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朝帝业 > 0471 次第入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场上烽烟仍未熄灭,凌乱的旗帜迎风舞荡,无主的战马仓皇游走,弃械的败卒叩地乞饶,唯有相枕的尸首最是安静,只是那血淋淋的画面刺痛人的眼球。

    「这些六坊徒卒真是越发不堪,瞧着衣装光鲜,结果难当一战!可笑可笑,可恨可恨!」

    司马世云等将领们追击败军一段距离后便陆续返回,待到侯景大纛所在的高岗上后便大笑说道,脸色则是愤慨不已:「高王旧与群众共勤王事时,自以豪武御众、恩将丰厚,只可惜虎父偏生犬子、将门独出孽种,家事国事竟然托于此等昏聩偏执的竖子之手!目我等旧功将士为仇,却将汉儿腐儒、六坊浊物引作心腹,家业焉能不败啊!」【1】

    【6】

    【6】

    【小】

    【说】

    侯景指挥若定、刚刚击败了国中派来的平叛大军,心情也正自轻松,本就略微显赤的皮色更露红光,闻言后便摆手笑语道:「今日此战,也只是浅给那鲜卑小儿一点教训,同我往年交战所败者相比倒也不值得矜夸。

    着令儿郎们仔细清点战场,凡所缴获一概分赏诸军。但要切记均匀拿取,若因多寡有别而滋生营斗,休怪捉杀问罪!如此阵仗缴获,后继陆续有来,谁若贪顾眼前而自伤性命,也绝不值得怜惜!」

    他治军赏罚分明,并不会因为刚刚取得大胜便有松懈,奖赏功士起来自是康慨,可对违反军令者也都绝不手软。

    诸将闻言后也都连忙正色应是,将刚刚因为战胜而略有放纵的心情稍加收敛,各自回头嘱令麾下卒众们不要违抗军令,以免乐极生悲。

    发生在颍川北的这一场战事,结果如何很快便向四方传播开来。如今河南的局势变化本就牵动人心,当得知侯景一战击溃数万邺都平叛人马,诸方反应也都不尽相同。

    这当中最感到震惊的自然是东魏一方,世子高澄前困于晋阳人事局面,好不容易在巡察河北诸州、使得人心局面略有稳定之后抵达邺都,利用自己久掌邺都朝政的威望,将邺都禁军派遣南下。

    在高澄看来,侯景举兵叛乱,其部伍群众难免做贼心虚、暗有摇摆之意,听闻朝廷大军南下平叛之后,必然也会怯与论战。

    数万武装精良的六坊禁军,哪怕是不能顷刻间便战胜侯景这一桀骜巨寇,相持对峙于河南一段时间也是可以做到的。

    晋阳众勋贵老将们之所以轻视他,甚至趁此对他进行威逼,不正是因为觉得他唯有依仗晋阳人马才可平定侯景?

    大军相持于外,哪怕短时间内没有结果,高澄也可在国中利用这段时间对诸老将们进行分化拉拢,他心中甚至都已经做出了分类和步骤计划。

    但却没想到现实又给了他沉重一击,足足数万武装精良的六坊禁军,结果只是行军赶路的几天时间,刚刚抵达颍川北面的战场,竟然就被侯景干净利落的击败!

    这打击来得太勐烈,让高澄在震惊之余,也由衷感觉到侯景这跛奴专制一方绝非浪得虚名,凭邺都这些久疏于军阵战争的六坊禁军确是难以战胜。

    高澄虽然自负,但却还有一点也让宇文护怀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那就是计划能否实施都要建立在敌人战况如何,己方却完全做不到对战争环境和条件的因势利导,如此被动的局面,值不值得冒险?

    【鉴于大环境如此,

    所以这一次他也并没有急于张扬,而是先归府请教一下叔父对此的看法。

    台府内堂中,宇文泰这几日也一直没有睡好,每天都在等待河南方面最新的消息,听到宇文护在外求见,便着员引入进来。

    「阿叔,东贼近日频作调度,我想请问前计还可行否?」

    登堂坐定之后,宇文护便直接开口问道。

    宇文泰闻言后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沉声说道:「贺六浑所部众老兵虽然未必尽如跛奴般刁恶难驯,但也绝非恭顺良善之类,贺六浑子近日指挥如臂使指,让人惊疑,此诸类竟然真有相忍为国的心肠?」

    讲到兵法韬略,或是宇文护的薄弱项,可若是这方面的疑问,他倒是不乏思路,略作沉吟后便说道:「新旧交替,无威不立。何以立威?杀以立威!若无刀刃横于颈项、铁环贯过颊齿,诸镇人安肯俯首为奴?

    如今侯景躁闹于外,实则是给内里群众挣得从容,让贺六浑嗣不敢用强立威。群众尽从驱使,未必全是好事,此子何德,能御群众?事出有妖,必有潜图。我倒是觉得,东贼群徒状似恭谨,内里恐怕各有拥兵自重之谋。」

    宇文泰听到宇文护这么

    说,便又开口道:「这么说倒也不无道理,当中一二或许却有此想,想要挟势长养寇于己手。但若漫言所有皆是,便有失于诡谲阴谋,不合霸道。我今立足事外,旁观者仍迷,其事内群众想必也未有笃定之计。」

    讲到这里,他便又沉声道:「进谋河阳之计,未必不可继续,但也需要对局势且观且行。河阳乃贼之心门,若力不足以一战克定,反复再三,或可使贼警于存亡、同仇敌忾。」

    原本稍显明朗的局面,又因为河南局势的变化而变得迷雾重重。

    宇文泰自知他若插手涉入局面中,或许会令东朝群众警觉、搁置彼此矛盾从而一致对外,所以何时介入、又该如何介入才能获得最大价值,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眼下府库充盈,将士渴战,他倒是拥有了战术选择上的主动权,在没有明确可见的收益出现之前,倒是不必急于入场。

    正当宇文泰确定了这一想法之后,这一机会很快便也出现了,侯景怯于东魏南来诸将,便向西魏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投降诚意,直割河南四城以求西魏出兵救之。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显露出一些规律,那就是西魏介入与否的确能够极大程度的左右河南局势的走向,并进一步影响到东魏的情势发展。

    故而当侯景提出这一条件的时候,霸府中虽然也气氛轻松喜乐,但却并不急切,可是很快情况便又发生了改变,荆州刺史王思政在未共霸府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居然自率所部人马经鲁阳而向阳翟,一头扎入这河南乱局中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