲的八旗军,看旗子应该是正白旗,领兵的主将叫多尔衮。”

    吴庆楠一听到多尔衮这三个字,嘴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

    了解清史的朋友应该明白,多尔衮此人在清朝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代无冕之王。

    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吴庆楠结结实实的为备倭军捏了把汗。

    随着阵阵鼓声,远处数千备倭军,背靠城墙,已经快速展开了明军的经典阵法,鸳鸯阵。

    这鸳鸯阵,乃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独创的阵法。

    大阵11人为一组,成竖长型。

    前排将士两人一组,手持盾牌和短刀,可攻可守。

    后排将士则是运用长矛等长兵器。进攻时,后人将长矛架在前人肩膀上,既不怕误伤友军,又可以远距离刺伤敌人。

    这套阵法,备倭军已经沿用了几十年,运用起来炉火纯青,经常在东南沿海打得倭寇是屁滚尿流。

    可是战斗刚开始,吴庆楠就发现情况不妙。

    鸳鸯阵虽表面上攻守兼备,但只适合应用于狭窄街道之中,如果遇上灵活机动的草原骑兵,那么大阵两翼就会变得极其薄弱。

    另外,鸳鸯阵设计之初,单是为了对付手持倭刀的倭寇步兵。

    如果金军的重甲骑兵以高速冲杀上来,那么大阵就会瞬间被冲散,到时所有手持长兵器的将士,都将任人宰割。

    果不其然,随着野兽般啸叫着的金军展开冲锋,仅仅两个回合,就将明军冲得人仰马翻。

    更可怕的是,阵型冲散以后,双方将士立刻搅在一起。

    金军骑兵高高挥舞着马刀,居高临下,如砍瓜切菜一般,无数大明将士顷刻间倒在铁蹄之下。

    吴庆楠见明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却不见有贪生怕死,逃离战场之辈,心中又对大明军人多了几分崇敬之情。

    “我先头部队现在到了多少人?”吴庆楠连忙问李承鹏。

    就战场形势而言,自己的位置刚好是奇袭的最佳攻击位置。

    此刻若是能率领将士从侧翼杀出,定能乱了金军的阵脚,说不定能扭转败局。

    “目前仅有160名先锋到达。”李承鹏盯着战场上死伤的兄弟,同样咬牙切齿。

    又低声道:“承鹏愿率160轻骑攻打金军侧翼,为将士们报仇。”

    “你可省省吧!”吴庆楠同样心急如焚,却也不免斥责他。

    “对面三万多人,你那160人还是歇了吧,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这时候要是给我一把加特林,我就哒哒哒...”

    李承鹏一脸疑惑,急忙转头问道:“敢问将军,何为加特林?”

    吴庆楠自知失语,也懒得跟古代人解释,索性打个马虎眼:

    “军情紧急,以后再跟你解释。你快去收拢军队,成建制以后立刻回禀。”

    “是。”李承鹏立刻退了下去。

    吴庆楠本想在进军屁股后面插一刀玩玩,可惜过不多时,天色见晚。

    金军大营中一阵敲锣声传来,正是鸣金收兵的声音。

    此时斩杀正欢的金军骑兵丝毫没有犹豫,立刻脱离了战场。

    吴庆楠远远听见,凯旋的金军一个个兴奋的啸叫着,摇头晃脑的结队回营,一时间心如刀绞。

    每个金人的马背上,似乎都多了一串圆圆的东西,远远的看上去像是挂在腰间的葫芦。

    吴庆楠咬咬牙,他知道那不是葫芦。

    天黑以后,吴庆楠终于得以带着关宁军五千余人,与勤王军队合兵一处。

    勤王军统帅,自然是辽东巡抚,袁崇焕大将军。

    另外,袁将军麾下的三大主力关宁军,也尽数回防于城下。

    其中除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平辽总兵,赵率教。

    就是督总兵祖大寿,和自己这个辽东总兵吴庆楠。

    袁,祖,吴这三股大军合并以后,城下的勤王军总数仍不足万人。

    且昼夜奔袭后,多为车马劳顿。

    而皇太极的八旗军号称10万,即使是排除了水分,战斗部人员少说也有两万。

    而且扎营已有五日之久,可以说是以逸待劳。

    吴庆楠带着疲惫不堪的部将,刚走进大营,就听见大帐内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声音虽响亮但不刺耳,低沉的共振体现出此人中气十足,让人听上去很解压。

    大帐中央,巨大的鹿皮地图前,是一个身着红色铠甲,四十左右岁的男人。

    这男人身材中等偏下,站在众武将中并不算高,但在粗犷的眉宇间却透着难以形容的威严。

    吴庆楠知道,这便是历史名将袁崇焕了。

    袁崇焕见吴庆楠进来,更是喜形于色,立刻扬起眉毛喊道:

    “哎呦,三桂来了!”

    吴庆楠连忙跪拜,“末将来迟,请将军恕罪。”

    刚跪下去一半,只觉得自己的两只胳膊,被钳子般的一双大手紧紧抓住。

    那大手轻轻一提,自己整个身体瞬间被又托了起来。

    “哈哈哈,自家兄弟,不必多礼!你看我这记性,听说你已经改名吴庆楠,好,好名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