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朝帝业 > 0422 两姑之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昨夜的狂欢与宿醉,今日营中将领们多数也如若干惠一般蔫蔫的乏甚精神,还有不少直到日上三竿都仍在各自帐内蒙头大睡。觉lt;gt;

    宇文泰也是一直睡到了晌午时分才起床,内帐中枯坐片刻清醒了一会儿这才开始召见属官、处理事务。

    他还记得昨日李泰讲到邙山老卒的事情,略作思忖后便着员将赵贵请入帐中来,等到这家伙入帐便见他一对硕大的黑眼圈、满脸倦色的模样,便关切问道:“元贵是昨晚没有睡好?体中若有什么不妥,可前往不要隐瞒自误!”

    “多谢主上关心,臣体中并无大碍,因恐公务积存于堂,故而携带随驾处理,不知不觉便夜深难眠。”

    赵贵闻言后便连忙打起精神来回答道,并又抬手掩着嘴巴打了一个哈欠,旋即便又垂首道:“年终岁考、黜陟事繁,臣一介武夫得主上恩用于宪台,唯精诚于事、不敢懈怠!”

    在经过苏绰等台府要员的不懈努力之下,如今西魏霸府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官员考评与任用制度,虽然底子仍是偏弱,但吏治却较之东魏更见成效。

    御史台司职风闻奏事的督察之事,在这当中也有着颇高的话语权,所以每到年终官员升降任免的时候,也都比较忙碌。

    但若说像赵贵所说的这般忙碌的都顾不上睡觉,这也是有点夸大其词了,毕竟御史台针对吏治所提出的意见仅仅只是一个参考而非决定性因素,在朝有尚书省吏部,在府则就大行台功曹,他们才是吏治主官。觉lt;gt;

    赵贵之所以表现的一副忙碌不已、军国大事须臾难离的样子,主要还是因为李泰昨日所言之事,担心主上真的将他派往北州处理此事。

    北州是那小子势力老巢,更兼有诸多稽胡势力,他若前往无异于羊入虎口,保不齐那胆大包天的小王八蛋就敢命令属下给他来个“没于胡荒”的结局,真是让他打心底里犯怵。大风小说

    但他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宇文泰听到他这么说后,便也叹笑道:“元贵乃是纵横沙场的老将,让你弃刀执笔、处断庶务的确是为难了你。不过身当台省的官长,勤于政事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还是知人善用。人力各有盈缺,取长补短才能事半功倍。”

    赵贵听到这里连忙点头应是,但心里已经隐隐生出不妙之感,你说处断庶务不是我擅长的事情,难道是要给我安排别的事情?

    果然,他这里念头还未转过去,宇文泰便又说道:“李伯山前言此行救回的邙山故卒,希望元贵你受累一程,前往绥州将诸员妥善处置,最好能尽快引回府中。”

    赵贵听到这里,脸色顿时一垮。但宇文泰却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变化,而是继续叹息感慨道:“旧年功败垂成、诸军惨败,使得这些卒众身陷贼营,幸甚如今得以平安归来,于情于理都需要优加抚慰。

    何况如今六军创新,更需要这些精忠老卒入军担当骨干。我知元贵你也有憾于此故事,但过去的事情也无谓再作追悔闲思。专注于当下人事,志力壮养饱满,以求来年一雪前耻!”觉lt;gt;

    讲到这里,宇文泰也是满心的期待。今年这场玉璧之战,他虽然没有亲自率军同贺六浑大军对阵,但也明显可见东朝的实力与志气是有所滑落的。

    这自给了他继续壮大自身的时间和机会,总有一日可以不必再蜷缩于关西,率领麾下人马长驱关东,与高欢再酣战一场以决定天下之归属!

