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明末开始称霸 > 第四十八章英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张云和周镇长讨论税收的事之前,一户姓王的人家正在上演着这么一幕。

    “李哥,在吗?夏收忙完了吗?”镇里的办事员赵富贵热情的打招呼道。

    “在的,原来是赵大人,这是过来有什么事吗?来,喝口水。”村民李石头也是热情的回应道。

    李石头平时去工程队打工,农忙的时候就回来帮忙干活,有点类似于农民工,他一直认为靠做工为生是不长久的,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在农村的田地。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赵大人,叫赵办事员,我和你一样都是打工人,只是你在工程队打工,而我是给镇里打工,都是一样的,今天过来是通知你该交税了。”赵富贵一点也没有架子,和李石头聊了起来。

    赵办事员以前是最早的一批学生,后来年龄超过十六岁,成绩又没有跟上,当时正好镇长招收办事员,他就过去应聘了。

    虽然从学校出来了,不过学习可一直没有放下,是镇里少有的人才,现在已经是这一片的负责人了,平时负责传达和执行镇里的政策,因为张云的干预,现在已经没有官员了,包括周镇长,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为镇里办事的不就是大人吗?哪怕现在不这么叫,也只是换个说法而已。现在的粮税是多少?有没有比以前高?”李石头对小心的问到。

    主要是因为家里的田地收获了太多的粮食,心里有点慌张,以前虽然也有丰收的时候,可是大部分都交了佃租,再加上上各种苛捐杂税,能留在手里的不多。

    而随着一部分地主被打掉了,两个县城的一些农民,平白赚了一个大便宜,那就是他们不用交高昂的佃租了。

    一些还在租田种的农民,肯定还是要交佃租的,张云也没有那种强行降低佃租的想法,这种更多的是通过市场手段,来降低佃租。

    所以一些农民,突然家里有了大把的粮食,一下子有点不适应了,也怕突然被要求交重税。

    粮税要是交的太多了,会严重降低家里的生活条件,虽然他在外面打工,可以养活一家人,不过能少交税是最好的,至于是官员还是办事员的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

    “每亩地交十斤粮食,当初你们家开垦了几亩荒地,加上镇里又分给了你们家十几亩地,办土地证的时候一共是二十亩土地,一共是二百斤粮食,要交最好的的粮食,要不然食品厂可能会不收的。”赵办事员把账目给王哥计算了一下,顺便提醒一下他。

    “别的税是多少?赵大人你一起给我计算一下吧!”李石头拜托道。

    “没有别的税了,别的税还在制定中,等收了会下文件的。”赵富贵耐心的解释道。

    “今年的夏粮税怎么这么少?我这就去拿钱,你们等会。”他平时在工地上班,这二百斤粮食的钱,拿出来还是很轻松的。

    “哎,李哥等等。”赵富贵连忙叫住他。

    “李哥,这个税不是交给我的,你要自己去食品厂交,我只是来通知一下的,交给食品厂以后,厂里会给你一张凭证,下次有人过来检查你给他看看就行了。记住,千万不要逃税,处罚很重的,还有这个粮税是半年一交,夏粮就这么多。”赵办事员连忙叫住李石头,把交税流程给他解释一遍?

    “啥,这个税是交的少了,可是为什么这么麻烦,赵办事员,我把对应粮食的钱给你,你替我去什么厂里交一下。”李石头有点小心的说道。

    “不行的,我们的办事底线是坚决不能碰钱的,哪怕是帮忙也不行,你带上土地证直接去食品厂就可以了,很简单的。”赵富贵直接拒绝道。

    “这么麻烦啊!”李石头抱怨道。

    “对了,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镇里食品厂的王采购员,这次是专门下来收购粮食的,你收获的粮食可以卖给食品厂。”赵富贵指着和自己一起的同伴说道。

    “你不是食品厂的吗?我把税粮交给你可以吗?”李石头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我是食品厂的采购,不负责税粮这边的,你还是要交到食品厂去,不过食品厂在附近有代收点,你可以找找。”食品厂采购对李石头说道。

    “那现在粮食什么价格?”

