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盛唐第一太子爷 > 第135章 六大兵种协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葬礼之后,他们每个人都记下了楚晨在烈士坟墓前说的话。

    汉唐军是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

    楚晨在打理好战后的一切后,便又开始对王强手下两万五千人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要把汉唐军和王强的两万五千人合并。

    在维持汉唐军原本兵种和几个营的情况下。

    楚晨将天字和地字营规划成了骑射兵种,兼顾马上火枪射击,连弩射击,以及马上挥砍。

    但人数要改动。

    楚晨直接把王强手下的骑兵直接编入了骑兵队。

    天字营和地字营各增加两千二百人,自此,天字营和地字营各有三千人。

    统归李末指挥。

    火枪队继续维持三营的编制。

    三个营专门从王强手下的弓弩兵和步卒中各自挑了三千二百人。

    于是忠勇义三营各有四千人。

    火枪队一举直接扩充到了一万两千人。

    统归泰秀指挥。

    而火枪队在以后的战场上,也将会是队伍中的攻击主力。

    现在的火枪队所用的火枪,虽说在当今时代,已是逆天的存在,但比上自己上一世的连射步枪,实在是太过鸡肋。

    没有膛线,弹丸发射轨迹不稳定,而且枪管容易过热,容易炸膛,容易进水,损坏率更是出奇的高。

    今后只要自己能够在铁的基础上研究出钢材,那实现连射步枪,是十分有可能的。

    楚晨又在巽字营的基础上,将投弹队增设两个营。

    震字营和离字营。

    三个营的名字都取自五行八卦,巽、震、离分别代表风雷火。

    巽字营直接扩充到三千人,震字营和离字营也相应地补充到了三千人。

    投弹队除了基本的投弹,还负责以后的火炮射击。

    除了骑兵队,火枪队,投弹队三个兵种。

    楚晨又增设了一支新型长戟队,一支新型弓弩队,以及一支奇袭队。

    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长戟和弓弩仍然是大规模冲阵作战大的刚需。

    但楚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两支军队。

    长戟队擅长平原作战,而且更加适用于大规模作战,楚晨的构想是打造出一种战车。

    战车上的长戟兵在两军冲锋的应用中,那是十分逆天的存在。

    而弓弩队的弓弩,楚晨也打算将来用钢材改进。

    以达到更远的射击距离,更高的射速,更强的杀伤力。

    至于这奇袭营,则是楚晨打算以特种兵为模板进行培养训练。

    专挑军中身手敏捷,体力强,思维活跃的士兵。

    近几日,楚晨正愁自己一身的擒拿术暗杀的本领无处安放。

    除去骑兵,火枪,投弹这三支部队,王强手下还剩一万一千余人。

    长戟队三千人,弓弩队三千人,剩下两千则是奇袭队。

    至此,楚晨便集齐了六大兵种。

    在这个时代,无论什么武器战法,亦或者百万之师,在多兵种完美联合的进攻下,必将不堪一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

    楚晨发动许州百姓,为自己制作火枪,火药,弹丸,以及土炸弹,土手雷。

    而新编入的王强手下,则是在汉唐军老兵的带领下,紧张熟悉自己所属兵种的技能,并日夜学习训练。

    ……

    皇京,早朝之上,文武百官个个都屏气凝神。

    只见那皇位之上的圣人无精打采,神情却几近癫狂。

    这几日,因为有了火炮,唐皇已经是日夜沉浸在自己削藩世家,横扫诸国的大梦当中。

    当然,其中也有自己嗑药的成分。

    但今日,唐皇看着自己手中那份自叛乱的河东河南两道传来的《告许州百姓书》,内心是五味杂陈。

    自己的好儿子楚晨,竟然敢背着自己招募民兵,并且这告许州百姓书中诸多言辞,大有收拢许州民心之意。

    唐皇内心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看法完全失去了理智。

    他闭目养神,脑海中却都是自己儿子背着自己,偷走江山社稷的幻想。

    ‘我这个儿,要是平庸藏拙些,或许还好。’

    ‘只可惜我的儿,你太过聪明了。’

    就在这时,朝堂外一声通报传来。

    “报!”

    “许州大捷,许州大捷。”

    “太子率领千余人大胜叛贼龙威军。”

    “龙威军败逃陈郡。”

    驿兵的传报让朝堂中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几个位高权重的老臣走上前去。

    “恭喜圣人,太子大捷,平叛一战,旗开得胜,想来不用多久,河东河南两道就会重归朝廷。”

    “圣人福泽万疆,太子此次大捷,乃是圣人威严加持之结果,想必不久之后,太子定能以雷霆之势,剿灭叛贼。”

    “圣人治世,乃天命所归,想必不日,谢家叛臣贼子必会被俘获至京师,听候圣人发落。”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言的汇报着。

    但唐皇本来就紧皱的眉头这下便又多了几道褶子。

    ‘我儿,你不是一般的能,你是能过头了。’

    ‘你要是大败一场,父皇我非但会不杀你,还会派兵来救你……’

    ‘可是你太能了,能到以少胜多!’

    那驿兵没有退下的意思,话锋一转,继续传报:

    “太子在许州,私自招募民兵三万有余,并且焚烧神策军军旗,篡改神策军军名军旗。”

    “而今神策军已改名汉唐军,军旗改为赤色血旗,民间已然称呼这汉唐军为太子亲兵。”

    “太子许州城外大胜,归城之时,百姓夹道欢迎,无不以瓜果饼粮相送。”

    “许州大胜,无人感念圣人派兵恩德,人人只记太子之好。”

    “甚至有商贾出资,为楚晨立下石碑,刻上碑文,称许州一战,为不朽佳话。”

    唐皇哈哈哈大笑良久,猛然睁开眼睛,而后虎视眈眈地看着朝堂中的一众臣子。

    “诸位臣工,尔等且都听听,朕的儿子,多么的有出息。”

    群臣哪里不知道,圣人这是话里有话。

    赶忙对着太子口诛笔伐。

    “太子虽胜,但违背国法私募民兵,却是大罪啊。”

    “胜者谦之,常胜!太子只胜一战,便傲气凌天,这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太子大胜,许州百姓不念圣恩,穷山恶水民风多刁,礼法教化不行,当责问许州知府。”

    众臣你一言,我一言,既将楚晨批驳一番,又把许州百姓痛斥一通。

    反正怎么能让圣人高兴,他们便怎么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