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明末开始称霸 > 第 一九三章 留学生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基本满足了上面的三个条件以后,就可以申请来琼州留学了,只要没有被琼州拉入黑名单,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顺利的拿到身份证的。

    留学生的身份证都是绿色的,毕竟能申请来留学的人,基本都是在本国有点身份的人,而且知识水平也不会有多低下。

    要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大使馆的知识水平考试不是,所以这些人给一个绿色的身份证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在报纸上公布了申请留学的条件后,安南和广南两国的大家族,立刻就组织了自家年轻一辈的核心人员。

    开始报名参加在大使馆设立的留学考试,和内陆不一样的是他们多了一门中文等级考试,好在这些大家族平时也都是中文教学,所以难度不大。

    而粤省那边对申请留学一样的保持了很高的热情,毕竟随着两地空中交通的发达,平时交流很是频繁。

    而且粤省因为移民和海贸的关系,对琼州的技术早就眼馋不已了,现在能光明正大的过去学习,自然踊跃派人报名。

    只是在知识水平考试上面难倒了一大片的人,知识水平考试只考小学毕业的题目,并且就考三门。

    分别是语文,数学和道德这三门,语文不用说,写文章和阅读理解那是传统读书人的强项,基本都能得高分。

    道德这方面问题也不大,毕竟孔老夫子在道德这方面也是不差的,只要不自己胡乱发挥,基本问题也是不大的。

    最难的就是数学了,难倒了一大片人,传统的读书人也学数学,只是没有当做一门主课来下重功夫。

    加上琼州这边使用的是现代教材改编的,难度自然是很大的,特别是其中的求阴影部分面积,不知道让多少考生留下了心理阴影。

    同样热衷派出留学生的还有闽省的郑家,他们也在积极响应,组织起家族里的优秀年轻人,到基隆申请留学。

    相比之下远在南直隶的学子对申请琼州的留学名额就不是那么重视了,毕竟他们对琼州的了解比较少。

    只是在松江徐家的撮合下,南直隶的复社给了个面子,组织了一些对新式学问感兴趣的学子出面。

    在松江徐家大院参加了由王纯主持的留学考试,参加的人数不多,大部分还是徐家的子孙辈,剩下的一部分才是复社的学子。

    也有几个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寒门学子,总人数不过百来人,只是结果不是太友好,语文的考试这些人嫌弃太简单,还是白话文书写,认为有辱斯文,直接弃考。

    道德考试每个人倒是答题答的津津有味,都写出了自己所认为的道德标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协和的。

    最后的数学考试更是一团糟,即使试卷为了照顾这些读书人,特意用了繁体字印刷,还是被这些人所嫌弃,认为他们只读圣贤书就够了。

    最后成绩出来后只有三十来个徐家的子弟通过考试,还有两个住在徐家附近的学子也通过了考试。

    徐光启作为一个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大科学家,他的后代对于数学自然是不陌生的,而且在数学方面还颇有建树,而求阴影面积也算是简单的几何题了。

    自然对他们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了,整个复社派出的学子,只有一个人通过了考试,基本算是全军覆没。

    无论他们想不想去琼州留学,但是对于这次的考试他们是很不满意的,考试结束后就对其他学子死命的宣传。

    说琼州的考试怎么离经叛道,试卷怎么不靠谱之类的,总之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考上,完全是琼州府的问题。

    他们作为南直隶的才子,怎么可能会连小小的考试都过不了呢?既然没有考过,那肯定是试卷出问题了。

    在他们的死命宣传之下,在未来几年之内,整个南直隶都没有几个人去申请留学的名额了,加上昂贵的留学经费,更是导致申请的人寥寥无几。

    加上徐家的后辈,这次的留学名额基本就定了下来,一共三十五个人,然后王纯给了他们一本留学须知,全是简体中文,让他们去熟悉。

    其中的几个寒门学子一看每年学费换算以后高达千两之多,当场就吓跑了,最后还是徐家给他们出钱担保,才算是勉强答应出去见见世面。

    王五算是一个其中一个寒门学子,在徐家保证要是无力承担债务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还钱,他才答应下来打算出去见见世面的。

    徐家之所以这么为申请留学出力,也是出于想和琼州加强联系的想法,之前徐家问了琼州是否放开留学。

    现在琼州答应接收留学后,却没有几个学子愿意过去,这怎么也没法对琼州交代,才不得不出钱出力的召集学子去琼州留学。

    在王五的印象里,琼州还是那个流放之地,能有什么好学习的,他都做好了被徐家变相打压的准备了。

    还以为是自己在那里不小心得罪了徐家,算是一种得罪人后的变相的发配,从上繁华的江南膏腴之地,发配至贫苦的琼州去受苦的。

    至于什么每年千两银子的费用,只不过是想收钱的借口罢了,无奈之下,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苦着脸收拾行囊跟着徐家的后辈前往琼州。

    只是这一路上的新奇东西,让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们好奇不已,也不能说是孩子了,因为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了。

    虽然这次江南的学子只有三十多个,不过加上他们的妻子仆人管家之类的人,一行人的数量也来到了二百多了。

    王纯在给他们发放了相关的证书之后,就回到基隆继续主持大局去了,而在那本留学指南上有详细的留学指导步骤。

    只要按照指南上面的时间和路程操作,就可以顺利的到达琼州,上面都有详细的路程规划。

    到哪里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应该住在哪里,走哪条路到哪里,上面甚至还有详细的地图。

    绝对比明军现在使用的地图来的精密和准确,至于能不能看懂,那只能自己解决了。

    而且这也是对这些学生的一个考验,作为一个年轻人,就应该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好适应每天都在发生惊天变化的琼州节奏。

    要是连路都找不到,最起码也应该会问路吧!要是真的找不到路,也只能证明是一个只会读书不懂变通的书呆子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