    “在春耕之前镇里已经下了粮食的收购价格,统一一两银子五石,还是要上等的好粮,粮食不好还不收。”采购员介绍了一下收购标准和价格。

    “这个价格怎么这么低,我不卖了,我两个月的工资都够买好几石了。”李石头不满意这个价格,直接拒绝了。

    王采购耸耸肩,没有说话。

    “李哥,记得去交税,别忘了,我们还要去二牛家看看。”说完赵办事员带着王采购就离开了。

    这次的粮食税可不再像之前一样只是贫民交了,而是所有人都要交的,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一个也跑不掉。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纪律部的杨海过来通知已经准备好了祭奠仪式和授勋仪式,需要张云主持。这次阵亡的三人需要举行一场葬礼。受伤的二十五人和一些表现突出的士兵需要举行一场授勋仪式。

    首先是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送别阵亡的士兵,墓地是一位有经验的神棍挑选出来的一块风水宝地,到底是不是张云也不懂,不过大家都很信服这个神棍。

    这块风水宝地依山傍水,坐落在一座山腰的平地上,背靠大山,另外三面环水,环水就是真龙,算是在龙脉上,这有山有水算是阴阳调和,山上森林茂密,代表生生不息,这是神棍说的。

    张云也没有反对,其实张云觉得这个地方适合建造别墅,因为风景真的很好,不过用来作为以后的英雄陵园也不错。

    这个陵园只有为了张家镇而死的人才可以埋入陵园,一般人没有资格,陵园里英雄享受张家镇所有人奉供的香火。

    陵园专门安排了几位老人进行平时的打理和维护,在陵园大门外,是紧急抽调过来的俘虏修建起一个广场。

    广场中央树立起一块高三十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这次牺牲的士兵名字,并且以后为营地牺牲的人也会刻上去,作为永久的纪念。

    并且规定以后的清明和七月半都要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强制规定相应的人员必须出场。

    一些其他的节日也会要求学校或者军队自行悼念,送送花或者倒杯酒都可以,不过以后的学生可能少不了写这方面的作文了。

    这是张家镇第一次因为战争而出现的阵亡,第一次总归要重视起来的,给所有活着的人看看,只要是为了张家镇,就不会白死,所以这次的葬礼搞的相当隆重。

    葬礼由张云本人亲自主持,参加的人除了军队的高级军官和表现出色得士兵之外,还组织了学校的学生过来参加。

    作为张家镇人,荣誉感要从小培养,另外还把家属也请来了,表达镇里对士兵的重视,一共组织了差不多三千人到场。

    整个葬礼异常的庄严肃穆,全程都播放着哀乐,临时挑选出来的仪仗兵穿着笔挺的礼服,昂首挺胸的站在已经整理过遗容的士兵两边。

    首先是张云发表说话,对这些士兵的英勇无畏的作战精神表示肯定,然后对他们的阵亡表示可惜,最后号召所有士兵以他们为榜样,不怕牺牲,勇于和任何敌人进行战斗。

    然后是陆军部长张武出来说一些阵亡士兵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说完后所有人在仪仗兵的指挥下三鞠躬,然后张云带头,给英雄上香。

    接下来默哀三分钟,然后就是几十个优秀的各行代表,手捧鲜花上前送花的环节,最后仪仗兵鸣枪送烈士最后一程,放进陵园安葬。

    整个过程家属都是泣不成声的,张云主动上前安慰家属,同时也表示以后他们的生活会由镇里负责,不会出现让士兵流血又流泪得事。

    这场葬礼给了所有人无与伦比的震撼,什么时候一个兵丁死后会这么光荣,没错,现在营地的人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兵丁,还没有作为一个士兵的骄傲,不过这次的祭奠仪式之后,应该会有所改变。

    这次的葬礼可以说为张云凝聚了人心,让镇里的人更加团结,同时也为军队做出了榜样,让士兵不再害怕战争,可以放心的把后背交给张家镇,解除士兵的一切后顾之忧,放心的进行战斗,这让士兵们对军队极具荣誉感和使命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