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既如此,当成全之!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既如此,当成全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番朝会的激烈讨论着。

    目前以诸葛亮,法正,刘巴等核心智囊团等大臣,近日来都看到了卓绝的军旅表现。

    故而,听闻都督霍峻病逝于军间的消息过后。

    稍作思索,众人就一齐附和着军师将军诸葛亮的提议。

    但凡事都是有两面性!

    有附议自然就有持反对意见的。

    以吴懿为首的蜀中土着等大臣们,则是以赵统年纪尚幼为由,出言予以反驳着。

    只不过。

    他们这帮子团体却并非是为国分忧。

    赵统乃赵云长子,他们只是不愿跟随刘备的元从一系连二代都能牢牢执掌军中。

    由于刘备平定益州以后。

    除却董和,黄权等土着寥寥数人以外,对于本土豪族基本是持压制的方针。

    忍耐许久,如今终于寻到一个能够安插本地势力团体的人进去,定然是不愿意轻易放弃。

    他们要据理力争,反对赵统的承继。

    也正是如此。

    不受重用的益州派大臣纷纷拱手高声道。

    至于另一侧的赵云拱手反对,纯粹就是出于公心的考量了。

    他对于自己儿子这三余载来于军旅中所展露出的种种战绩,内心深处是止不尽的欣喜。

    亦无有丝毫怀疑其子的才能。

    只是,唯一担忧的如此轻易将二郡交托于他手中,会令其身心间所背负的压力倍增。

    毕竟,赵统年纪尚轻,在羌氐各部族以及北部就是曹氏那强劲的兵锋时刻都虎视眈眈的情势下。

    赵云当真是担忧其无法独当一面!

    另一面。

    亦心忧着其子年纪轻轻就坐镇一方,难免遭受朝中某些大臣嫉恨。大风小说

    特别是方才的蜀中本土众人群起反对,他心下不祥的念头愈发浓浓的升起。

    他反对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眼见着不太受重视的蜀中本土士人,现在不顾全大局,只为自家私利而出言反对,从侧于一旁坐定的诸葛亮面色上不显神色。

    眼神里微变,不自觉的生出了数分厉色。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他亦并未表露出来。

    稍是做了一番沉思,诸葛亮心知此时朝堂上反对之人不少,即便主上想要即刻就宣布令振威将军赵统总督二郡之防务,亦并不现实。

    随即,他浮着俊郎的面容,捻了捻下颚的青须,遂挥扇轻轻说着:“大王,依臣之见,霍仲邈驻军二郡已有将近两载的岁月。”

    “而阿统又是直属于他统领。”

    “臣想,以霍仲邈的军略之能,他本人势必对如今二郡周边各方面的态势都了如指掌。”

    “他临逝前,应该会有些许看法。”

    “臣以为,承继主将之人选,可暂时搁置一段时日。”

    一语落的。

    诸葛亮言语之间虽未明言,可君臣二人相知已久,刘备自是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霍峻对于武都、阴平四周的形势十分熟悉。

    ….他临薨前,应该会留有遗书,交接一番后续的事宜。

    虽然信使如今尚未拿出来,可必定不是没有。

    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

    汉中王刘备亦未有丝毫的迟疑,立即就以自己已乏,须下去后好好思索一番构思接替二郡都督之责的人选。话语道落。

    麾下的三位核心大臣,都出言予以表示对他此主张的附和。

    既然无人反对,刘备心下的忧虑迅速一扫而过。

    随即又徐徐与他们交接一番自己后续离去的各项事宜。

    接下来的时日里。

    汉中王刘备就迅速差遣霍峻麾下的亲卫信使快速回返,通禀亲卫将霍仲,待主将之选择出,稳定好二郡的大局后。

    就将霍峻的遗体收敛好,送至白水出殡。

    自己将亲率文武百官前往祭拜。

    而距离上一次的朝会,又约莫过去了两日。

    由霍仲差人携带着霍峻临终书信的信使再度纵马狂奔至成都。

    信使心知此信不容耽搁!

    他亦是入城后,第一时间就前往王府求见。

    后殿中。

    汉中王刘备予以了接待。

    两相见面,信使禀明来意,并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封好沉甸甸的信笺。

    此乃霍峻临终前的诀别手书!

    他郑重的交给从侧的御前侍卫,再由其呈递给上首的汉中王。

    刘备接过书信,亦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屏住面色,快速拆开后静静查阅了起来

    “大王亲启:”

    “峻拜上,或许待大王您看到此信时,末将早已不在人世。”

    “峻的身体积劳成疾,大夫们皆是束手无策,大王若是后续知晓了末将身故的消息,还请切莫为末将悲伤。”

    “末将虽逝,可精神却将永远陪伴大王的身边,以护佑着您能够扫灭曹贼,中兴汉室,重现炎炎大汉四百余载的辉煌。”

    “峻虽逝去,然武都、阴平二郡乃我军北伐前哨,不容有失!”

    “但此二地地势险峻,境内形势又极其复杂。”

    “羌、氐各部族从旁环伺,外部又有北面的曹氏各方势力予以虎视眈眈,虽现下郡内看似平和,鲜有战事。”

    “只是,这都不过是表面上的现象罢了!”

    “以末将驻军二郡的此两载岁月的经验所得,峻以为,我方若想保守二郡的安宁,能护佑长久不失,所承继的都督之选大王必当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的马虎。”

    “此人当得身负勇略,还能智谋过人之辈,方可胜任!”

    “峻若离逝,欲推举羌道守将,子龙将军之子统承继末将的都督之位。”

    “阿统于末将所直属,峻十分熟悉他的才能。”

    “近两载来,他不断凭借自身勇略挫败陇西曹军接连不断的攻势,又利用智谋结好周边的白马、参狼等羌部族。”

    “若阿统能承继二郡都督之位,峻相信他定能顺应境内的复杂形势,处理好与羌氐各部族间的事务,并守护好二郡不失!”

    “万望大王思之,慎之。”

    花费了大半响的功夫。

    刘备细细查阅着字里行间的内容,眼角竟是不自觉的隐隐有泪痕流露。

    直到察罢书信内容。

    刘备面色间本就残存着的伤感亦是扑面而来!

    他不自觉的就哀叹了一句道,“痛煞孤也!”

    “仲邈逝去,孤犹如折一臂也!”

    他经过短暂的悲伤过后,方才屏退信使,遂是念想着信中内容而陷入了沉思当中!

    .

    凤溪凰跃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