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带着淘宝到宋朝 > 第二百零四章 大宋的气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国使者也不去擦掉脸上的东西,当着大宋文武百官的面,大声说起了大金国的要求。

    “第一,岳飞必须死。”

    “第二,不能随意罢免秦桧的相位。”

    “第三,南宋的文武百官要跪着听大金国的诏书。”

    “第四。”金国使者突然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坐在高位不知道多少年的南宋皇帝:“南宋国王,要跪着迎接大金国的诏书。”

    满朝文武,全部傻在了原地。

    前三样还好说,尤其是前两样,主和派已经和金国提前商量过了,是必须执行的两样条件。

    杀掉金人见了都喊岳爷爷的岳飞,也要排在所有条件的第一位。

    第三样也可以执行,只要能够带来荣华富贵,给谁跪不是跪。

    最后一样可就不一样了,从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开始,就算是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也没有中原正统跪拜胡夷的先例。

    这一跪,是要打断所有汉人的脊梁骨。

    所有的主和派官员集体沉默了。

    端坐在大殿中央的宋高宗,现在是非常的想念主战派的官员,他们要是在这里,绝对会群情激愤的把这个金国使者给打死。

    关键时刻,秦桧站了出来,不过他却不是给皇帝出口恶气,而是说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陛下,可以让微臣替代陛下穿上龙袍,跪在大金国使者面前。”

    “这样,给陛下留足了颜面,也满足了大金国的要求。”

    “畜生!”“住口!”

    关闭的大殿龙纹木门,突然被打开了,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

    阳光下。

    宋高宗看见领头的那位,脸上出现了一丝激动,不过为了保持一个皇帝该有的威严,平静的说道:“老相公来了。”

    等到这群白发老者走进这座大殿,秦桧却是笑了,小声念起了这群人的名字。

    “老相公吕颐浩。”

    “国子监祭酒胡铨。”

    “参政知事李光。”

    “四大书院应天书院的山长叶绍翁。”

    “四大书院白鹿书院的山长李逸抿。”

    “四大书院石鼓书院的山长张元干。”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的山长王十朋。”

    “棋坛的大国手洪迈。”

    ........

    每念出一个名字,秦桧脸上的笑意就浓了一分,等到念出最后一个人的名字,秦桧脸上已经积攒出了大笑。

    金国使者这一次前来,不仅是要完成和议,还要打断宋人的脊梁骨。

    越是拖下去对于和议来说,越是不利,金国使者直接说出了大金国的杀手锏:“赵桓已经在金国获得了自由。”

    “正在请求我大金国的皇帝,返回南宋。”

    听到金国使者的这句话,宋高宗再也做坐不住了,他哥哥宋钦宗要是回来了,他还做个屁皇帝。

    这两年宋高宗对主战派打压的那么厉害,这些爱国人士没有第二个选择,只是黯然离开官场。

    只要宋钦宗回来,宣布要和金国死战到底,立即就能获得主战派的支持,关键主战派还都是掌握军权的武官。

    在加上长幼有序,宋高宗肯定要把皇位让给宋钦宗,没有民心支持的宋高宗,没有半点翻盘的机会,彻底出局了。

    宋高宗也不再拿捏架子了,脸面这个东西值几个钱,脊梁骨算个屁,哪里有皇帝宝座实在。

    在文武百官震惊的目光下,宋高宗从大殿中央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走了下来,每走一步,都敲在文武百官的心坎上。

    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

    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宋高宗这是要给女真蛮夷跪下。

    “陛下!!!”

    这一刻,许多主和派官员,跪在了地上,满脸泪水。

    这一刻,许多主战派官员跪在地上拔出了腰间的长剑,放在了脖子上。

    这一刻,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德高望重的大儒,给那位中年皇帝,第一次跪了下来。

    老相公吕颐浩脸上流满了泪水,哽咽的大喊了一声:“陛下!”

    满朝文武除了秦桧以外,全部是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大喊了一声。

    “陛下!”

    宋高宗不管不顾的继续向前走,为了皇位,已经不惜一切代价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无数皇帝努力了一生,披荆斩棘建立的华夏脊梁,要在今天毁在宋高宗的膝下。

    二十步。

    十八步。

    十五步。

    就在宋高宗距离金国使者只有十步的时候,老相公吕颐浩突然站了起来,老泪纵横的唱着一首词,冲向了大殿的一根柱子。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嘭!”

    一代名相吕颐浩,撞死在大殿之上。

    老相公撞死以后,又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起来,文坛领袖胡铨。

    接着老相公没有唱完的词,毅然决然的冲向了大殿的柱子。

    “可是不管怎么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嘭!”

    一代硕儒胡铨,撞死在大殿之上。

    胡铨死后,参政知事李光按住了岳麓书院的山长王十朋,迅速站了起来,冲向了大殿石柱。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嘭!”

    为大宋江山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的李光,撞死在大殿之上。

    叶绍翁,李逸抿,张元干,王十朋,四位山长同时站了起来,冲向了大殿的石柱。

    “自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四位文坛宗主死了以后,剩下的所有白发苍苍老者站了起来,冲向了大殿的石柱。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嘭!”

    “嘭!”

    “嘭!”

    词声伴随着撞击声,不停的响彻在大殿之上。

    满身气节的士大夫们,悲壮而又可悲的,慷慨就义。

    悲壮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为了华夏脊梁,义无反顾的撞死在大殿上。

    企图用文臣死直谏,唤醒一步步走向金国使者的宋高宗。

    可悲的是,这些满身气节的士大夫,死的不值,不值的为这么一个皇帝,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大殿外面,有一个人趴在附近一座屋檐上面,手里拿着一支奇怪的火器,瞄准了朝会大殿。

    上面有一个狙击镜。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