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逆袭从上元开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文瓘的教导(2)

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文瓘的教导(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一项政令的出台,都要考虑很多的情况。地方的上奏,一般情况下,都是片面的,这倒不是地方刺史县令的失职,而是越尽职的刺史,就越想自己解决问题,不想上报给朝廷。”

    “所以,收到地方的奏折,我等应当充分考虑以后,才能批复。”

    “而到了出台政令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朝廷会派遣观风使,巡视天下,观风察俗。等观风使返回长安以后,再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对应的政策。”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再谨慎的政令,也做不到完全没有问题,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道理了,那就是百口难调。朝廷就像是一个厨子,端出一道菜,需要给好多人吃。但是,这些人里面,有喜欢咸口的,有喜欢淡一点的,甚至还有喜欢更酸一点的。”

    “厨子没办法把一道菜做得有百种味道,同样地,朝廷也没办法保证自己的政令,能够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厨子只能尽可能地取一个适中的味道,让大多数人觉得合口,让喜欢咸的人,觉得虽然淡了一点,但不是不能接受;让喜欢淡的人,觉得虽然咸了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喜欢酸的人,那就没办法了,一锅菜百人吃,不可能为了这一类的少数人,而损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殿下,您要记得,政令是没办法做到完美无缺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兼顾大多数人,不能站在少数人的一方,您理解了吗?”

    一番话说完,张文?也是口干舌燥,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茶。

    而李贤,全程认真地听了过来。“百口难调”的道理,他虽然清楚,但是,听张文?重新讲述一遍,结合自己的思考,还是有一些新的收获的。

    确实啊,对于执政者而言,最应该先学习的道理中,就有“百口难调”的一席之地。同时,站得高,未必就能看得远,还有可能忽视脚底下存在的问题。

    没有人能当一个完全称职的皇帝,至于一个好皇帝,只需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让少数人不至于冻饿而死,就合格了;而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千古一帝”,哪个不是既稳定了当下,又为后世人创造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前路。

    身在高处,望远和低头看,缺一不可。

    想到这里,李贤抬起头,对张文?说:“张侍中的话,孤明白了,就拿定州的事情来说,既然定州刺史上了奏折,表示河北道,或许不止它一个州府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所以,朝廷应当派遣观风使,查探当地的实情。确定受灾的面积,然后命令户部做好赈灾的准备。”

    “同时,定州等刺史,就算是为了不让朝廷忧心,想着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欺瞒的罪名,无论如何也是逃不掉的,朝廷应当予以惩罚,您觉得,是不是应该这样?”

    张文?笑道:“正应如此啊,来东宫以前,老臣特意去吏部、户部、司农寺查看了定州的公文,上面并没有记录定州遭受旱灾的事情。若是他去年就上报了此事,朝廷有了准备,恐怕这个时候,朝廷已经将赈灾的粮食送到定州了,‘可能出现饥荒’的字句,根本不可能出现。”

    “不论定州刺史是为朝廷分忧,还是为了自己的官位考虑,欺瞒,都应当治罪。那么殿下,请问,若是您,会如何给他定罪呢?”

    定罪?

    李贤没想到张文?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不过,若是自己应对的话....

    想了一会儿,李贤才开口:“若是孤给他定罪,首先要,秘密派遣官员,实地查看定州的情况如何。如果真像他奏折中讲述的那样,定州还能勉强自给自足,只是大概率会出现饥荒,那么他为朝廷分忧的想法,还是有四成的可信度的。”

    “如果是这种情况,孤会治他欺瞒之罪,为了后续的赈灾考虑,给予他留职待惩的处罚,若是赈灾顺利,算他戴罪立功,不予追究,赈灾不顺利,则降职为别驾。”

    “可外地、从没参与过朝政的人,要是表现得太反常,不仅不会获得“天才”的称谓,反而会被人怀疑。

    领先众人一步是为天才,领先众人两步是为妖孽,领先三步....

    大唐不知道外星人,或许只会怀疑这副皮囊里面,是不是换了一个灵魂。

    虽然是真事儿,但是,说出去,且不说吓死多少人,恐怕性命也要堪忧啊。

    虽然后续没有第一次那般的惊艳,但是在张文?看来,太子已经足够聪慧了。

    一直到华灯初上,他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奏折,感慨道:“只是一下午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殿下,强身健体,用不着耗费一个上午的时间进行吧,不如,咱们把上午的时间,也多空出来一些,如何?”

    李贤自然是摇头,开玩笑了,现在自己习武的进程已经过了练习期,不管是横刀拳脚还是弓箭,都开始正式实践了。习武将就的就是持之以恒,要是中断,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张侍中,孤还是觉得强身健体很重要,说句不孝不敬的话,您看看父皇,再看看弘皇兄,就知道孤习武不单单是为了玩耍,而是为了有一个好身体。”

    张文?沉思片刻,才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好身体,对于太子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自高祖起,皇族就苦于风疾或者气疾,如今还不容易到了太子这里,才不严重了,但还是得警惕啊。

    “倒是老臣孟浪了,殿下的习武,果然不能落下啊。”

    回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张文?笑道:“时候不早了,老臣就告退了。”

    李贤站起来,笑道:“张侍中劳累了一下午的时间,若是连一顿饭食都没得到就回家,可就是孤失礼了。厨房已经将饭食备好了,反正您不必担心坊门的开放问题,还是在东宫用晚膳以后,再回去如何?”

    张文?呵呵笑道:“早就听萧?老匹夫吹嘘过东宫膳食的美味,既然殿下安排了,微臣岂有不尝之理?”

    见张文?答应了,李贤就拍了拍手。

    书房的大门打开,李显搓着手急不可耐的跳了进来:“怎么才结束啊,都要饿死我了,快快快,快开宴。”

    张文?没想到门开了会钻进来一个英王,虽然这一位也是个皇子,但是,看到英王的一刹那,他就警觉了起来。

    犹记得今天早晨的朝会上,太子殿下为英王求情,想让他留在长安,这简直是胡闹。

    藩王,就应该滚到封地去老老实实的吃喝玩乐,莫说参与朝政,甚至不应该出现在帝后的面前。李唐皇位的传承,总是出现波折,连续两次的更替出现波折,是个人就会对第三次充满了警惕。

    虽然现在太子简在帝心,英王才受过惩罚,但是,只要他有争夺太子之位的资格,就总会吸引好多人聚集起来。

    在他看来,这种情况,能规避就规避,如果不是多少还有些理智,他甚至想栽赃一下英王,把英王也弄成李上金等皇子那样的圈禁状态了。

    张文?充满敌视的目光,自然没有引起李显的注意,他现在一门心思的等着吃晚膳。

    分案而坐,上官婉儿开始动手分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给太子装的一份,要比英王和张文?的要多了不少。

    “把我的那一份和英王的换换吧,英王比较能吃。”

    “婉儿明白。”

    李贤开口了,她才把两份换了一下。

    菜才端到桌子上,李显就急不可耐的夹了一块塞进嘴里,虽然被烫的连连吹气,但是依然坚持着嚼碎咽了下去。

    张文?也夹了一块,相比较李显,他就斯文了许多,只是轻轻咬了一口。

    只是一口,就让他很是满意地笑了。

    吃的出来,这是鸡腿肉,不知道厨子是怎么制作的,虽然有点酱香味,却并不浓重,稍微有点咸,但是在这稍微凉快了一些的晚上,却很好的打开了胃口,让人忍不住连吃几口米饭。

    吃了一块又吃一块,吃到第六块的时候,张文?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