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明末开始称霸 > 第五十一发行货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价格问题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工资应该开多?通过加工资来解决消费问题,要是开的高了,就像专家说的一样,不利于年轻人的奋斗,要是开的太低了,那拉动消费想法也就落空了。

    还是用自行车来举例子,按照现代工资和自行车价格比例来计算,那就太欺负人了,显得技术不值钱一样,毕竟自行车在现代确实没有技术含量,可是在镇里那是妥妥的高科技。

    但是太贵了也不太适合,如果用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的价格来比,那就比较合适了,那个时候自行车也是家里的一件大物件了,珍惜的不得了。

    那个时候一辆自行车大概一百六左右,按照一百五十块来计算,那个时候工资一个月大概三十块左右,相差五倍,要是种田的话那差的就更远了,不考虑,还有票据也可以不考虑,生产力发达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在确定工资之前,还是汇率问题,按照之前的定价还是六十两银子,五分之一的价格就是十二两银子一个月,在这个时代这也太离谱了,这还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

    等到汽车普及的话那该开多少钱一个月?汽车是现代普及的,价格算十万,工资算五千一个月,差二十倍,两千两银子的二十分之一是一百两银子一个月的工资,这就更离谱了,按照这个工资永远也普及不了。

    把全球的白银都搜罗过来,工厂都开不起工资,更别说再加上其他成本和利润了,要是算上的话工厂别开了,实验室产能就足够满足市场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降低汇率,江南一两银子一斤的钢材,张云这边卖一文钱一斤,相差一千倍,这样一来不是所有人都能买的起东西了吗?市场一下子扩大了无数倍。

    先不说亏本的问题,就一个原因,你的劳动力贱卖了你愿意吗?别人什么都没有做,手里的一两银子一下子暴涨了一千倍,然后本来一斤钢材就能把人家手里的银子换过来,你现在却要给人家一千斤钢材。

    这事做的不憋屈吗?哪怕不憋屈也很不划算,用粮食来计算就是我花一千斤钢材,只能换你三石粮食?那我炼钢做什么?有个时间我种地不是更划算吗?

    这样就会造成技术的贬值,大家都不愿意研究技术,辛辛苦苦花了无数的时间,精力,金钱,从而研究出来的顶级战略轰炸机b2幽灵,人家只要随便挖点白银黄金就能买过去了。

    或者说你呕心沥血花了无数精力才研究出来的超级科技,甚至买不了几斤粮食,谁还愿意在技术领域进行投资?辛辛苦苦图个啥?老实种田不香嘛?

    所以势必要和这个时代的金银有个合适的汇率,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两者脱钩,要发行自己的货币,并且货币和金银之间的比值要有巨大的差距,要不然发行出来也没有用。

    汇率差距大了,这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出口产品价格很贵,超级贵,现代通过贬值自己的货币,来让自己的产品出口更有优势。

    本来一刀的价格,以前只能兑换一块钱,现在却能兑换五块钱,成本还是一块钱,以前不赚钱的产品,现在直接赚四块钱,相当于凭空多赚了四块钱。

    而张云现在要反过来,给自己发行的货币进行升值,这样是很不利于出口的,相当于放弃了大部分出口市场,没办法,要发展技术,就只能放弃低端市场,如果不放弃低端市场,就只能压榨劳动力,没有其他选择。

    基本没有一个能完美解决的方案,货币比金银价格贵,就不利于出口,比金银价格低,就会造成技术不值钱,关键是这个矛盾无法调和,因为镇里和外面的生产力差距巨大造成的。

    要么外面的生产力提高,要么镇里降低自己的生产力,放弃自己的生产力张云做不到,发展外面的生产力张云无能为力,人家不会听你的,最后张云还是选择了提高自己发行的货币币值来保证技术的发展。

    技术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实在不行就学习现代,大不了把低端市场在未来进行产业转移,转移到别的地方,压榨别人的劳动力。

    之所以这样选择,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财富已经超级集中了,即使降低一点价格,市场也扩大不了多少。

    买的起的人不会因为你涨价就不买,买不起的你降低一点点的价格他还是买不起,又不可能打骨折,在产业没有转移之前,以后出口只做高端产品。

    最后回到原点,印钱是为了解决消费者没钱的问题,所以连带着工资也要上涨,要不然印了个寂寞。

    所有的穿越文,只要还使用白银黄金作为货币,都不可能发展起来工业,因为相当于一直在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严重的限制了发展。

    哪怕你是皇帝也不行,并且和技术无关,发展程度越高,金银就越不适合作为货币使用。

    发行货币不是仅仅说一下就行了,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群众的信任问题,凭什么让人用纸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顺利的发行货币。

    第一个就是要保证钱要能买到东西,作为新发货币,特别是和金银脱钩的货币,只能靠张家镇的信用和物资来保证,主要是物资,镇里没啥信用。

    另外就是给群众实打实的利益,把产品价格实在得降下来,为此张云直接开了一家超市,这家超市只能使用新发的货币结账,不能使用银子和黄金,所有平时能用到的日常用品,都能在超市里购买到,并且价格还公道。

    为了增加信用和让大家能快速接受新发货币,还要开一家银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他不做储蓄业务。

    这家银行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新发货币和白银黄金的兑换,并且对内只能单项兑换,货币可以兑换白银,但是白银不能兑换货币,要不然货币还是和金银挂钩了,纸币还是印了个寂寞。

    其实还有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可能未来才能用上,那就是调节经济周期。

    张云是打算让这个银行成为一个单纯的发钞银行,这样如果经济过热了,银行就回收一部分贷款回来,市面上的钱就少了。

    经济过冷了,就发放贷款出去,市面上的钱就多了,市场就繁荣起来了。

    还打算规定所有钱都是银行的,政府只是单纯的贷款,类似于某联储,所有的钱都是银行的,不过这都是未来的事了。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金融危机算是暂时解决了,至于永久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也没有解决,至于后续的问题,只能交给后人来解决了。

    在考虑清楚后,张云把所有管事的都叫了过来开会,关于货币发行的会议,这是一个绝密会议,有些事情不能对外说,涉及到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参会者有部队的六个正副部长,还有镇长和两个副镇长,再加上工厂的厂长们,大概就这些人参与了,张云也没有给他们详细的解释为什么要发行货币,解释了不一定懂,只是告诉他们营地会发行货币,让他们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