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朱元璋:地府再创大明 > 第38章 战报,亳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爷,兵部急报。”

    铁铉和常遇春急急忙忙的走进小院子里。原本就不怎么大的院子,顿时就显得十分拥挤,人和物挤在一起,满满当当的。

    “念。”

    “臣,亳州守将蔡云万死禀告吾皇万岁,曹操遣大军,张辽、于禁为帅,兵犯亳州。臣已组织亳州守军、亳州百姓,以力拒敌。奈何亳州缺兵少粮,臣自知无法坚持。叩请皇上,增派大军。臣当死守亳州,以谢皇上天恩。”

    亳州,地处河南和凤阳府(安徽)、山东的交界地。为三省的战略要地,其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曹操这是要干嘛。打唐不说,还要来打他大明。

    两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这一切发生的有些突然。突然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怎么会这样。

    “张辽、于禁带了多少人。”朱元璋没读过三国演义,但他经常从书里听说过张辽和于禁的名字。这两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智勇双全。尤其是于禁,更是深得曹操的器重。(别犟,就是于禁。不懂的,去看书,这里不是三国史。)

    常遇春摇摇头,实际上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从亳州发来的军报上,上面写着,“漫野千里。”

    这虽然是有着绝对夸张的成份在,但也说明了张辽、于禁带的人不少。

    “还有其他消息吗?”

    朱元璋想不明白,但他必须要搞清楚,这关系到大明朝的国策。

    亳州,他可以放。虽然那里的战略意义十分巨大,但对朱元璋来说,并不是必须要守住的地方。对他而言,一块弹丸之地,放了就放了。

    在对抗陈友谅和张士诚时,朱元璋就经常放弃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地方。这也成了他的取胜之道。

    “皇上,臣得了消息。曹操这次是兵分两路,一路是咱们大明的亳州。另一路,是宁陵。”铁铉回答道。

    他刚来地府,就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在前一世,朱元璋就止不住透出对铁铉的喜爱,甚至赐字鼎石。靖难之后,朱元璋更是信任铁铉,让他做了地府中大明朝第一任的兵部尚书。

    “这一次,曹操的目标似乎是咱们大明和大宋两家。”常遇春急了,只不过他的这种急,是那种打仗的急。

    打仗等于发财,即使在地府中,常遇春也喜欢抢东西。这俨然成了他的兴趣爱好。

    打开地图,朱元璋凝视着亳州和宁陵这两个地方。宁陵是进入汴京城的门户,此时此刻的大宋,应该是更紧张的那一个。

    “皇祖……”朱瞻基似乎是看出了什么。

    “有话就说,别他娘的藏着掖着的,咱烦这个。”朱元璋皱了皱眉,对于朱瞻基说话说一半,有些不悦。

    “皇祖,孙儿看。曹操这似乎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朱瞻基似乎说了一通废话,常遇春挠了挠头,没听明白,“这,啥意思。打仗不就是为了打仗嘛。”

    常遇春没明白,铁铉却明白了,“开平王,他的意思是说。曹操的目标,并不是这两座城。他是想打通从山东到湖广的路。”

    “为什么?”常遇春又问了一句。

    “鞑子。”

    铁铉和朱瞻基异口同声。打下宁陵和亳州,元军就可以从杨坚和曹操的领土,直接下来。

    杨坚和曹操,这并不是在引狼入室,也不是在做第二个石敬瑭。而是利用元来牵制住宋和明的军队。那时,杨坚和曹操就可以沿着黄河,直捣洛阳。

    洛阳是哪,那是唐的都城,李世民的大本营。

    所以说,曹操和杨坚这一次的最终目的,是远在河南另一边洛阳的李世民。

    当然,他们也不怕元军会突然反水。只要成吉思汗有一丁点的不对,曹操就可以立刻封锁元军进来的路。来一个关门打狗。要知道,曹操手下得虎豹骑,是绝对拥有和元军骑兵相抗衡的实力的。

    “狗日的,这鞑子怎么敢的。而且,他曹操和杨坚,怎么能顺着黄河而上。”听了铁铉的解释,常遇春明白过来,顿时气的咬牙切齿。

    朱元璋一直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他们三人的对话。

    鞑子怎么敢,曹操和杨坚有怎么能顺着黄河去洛阳。因为,太原丢了。黄河北岸,宋几乎不剩什么地方了。唯一一个磁州,还在苦苦支持着。如果不是岳飞在那,恐怕磁州早就丢了。

    “兵部觉得,应该如何?”朱元璋将问题抛给了铁铉。

    在来的路上,铁铉就想过了,亳州不能放。一旦放了亳州,宋再丢了宁陵,那对于大明来说,危险是致命的。

    因为一旦那样,应天的门户徐州,将完全暴露在鞑子的铁蹄之下。徐州再丢,应天将无险可守,这也是定都应天的最大弊端之一。

    朱元璋觉得徐州丢不了,因为守徐州的是耿炳文。耿炳文十分擅长肃清蔽野,守城御敌。在打张士诚时,耿炳文就以七千守军死守长安州一月有余,解决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

    但是,铁铉不这么想。他是经历过靖难的,他深知由北方打向南方,远比南方打向北方要容易的多。徐州也没想象中那么好守,它只是对应天意义十分重要。

    他不敢冒险,所以,他决定,死也要劝朱元璋守住亳州。

    “臣,请陛下下旨。拨大军疾驰亳州。亳州不可丢,亳州百姓也不可放。臣虽一介书生,愿自请缨,为大明出征!”铁铉说的义正言辞。上一世,他觉得他辜负了朱元璋对他的重托。

    这一次,他主动请缨,他将不会再次辜负。

    朱元璋缓缓起身,看着铁铉。这个人,自己没有看错。

    “好,好,好。”朱元璋连连说了三个好,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传旨,兵部尚书铁铉,领太子太保,大学士。率大军十万,铁铉挂帅,常遇春、蓝玉为副,驰援亳州。”

    常遇春愣了一下,这是他第一次为副将出征,“皇爷,这……”

    朱瞻基偷偷笑了一下,他明白常遇春的意思。没想到,大明开国第一武将,常遇春也有给别人当副将的时候。

    还没等朱瞻基笑完,朱元璋又指着他。

    “你也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