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1841 > 第338章朝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S:(这段时间不能按时更新,实在抱歉!等过了这段时间会全部补上!感谢大家支持!谢谢!)

    后宫秀女别院里,已经想明白的杏儿,放下了自己思想上的包袱,把那种只能在回忆跟思念种体会到的情愫,深埋在心底。

    眼前自己需要面对的是这深宫中的生存与机遇,只有自己抓住机会,才能有更多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从小在家庭不顺环境熏陶成长起来的杏儿,早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所以这杏儿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性子,看着眼前的各种菜肴,杏儿开始细嚼慢咽起来,那担心的看着小主的容嬷嬷,不由开心起来,赶紧上前仔细伺候着小主用餐。

    而在紫禁城朝堂早朝上,咸丰皇帝看着底下的大臣们,不断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刚公布出来那两广总督徐广缙呈递上来的奏折来。

    那奏折中详细地一一把去大角湾护国军军营参观时的所有所见,都一一奏报上来。

    就是这份奏折在朝堂上传阅完毕之后,才引发了朝中各位大臣们的各种议论来。

    新皇帝咸丰,一身龙袍,浑身都透出一股朝气,信心满满地看着底下大臣们议论纷纷,只是微笑不语。

    这时候的咸丰皇帝还很年轻,大权独揽坐拥天下,颇有几分春风满面。

    高高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为了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奏折议论不停,咸丰也没有觉得无聊,只是观察着每一位朝臣的举动,暗自揣测着他们的心思。

    随着大家的热议慢慢结束,身为御前大臣的载垣,上前一步,甩开马蹄袖,顿首在地对着皇椅上的咸丰皇帝奏禀道:“皇上登基不久,现在内乱频发,现有广西拜上帝会以及广东陈开的天地会为患,还有那洋夷狼鹰虎视觊觎我大清。如今这广州虎门镇又出现了这护国军,那小儿从京城反了出去,逃往虎门镇,只因我大清先皇帝有好生之德,放了这小儿一条活路,怎知现如今居然盘踞在虎门镇大角湾,成了气候,私自募兵招收人马,此乃不臣之心,微臣建议皇上还是谨慎对待为好!”

    那皇椅上端坐的咸丰皇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载垣,说道:“先起来说话吧!”

    跪在地上的载垣连忙谢恩,恭身站起来回话。

    咸丰胸有成竹的模样,扫视了一眼大殿里的众臣,问道:“各位爱卿大家还有什么建议嘛?”

    底下躬身站立的载垣抬眼打量了一眼咸丰皇上,见皇上脸上没有怒意,这才松口气,默然站立不在言语。

    要说起来,这位载垣也算是大有来头的皇亲国戚了,他祖上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六世孙,世袭****之一,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

    只是皇上刚刚登基时日不久,为了博得咸丰皇帝信任,才大着胆子把自己的主张说了出来,如今咸丰皇帝表现不冷不热的,让载垣心里揣摩不透这咸丰皇帝的心思。

    殿下的大臣们听了皇上的问话,不由自主的都低头开始做那沉思状,没有人吭气。

    而在此时,咸丰皇帝接着把一份八百里加急诏书递给了身边伺候的太监小安子,那小安子也很有眼声的躬身接过那八百里加急信函,接着转身来到群臣身边,把信函递给了内阁学士肃顺。

    等安德海恭身退回去后,那肃顺才打开加急文书,仔细阅读起来。

    边上的大臣们再次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咸丰皇帝打量着眼前的怡亲王载垣,知道这载垣的心思,想在自己眼前表明心迹,紧抱自己的大腿。对这种心思,咸丰还是很自得的,也没有怪罪载垣的意思。

    等着一圈大臣们把那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文书阅读完毕后,就有那沉不住气的,开始大骂洋夷无耻,心怀不测之心,一时间大殿里充满各种愤怒叫骂之声。

    也有那沉稳内敛的比如肃顺,以及端华、焦作??⒛乱瘛⒍藕驳鹊龋??耐旰笠谎圆挥铮?皇前底怨鄄齑?ψ攀ド闲乃肌

    殿堂里议论声不绝于耳,等大家传阅完毕后,一直观察着咸丰皇帝这才打起精神,等着各位大臣的意见跟建议。

    此时满殿文武官员们,那里还不知道,咸丰皇帝的心思。

    都是在政治斗争中经过无数次打磨的老鬼,那还不理解这封加急奏报的分量呢!

    就在咸丰皇帝扫视着殿下大臣的时候,那肃顺跟几位交好的大臣们已经相互间,经过一个眼神的交流,就做出了决断,还没等咸丰皇帝问话,就由肃顺带头开始上前一步,甩开马蹄袖跪倒在地,口中大呼“皇上,自古以来都有主辱臣死的说法,此次洋夷大使,言辞犀利无理,处处以武力要挟,想威逼我大清朝廷臣服于他,这种屈辱怎能够忍受,下官不才,愿意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与那洋夷刀兵相见,一雪我大清受到的屈辱,还请皇上恩准!”

    这肃顺乃八旗襄蓝旗人,字雨亭,郑献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自道光中期例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以及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现在咸丰皇帝登基以来,做事认真谨慎,深得咸丰皇帝的喜爱。

    大殿朝会上随着肃顺出面,表示自己忠心,不愿新皇登基未稳之际,就遭受到洋夷武力威胁跟侮辱,如果就这么忍受下来洋夷的威胁,按照洋夷要求答应赔款割地签订条约,那么这刚刚登基不久的咸丰皇帝,也就可以洗洗睡了!从今后咸丰会被各种辱骂淹死在唾沫中去。

    这也是肃顺等众位大臣看明白的地方,既然咸丰皇帝把这两件事拿到朝会上,进行讨论协商,那就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这个时候还不能跟着皇帝脚步,那不是找死之路吗?

    随着肃顺表态言辞犀利,表明了心意,不愿看到咸丰皇帝受到洋夷联军武力威胁,割地赔款受辱,愿意以自己一身之力,领军反抗洋夷联军,愿意已死为代价,捍卫咸丰皇帝的尊严跟大清皇权的权威不容轻视。

    有了肃顺这么个带头羊的出现,那些开始还对白羽在大角湾船厂,私募军队,建设海港码头的大清官员们,开始忽视起刚才还在怒骂呵斥白羽以及护国军私自募兵,大逆不道的说法,开始没人在提起了。

    现在朝堂上开始形成大部分慷慨激昂的拥护赞同肃顺说的,誓与洋夷联军死战以维护大清朝廷尊严主张来,个个开始表决心。

    朝堂上也有一小部分大臣,只是暗自思量,自身跟洋夷之间的战力差距,不愿意让大清尽快做出决定,最后让大清损兵折将,更加多的遭受到打击跟屈辱。

    这少部分人,基本上都是些老某深算的遗老遗少们,或者宗族宗亲,他们可不愿意看着大清就这么被这些热血上身的权臣们,被热血冲昏头脑,不顾自身实力,干那不着边际的事情来,最后还是损害大清利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