    宇文泰这里志气满满,赵贵心中却是犯了难。听到主上再次叹言邙山旧事,他原本涌到了嘴边的话便又咽了回去,担心主上或再回忆起他作战不利的事情。

    虽然他也自认算是尽了力,那时东军的攻势委实太过凶狠,换了其他人怕也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但时过境迁,这话也只敢在心里安慰自己,强说出口传入人耳,只会让自己变得更不体面。

    “主上仁恤故卒,让人感动,臣不敢有辞,只不过、只不过臣与李伯山门摁头输出了一番的事实。

    宇文泰能与高欢对峙多年,且渐渐扭转自己的劣势,自然也是深有抱负,当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做到在东魏淫威之下的自保,常常是有化受为攻之想。

    所以在同李泰这个刚刚对晋阳进行过实地考察归来的下属对话时,宇文泰也想听听李泰对于东魏的看法,大反攻的时机几时能够到来?

    没往晋阳去前,李泰对东魏其实是颇存幻想且高看一眼的,认为方方面面都应该强过西魏。觉lt;gt;

    但在实地走访一番之后,他却是有些失望。这倒也不是偷家之后的自大使然,而是内心里实实在在觉得东魏也就那么回事,晋阳兵很强,往往小股人马就能给他带来不小麻烦,战斗力委实不可小觑,但也仅是如此。

    他虽是走马观花的游掠一番,但在这种应激状态之下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其实也能反应出一个组织内部很深层次的问题。

    就他自己的感受而言,是觉得晋阳霸府的人事结构要比华州霸府更简陋,李泰在进攻晋阳和撤走途中完全感受不到有什么明确分工和执行。

    当然这不足以论证晋阳霸府就差,恰恰是高欢的个人威望与权术更高,所以并不需要特意构建一个完整繁琐的霸府行政体系。而原本的历史上,北齐的制度建设也是到了高洋时期才有了一个系统性的奠基与建设小说

    还有一点让李泰印象比较深刻的,那就是北齐社会内部的隔阂之深,不仅仅只是种族之间的隔阂,还有阶层和群体之间的隔阂。

    军民虽然共处一个空间之中,但却像是分在两个不同的次元,社会资源大量的向军队倾斜,虽然说西魏也难免这种穷兵黩武的作风,但是养军的压力较之东魏还是要小得多,大量的乡团私曲是不需要霸府承担日常维护成本的。

    东魏赖以强大的六州鲜卑,在战争中诚然是能够将敌人撕扯粉碎的锋利爪牙,可是一旦对外获取到的资源不足,那就会势不可挡的消耗自身。觉lt;gt;

    东魏的底子虽然较好,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更何况还有一个从上层的勋贵到底层的兵卒如此庞大的一个寄食群体,一旦同周边势力陷入长久对峙的情况中,自身便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内部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公而动乱不断。

    高欢是幸运的,兵不血刃的从尔朱氏手中接过偌大的北镇势力群体,但他也是不幸的,他的道路以及他后代的命运在这一刻也就被注定,要么开着这架杀戮机器去扫平所有对手,要么就与之共同沉沦。

    镇兵是东魏北齐政权的核心,其所有行为目的都是要围绕着满足这一核心的需求。任何与之相悖的,都将会遭到暴力毁灭。所以尽管北齐有着非常好的制度与律法建设,但却都是空中楼阁,因为镇兵们不需要。

    整个东魏北齐,惟一一个有望突破这一宿命捆绑的就是文宣帝高洋,当高洋的尝试失败后,后来者也就只能摆烂自嗨了。

    李泰自然不会将这些看法同宇文泰分享,只是专就宇文泰想要近期内找回场子的打算只能给一个否定的答复,你也别老想着去人家坟头蹦迪,咱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先易后难吧。

    起码在我这里,跟贺六浑相比是你赢了,毕竟高欢崛起时所面对的对手是啥玩意儿,而你面对的却是高欢啊。逆风开局干到统一六合,虽然最终功业并不由你克成,但也总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就这么一路闲聊着,几天时间后队伍便抵达了渭水北岸,而朝中所派遣迎接的使者们也早已经等候在此,这当中便包括新授大司马并刚从陇右返回的独孤信。觉lt;gt;

    当眼见到大行台车驾驶入渐近,而宇文泰一直等到李泰入前告请才停下车驾,在李泰搀扶落车之后便反手握住李泰手腕向此一众人员行来时,独孤信本来笑意盎然的脸色顿时一沉,旋即便冷笑两声。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