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明末开始称霸 > 第一六六移民潮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个价格后张三没有犹豫,招呼媳妇和孩子坐下吃饭,手握二千巨款,一顿路边摊还是吃的起的。

    只是媳妇听到这个价格有点心疼,二块钱都可以买四斤大米了,够一家人吃一天的了,而在这里只能吃一碗面。

    即使是大碗装,一碗面也不会超过五两重,店家至少能赚一倍多的利润。

    看着脚步不动的媳妇,张三安慰道:“放心吧!这个价格不贵,以前一个包子都好几文钱了,以后我会努力赚钱,争取家里天天吃上面条包子的。”

    (豫省是面食为主的吧?)

    “别犹豫了,过来吃吧!还不知道今天要折腾多久呢!再说就算大人不吃,孩子也要吃饭的。”张三再次催促道。

    听到张三说孩子了,张三媳妇才不情愿的坐了下来,这个店家可能也是刚刚过来,这个摊子只有几个木质的树墩做椅子,桌子更是完全没有,客人就端着碗坐在树墩上吃面。

    “店家,来两碗阳春面,一碗里面加海鲜,要大碗的面,要大块的海鲜。”张三对店家说道。

    “好嘞!您稍等!马上就好。”店家热情地高声回答道。

    “海鲜你们要鱼肉的还是要章鱼的?章鱼肉更有嚼劲,和牛肉差不多。”店家继续问道。

    作为内陆人,可从来没有吃过海鲜,连牛肉都没有吃过,自然要尝尝鲜,于是开口道:“来一份章鱼肉的吧!尝尝啥味道。”

    很快两碗面就端了过来,张三把那碗带章鱼肉的递给媳妇,自己拿起那碗阳春面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实在是太久没有好好的吃一顿面食了,在船上吃的都是鱼肉粥,现在看到久违的面食自然忍不住了,大块朵硕起来。

    而张三媳妇接过面之后没有急着吃,而是先喂跟着走路的大妞吃,特别是那个大块的章鱼肉,基本都被大妞吃完了。

    边吃嘴里还边说道:“这个什么章鱼肉好好吃,娘!我们以后还能吃到吗?”大妞幼稚的童音让人听了心疼不已。

    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何况是肉食呢?自然是吃什么肉都觉得很香,忍不住的就问了出来。

    张三听后开口说道:“放心,以后爹努力工作,争取天天让你吃上肉。”

    不是张三夸下海口,而是基隆这里的物价给了他信心,这么大一块章鱼肉面摊老板才收一块钱,那么实际成本只会更低。

    一家人吃完饭后又问店家要了一点热水泡奶粉给背着的孩子吃,大人都吃不饱,自然不可能有奶水。

    所以说这个孩子能养活真的不容易,而大妞则吃着糖,在一边乖巧的看着娘喂妹妹奶粉。

    趁着喂奶的时候,张三找到店家聊了起来。

    “店家,看你这个摊子应该刚开起来吧?连个桌子椅子都没有置办好?”张三先问道。

    “谁说不是呢!我们也就早来几天,家里儿子媳妇都去工地做工了,我一个老头子没多少力气,就在这里支撑个摊子,赚点钱补贴家用,老婆子在房子边上开了点菜地,种点菜自己吃。”店家这个时候正好不忙,两人也就聊了起来。

    “听你口音像是北方的?”店家以前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稍微有点见识,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摆摊了。

    “是的,从豫省逃难到江南,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赌一把移民过来,店家你那里来的?。”张三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可没有那么多心眼,店家问什么就答什么。

    “我家是从浙省移民过来的,这个世道哪里都不好活啊!不过好在移民过来了,算是走对了路,这里的日子可比内陆好过多了。”店家感叹道。

    “怎么说?”张三好奇道。

    “这里物价便宜,工钱高啊!我儿子和儿媳两人在工地做工一个月工钱就二千块了,而且听他们的工头说,要是从夜校学到什么小学毕业,工钱直接翻倍。”

    “而我儿子小时候读过内陆私塾,现在已经在学三年级的知识了,最多一年就能小学毕业,到时候工钱不就上来了。”

    “而且我五个孙子孙女都送到学校里去读书了,不用我们操心他们,现在只要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店家心情复杂的说道。

    什么事情就怕对比,在基隆和内陆的生活一对比,自然是心情复杂,一边是美好的生活,一边是难以放下的家乡。

    “店家,我们今天刚刚下船,租好了房子,还没有过去收拾,你看我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黄三谦虚的问道。

    “也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给你们说说周边的商铺吧!让你们少走一点弯路,先去找到你们租的房子,稍微打扫一下后。”

    “因为房子里面是什么都没有的,你们可以去银行那条街,哪里有个超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那里置办好。”

    “什么床铺,锅碗瓢盆,对了还有做饭用的炉子和蜂窝煤,最好找个车一次性买回来,那样你们晚上就可以在家开餐了。”

    “然后在街上天天都有人招工,都是上工地去做工的,等安顿好了直接过去,会有人给你安排工作的。”店家絮絮叨叨的说了周边的事情,省了张三不少麻烦。

    “感谢叔的相告了,等安顿好了一定请你吃顿饭。”张三听了后很感动,自从变成难民后,天天都是提防着陌生人,像今天这样遇到好人还是很少的。

    “都叫叔了吃饭就免了,这个摊子可离不开人,需要时刻看着。”店家婉言拒绝道。

    “平时生意怎么样?”听了店家的话,张三有点好奇的问道。

    “生意还行吧!每天就做个早餐和晚餐,一天也就卖出几百份吧!”店家有点忍不住的?N瑟道。

    张三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就算一天二百份,每份二块钱,一天就是四百块钱,利润最起码一倍,那么月收入六千块钱。

    这个账一出来吓了张三一跳,忍不住夸奖道:“叔,厉害了,宝刀不老啊!你这做一个月顶的上儿子在工地做半年的。”

    “哈哈!哪里,生意这种事情不稳定,今天有,明天没的,还是工作稳定。”店家嘿嘿笑着谦虚道。

    不要小看这个摊子,因为能熬过难民潮到移民这里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要不然路上早就熬不下去了。

    而这些人每天工作之后还要上夜校,下班回来都九十点钟了,有几个人还会勤快的自己动手做饭?

    反正在外面吃饭相比工资来说也没有贵多少,基本都是吃完了再回去,不过这样的生意也不会一直维持住。

    等反应过来的精明人多了,摊子自然也就多了,客人就会被分散,到时候收益也会降低,最后肯定还是会比工资稍微高点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