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朱元璋:地府再创大明 > 第56章 于少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家六月飞雪,定是有天下奇冤。

    北京,大明都城。无数大明百姓,站在闹市口的两边。百姓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曾经的守护神,这座王朝都城的守护神,于谦被问斩。

    老百姓们迷茫的看着于谦,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于少保会被问斩。他们不理解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谦,为什么会被皇帝给杀了。他们不懂权力的游戏规则,他们只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不过在政治游戏中,没有对或者错。

    眼前的一摸黑,于谦来到了地府,还阳门外。远远的看到了正在排队的鬼魂,正在领着他们各自的孟婆汤。

    于谦微微摇头一笑,走上前去,刚走几步,就被人拦住了。

    抬头看清楚那个人容貌,于谦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显得不敢相信,转而惊喜道,“先帝爷!”

    语气中的惊喜,不言而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三个皇帝,对于谦有知遇之恩。他出生于洪武三十年,但是却成长于永乐年间。

    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右少卿、各省的巡抚、兵部侍郎。这些职位,全都是位高权重。足以可见大明朝廷对于谦的重视。于谦也感受到了这样的感觉,他一直尽心尽力,以报答大明朝的知遇之恩。

    明英宗即位后,虽然没有对于谦有职务上的变动。但,并没有给于谦太重要的位置。

    一直以来,整个正统年间,于谦都有些不得志。

    又也许是天意使然,正统十四年的时候,本不该在北京的于谦,因被解除巡抚,只能呆在了北京。而兵部尚书又随军出征,死在了土木堡。作为兵部侍郎的于谦,顶了上去。

    “在这儿,不能这么叫了。我现在是大明朝的宣德王,咱们大明朝的皇帝,是太祖洪武皇帝。”朱瞻基对于谦,也是同样的看好。

    他拍了拍于谦的肩膀,开口道,“太祖可一直在等着你呢。他嘱咐我,一定要把你请出去。还要以礼相待。”

    朱元璋,是于谦心目中的明君英主。对吏治的铁腕,对百姓的柔和,对异族的铁血,这符合于谦对明君英主的全部要求。听到朱元璋一直在等待着自己,于谦的内心,也有着激动。

    应天皇宫,永安宫中。

    朱元璋正捧着,于谦的那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得好,写得好。”主要朱元璋毫不保留对于谦的赞赏。

    马皇后在一旁,捧着一个果盘,给自己的嘴里塞进去一颗荔枝。笑吟吟的看着朱元璋,“好久没看到你这么看好一个人了,即便是当初的李善长、刘基,都不见得你这么的兴奋。”

    朱元璋摇摇头,笑着说道,“十个李善长、刘基都比不上这个于谦。怪不得老四这么推崇他,可现在咱一直看来。果真是咱大明朝的麒麟臣啊。”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并没有说出来。

    他看中的就是于谦那种绝对的忠心。即便明英宗朱祁镇有千般的错,但是在朱祁镇要处死于谦时。于谦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选择了慷慨赴死。

    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元璋十分受用。

    而且,于谦能文能武,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在朝堂上又无党派之争。这样的能臣,深得朱元璋的欣赏。

    无论是哪个皇帝,对臣子的绝对服从,都是十分受用的。像于谦这种,又有能力、还听话、能干事的大臣,着实是不多。

    “皇祖,于谦到了。”

    朱瞻基带着于谦,来到了永安宫外。让于谦在门口等着,他自己进去通报。他知道朱元璋对于谦十分期待,尤其是《人间万年录》中的那句话:大明对于谦有知遇之恩,于谦对大明有再造之功。

    这句话对朱元璋的触动很大,他也看到了。北京保卫战中,于谦的义正言辞,以及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朱元璋。

    “嗯,让他进来吧。”朱元璋转身坐在御案前,正色道。

    于谦得了召见,立刻正衣冠,整理衣服。大步跨过永安宫的门槛,“臣,于谦,叩见太祖皇上。”抬头的时候,又看到了一个妇人,也是正笑着看着他,于谦立刻猜出,这很有可能是开国的马皇后。想定后,又立刻正色道,“臣,于谦参见太祖高皇后。”

    “起来,起来。快起来吧。”朱元璋摆摆手,又转头对朱瞻基说道,“你给他拿个墩子。”

    朱瞻基愣了一下,苦笑着点头。他好歹也曾是于谦的皇帝,这哪有皇帝给臣子搬墩子的。不过,朱元璋的话,他可不敢违背,只能照做。

    “谢皇上,臣自己来吧。”于谦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你站着,让他去。”朱元璋打断了于谦的话,又看了一眼朱瞻基。迟疑之后的朱瞻基,去了内殿,搬来了一个墩子,给于谦坐下。

    于谦刚坐下,朱元璋却站了起来。然后,于谦也跟着站起来,君父不坐,他岂能坐着。朱元璋也没再管他,反而开口问道,“咱的那个子孙,做了不肖之事。也是为难你了。”

    “臣,生为大明之臣,死为大明之魂。君父之命,不可违抗。臣心中,并无为难之处。”于谦说的很认真。在朱元璋面前,他正努力的表现更好。

    这两人,就像是相亲的两个人。互相都对对方有好感,却又都不说,让对方去猜。

    朱元璋点点头,“来,咱再让你见一个人。”

    他拍了拍手,内殿之中。朱祁钰从里面走了出来。在来地府之后,见到朱元璋,他也是心中忐忑。但朱元璋似乎没有对他有过多的责备,反而让他放宽心。

    “臣,参见皇……”于谦没说完,愣住了。

    “他是景泰王。”朱元璋纠正了一下。

    于谦随即行礼,“臣,于谦。参见景泰王殿下。”他明白了,朱瞻基是宣德王,朱祁钰是景泰王。合着在这儿,朱元璋是根据子孙的年号来封王的。

    那,朱棣为什么不是永乐王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