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朝帝业 > 0453 人才济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泰这么关心宇文护的工作问题,当然不是因为心存内疚想要补偿,关键还是得给老大宇文泰一个面子。

    宇文泰虽说这件事全权交由他处理,但他也不能真的就把宇文泰的意图当作放屁。

    宇文护这家伙留不留在后军军府还在其次,关键是他借题发挥都告状到宇文泰面前,当然就是为的将那些督将扫地出门后换自己的人入府,就算不把后军搞成自己的李家军,起码也得立上一个山头啊。

    但后军作为霸府中军一部,自然不比州郡乡团和边镇防戍武装,也并非李泰自己从无到有发展出来的武装力量,想要公然安插自己的亲信,程序上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他这里要是不由分说的把宇文护和其他督将都扫地出门,再想安插自己部曲入府怕是很难,毕竟完全违逆了老大的心意还想过得舒坦,那可真是不把宇文泰放在眼中了。

    所以给宇文护安排一个较之后军更好也更合适的去处,也谈不上违背宇文泰的意愿,李泰也是为的安插自己亲信时能够顺利一些。

    如今的他说句不太轻狂的话,也已经属于勉强能够上桌下棋的层次,够资格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和利益置换。

    擅离职守去宇文护家参加宴会的督将有十多个,李泰也并不打算全都据为己有,但六七个是能随便安排的。至于其他的位置,即便不选择自家部曲,肯定也得挑选诸如李穆之流同自己关系比较亲近、同时又得到大行台信任之人。

    中军军府提供了近百份的将领籍册,李泰一时间也难完全翻阅完毕,也不好一直待在这里打扰别人公事,于是便先约定一个彼此适合的时间再来挑选,然后便准备告辞

    离开之前,他又打听了一下中军对于东魏境中返回众将士们的安置任用问题。除了那一众邙山战俘之外,还有骆超这样的降将。

    李弼对此倒也无作隐瞒,毕竟这些人本就是李泰引回国中。邙山那些战俘们本身就多是镇兵中的精锐,兼又在东魏境中生活良久、比较熟悉,所以原则上来说,只要这些人还有披甲从戎的可能,那就尽量安排进中外军伍之中。

    但对骆超这样的降将,台府的态度就比较冷淡,基本的看法是不打算再授以什么重要的军机戎务。

    可如果荣养于朝中的话,这骆超出身既非汉虏名门,本身也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功勋势力,起码高仲密那样上公之位是不要想了,但别的地方似乎也不怎么需要他,故而暂时还没有决定要如何安置。

    不跟随李泰出入时间最长,已经是能够在北州独当一面的大将,如今自己身在国中而不暇居州,李雁头更是留守绥州代行州事。而且几番军功分润下来,李雁头也已经是官爵显赫,是李泰部曲中最为出众者。

    李孝勇虽然仅仅只在禁军之中担任一名积弩将军,但久处京畿之地,所经手人事却是非常的多,且不说率众奔赴陇上配合行事,如今李泰之所以能够成为关西粮王,李孝勇也是功不可没。

    之前李泰没有插手霸府军事的机会,便将门下最优秀的子弟李去疾放养在外,但今既然已经身在其位,当然还是得召回自己身边来。至于说埋伏暗子搞什么大事件,几率实在太小,不值得为此荒废一个优秀门下。

    贺拔胜留下的部曲之中,朱猛算是在役最为勇健者,李泰打算将之留在新设立的西河郡配合高宾处理军政事务,也将彼处继续加深经营为自己的老巢之一。

    李到、裴鸿、毛世坚等原都水旧属,也并没有因为职事的解除便分道扬镳,如今李泰势力和职权更壮,自然也都需要继续留事府中。张石奴这个帐内亲信,如今也算相处默契,在没有合适的继选之前,李泰还不舍得放之外事。

    以李允信为代表的陇右儿郎们,可谓是此番奇袭晋阳的最有力部属,通过实战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于情于理,李泰都该为他们谋求更好的职位以夸耀乡里,让父老以此为荣。

    梁士彦、史静等先后招揽的将才,如今也都载功于身,当然要加职权以作奖酬激励。还有令狐延保这个西土豪宗代表,自率乡曲投于麾下,也是需要安抚鼓舞一番。

    另有在晋阳意外得获的高乐这员猛将,的确是武力出众、直追其族叔高敖曹,等到休养一番,也要召入麾下来担任一个先锋大将。皮景和等战俘潜力不差,思想改造一番后也不能留着吃闲饭,该当做出与能力相匹配的贡献。

    年前的时候,还有不少京中时流与关陇子弟,各自通过李礼成或者几位表哥表达希望能够追从李泰建功立业。其中有一些态度热切姻亲的,在李泰还没有离开长安时便整日到门庭内点卯听用,以门曲自居,让人不好拒绝。

    如此一通历数下来,这还不是所有的门生部曲,李泰顿时便觉得他麾下也真是才流济济啊,区区一个后军军府哪里够安排得下这么多的部属,把整个中军都划给自己还差不多!大风小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