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带着淘宝到宋朝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水浒好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才买的五百个蒺藜陶弹就是明朝发明的手榴弹,这个石炸炮也是明朝发明的火器之一,相当于地雷。

    是由雷壳、装药、引爆装置三部分组成,雷壳是用铁铸成,里面放置了一个钢轮发火,等到敌人走到石炸炮上面,拉动引信,就会引起爆炸。

    现在还买不起火炮,黄埔军校的炮兵暂时只能用手榴弹和地雷训练,只要这两样可以训练好,威力也是足够惊人的。

    买好炮兵训练用的蒺藜陶弹和石炸炮,赵舜又从淘宝app里面买了天宇5、花生种子、黄瓜种子。

    蔬菜大棚里面的土壤肥沃程度还够,就没买有机肥,等以后再说。

    所有的东西都置办妥当以后,赵立煌和白崇禧走到了仓库的大门口,赵舜让他们俩进来,指着面前的一堆东西说道:“这几天有事出去一趟。”

    “老三你这段时间把炮兵和火枪兵给划分好,算是大哥给你的一个考验,划分好了以后,就开始火绳枪和炮兵的训练。”

    “记住一点,不说是火枪兵就只会火绳枪,炮兵就只会火炮,咱们训练的是军官,不是士兵。”

    “火枪兵主要使用火绳枪,也要会用火炮地雷。”

    “炮兵主要使用火炮地雷,同样也会使用火绳枪,反正这里面的度,你自己去把握。”

    交代完老三赵立煌,赵舜指着另外一堆种子说道:“三千亩地的种子都在这里了,崇禧你争取在这段时间,把这些种子都种下去。”

    “另外一定要多注意蔬菜大棚上面铺的透明布,记住只要是发现了破洞,一定要及时补好,千万要把蔬菜大棚的温度保持住。”

    赵舜把要交代的地方基本上说的差不多了,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就离开了这里。

    先是回家了一趟,把身上的总统服换上了那身风度翩翩的长袍,扛着双管猎枪离开了这里。

    洪海斋在临安保护吴淑姬,赵忠仁没有回来,赵舜这次离开就带上了三叔赵忠义,还有蔡家的长子蔡佛狸。

    赵家的虎背熊腰汉子们,性格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敦实憨厚的老实人,也都能喝酒,带着三叔过去,关键时刻可以帮赵舜撑场面。

    蔡佛狸早些年在寺里当过几年的和尚,因为偷吃酒肉被赶了回来,大宋的僧道不用缴纳赋税,蔡佛狸就保持着和尚的打扮。

    一身素色僧衣,身材魁梧,再加上蔡佛狸喜欢吃酒肉,赵舜想到了一个人。

    花和尚鲁智深。

    那可是一位可以倒拔垂杨柳的猛人,也是赵舜最喜欢的水浒好汉之一。

    赵舜笑着从淘宝app里面买了一串佛珠,还是那种婴儿拳头大小的超大佛珠,递给了蔡佛狸。

    蔡佛狸拿着一只酒葫芦正在灌酒,看见这种只在佛像上见识过的大佛珠,浓眉大眼立刻是舒展开了:“哈哈,洒家多谢大官人了。”

    赵舜看了一眼蔡佛狸魁梧的身材,好奇的问道:“你以前在庙里当过和尚,是擅长使用罗汉棍,还是擅长水磨禅杖?”

    蔡佛狸把拳头大小的佛珠挂在脖子上,把玩了几下,爽朗笑道:“这两样器械,洒家都擅长,不知道大官人想让洒家带上哪种器械。”

    “当然是带水磨禅杖了。”赵舜下意识说了一句,他这副浓眉大眼的长相,挂上拳头大小佛珠,再拿上水磨禅杖。

    除了名字不是叫鲁智深以外,基本上和水浒里面的鲁智深没有什么两样了。

    蔡佛狸走出赵家庄以后,就离开了商队:“大官人等一会儿,洒家去去就来。”

    就在商队即将踏出江湾县地界的时候,一位手持着水磨禅杖的魁梧大和尚,笑哈哈的追了过来。

    嘉兴城和崇德城都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枢纽,嘉兴城在崇德城的北方,商队倒是不用分成两个队伍,一支去嘉兴,一支去崇德,因为先路过嘉兴城。

    到了嘉兴城以后,赵舜李德之等四人留在了这里,其他人继续向南走,赶往崇德城。

    赵舜几人来到嘉兴城城郊,看到的繁华场景比起崇德城还要热闹几分,不愧是整个嘉兴府的州城。

    进入嘉兴城城内,李德之在一家上好的酒楼订了两个房间。

    本来是要订四个房间,不过赵忠义和蔡佛狸坚持要住在赵舜那间雅间的外间,说是不放心赵舜的安全。

    关系到赵舜的安危问题,李德之也就不好再坚持了。

    几个人已经劳累了好几天了,潦草的吃过午饭以后,就各自回房间歇着了,赵忠义和蔡佛狸则是轮流休息,始终保持外面有人站岗。

    一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赵舜才从别间里走出来,叫上三叔和蔡佛狸吃过晚饭,就和李德之一起出去了。

    想要解决百忍堂张家这件事,第一件难事就是找到一个能够引见他们的人,引见这种事可不好办。

    不是熟人的话,就算是给再多的钱也不会做,万一是刺客怎么办,张家的老太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就和百忍堂张家结下死仇了。

    这件事也好办,赵舜通过对于那份情报的分析,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吃过饭以后,赵舜几人去的地方,不是别的,就是大宋最热闹的瓦当勾栏。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瓦当勾栏挂满了各种灯笼,灯火通明,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表现百戏的伎人。

    马伎、跳剑伎、羊戏、舞狮、舞象........表演的项目很多,甚至比赵舜在后世去过的庙会,还要热闹的太多。

    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相扑了,要不是赵舜几人来的比较早,估计都挤不进去这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象棚。

    瓦舍的伎人们为了盈利,基本上都会把一些比较热门的表演项目放在封闭的木楼里,只留一个门让客人进出。

    规模一般的瓦子,叫做莲花棚、牡丹棚,规模比较大可以容纳数千人的瓦子,叫做夜叉棚、象棚。

    嘉兴城最大的一个瓦子,就是由百忍堂张家承办的,表演相扑的两位高手,还是专门从临安请过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