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朝帝业 > 0514 九曲危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曲城地处洛水北岸的坂原上,其地十里有坂九曲,故而才有此名,也足见此地地势之复杂多变,短短十里之内便有九处阪谷起伏的变化

    这九处坂原高低不等,横陈于洛水的北岸,若是不能将此控制在手,便难以通行于洛水河谷,侧翼便会受到敌人的猛烈打击。

    九曲坂原之中,二曲坂原塬顶面积最为宽大,且两侧坡度陡直,九曲城的主体城防便设置其上。之所以说是主体,是因为左近还有其他的营栅烽堡,彼此配合共同构成了九曲城防线。

    九曲地势复杂多变,是南崤道东面要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随着东西两魏疆土分界于关南,有关此地的争夺便也达到了白热化。

    此间城戍最近一次的整修还是之前侯景控制河洛之时,二曲坂上的九曲城便是大统十年侯景遣人所筑,其旧城则位于塬东北之地,规模较之新城小了一倍有余,无论是地势还是对洛水河道的控制都不及新城远甚。

    之前趁着侯景作乱于河南,河洛方面的东魏守军人心惶惶之际,李远率领豫西诸路人马一举攻夺了九曲城、打通南崤道。而后李弼率领中军人马循此东去,李远便率本部兵力回镇九曲城。

    数日前由于河阳两城的失守使得河洛之间局势逆转,诸军接连败逃,李远本待率部北去接应支援,但在行途中便听闻赵贵弃关西去,又遇到正遭东魏人马追杀的怡峰败部,且战且退的撤回了宜阳九曲城驻守。

    如今李远、怡峰两部残军困守于九曲新城,而东朝可朱浑元则以数里外的故城为中心,分兵扼守九曲城周遭地势形胜要害,昼夜不断攻扰。

    之前受辖李远的豫西诸路人马如今皆随李泰在驻伊水伏流城,李远本部近五千名高平子弟兵,之前在外交战时逃亡离散了一部分,撤回九曲城还有三千余众。

    至于怡峰所部人马则就凄惨得多,他本来率领两千步骑镇守于?e水上游,宇文护兵败撤离时根本没有知会他,还是李弼从洛东一路败逃、将入汉关城的时候分遣五百精骑前往通知接应怡峰。

    然而这时候,已经进据河阳南城的斛律金部骑兵已经追击而来,怡峰率部一路南逃,本待循北崤道撤离河洛,结果本应坐镇此间的赵贵早已经提前撤离,使得怡峰险些全军覆灭于关前。

    幸在李远的及时营救,怡峰才得以逃离敌人包围,但所部人马却已经几乎丧尽,只几十名亲兵随其一同突围。其他的人马即便是没有丧命阵中,必也已被东朝人马围捕俘获。

    此时九曲城中守军只有三千多名残师败军,但围困城池的东朝可朱浑元所部加上后续增援的步骑却有近两万众之多。而除了兵力和士气上的巨大差距,更加致命的是城中粮草积储已经将要消耗殆尽!

    其实在西朝人马向河洛挺进之初,除了本身携带的粮草给养,还的军伍动员须得多久才行,仍需通过事态与情势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判断。

    至于李伯山那里,其人之前壮功傲人,结果却被在河桥解职、发配别处,换了任何人心里只怕都会有怨气。更何况如今河洛局势崩坏,他就算想要归援也得考虑风险如何、是否值得,以及能不能够做得到。

    若再将其丈人独孤信的因素考虑其中,那么李伯山将会作何选择的变数更大。虽然自家兄弟盛赞李伯山其人壮义可靠,但李远自审彼此似乎也没有可以令其罔顾危险、不计代价来救的情义。如果李伯山无意来救,那些豫西将领们想也难能左右其人想法。

    趁着敌军攻势告一段落,李远先是着令守城部众们抓紧时间休息一番,然后自己便走下城头,去看望一下正卧床养伤的怡峰。

    怡峰在将今日战况稍作询问后,便不无羞惭的叹息道:“可惜我筋骨失壮,不能与阳平公并肩抗敌。如今坐困愁城、粮秣渐尽,若实在守据不得,阳平公突围直去,不必以我为计……”

    李远见怡峰这员骁勇宿将都情志颓丧、不复乐观,心情也变得颇为沉重,但还是打起精神来说道:“乐陵公请放心罢,九曲城乃是进退河洛的重镇,本身便易守难攻,贼军虽众,想要破城也难。我军只需要固守在此,等待援军到来,围困自然解除!”

    “援军至此又谈何容易啊!”

    怡峰新遭师旅大丧,又有伤痛在身,情绪自是有些低落,听到李远作此安慰,便忍不住叹息道:“唉,前者大行台罔顾河内公经边劳苦,急以章武公代之,以致内外皆对河内公以乱臣目之,颇伤故情。如今河洛大败,国中群情势必更慌

    “主上执台宣政,州郡方伯之任本就在府中声令之内,岂可妄图以私情而乱命!乐陵公切勿再持此异论,妨碍国中政声通达。河内公诚是劳苦功高,朝廷也以荣爵高位酬之,未有轻慢辜负,无有不平可鸣。”

    相对于怡峰之类的北镇旧党,李远等在关西归附大行台的将领们自无那些乡情故义的牵扯,故而对大行台的忠诚也更加纯粹,听到怡峰作此感慨,李远便自觉有些刺耳,忍不住便发声喝阻。

    怡峰听到李远这么说,也自觉失言,只向李远歉然一笑,旋即便闭口不言。

    李远见状后便也不再多留,交代怡峰安心养伤之后便起身离开。

    他又绕道城中仓舍前,望着库房里堆放满满的绢帛,虽然自知有些不讲道理,但还在心中恶狠狠想道若是李伯山不来救援,他固然是前途叵测,这几万匹绢的账一定要赖下来,反正他都死无对证了,总得让李伯山吃上一个哑巴亏!

    想到未来李伯山或会因此哑口无言的倒霉相,李远又忍不住轻笑两声,只是这苦中作乐的念头并未持续太久,城外厮杀声便又响起来,他便忙不迭往城墙处行去。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