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废墟 > 第七十七章 祸水东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本计划在第二天,秦川就要到行政院去,将他的赈灾方案向行政院救灾委员会做个说明的。不想第二天刚起床,主动前来陪他共进早餐的的却是参谋厅的厅长林蔚中将。显然今天到行政院去做说明的事改期了,他今天要听林蔚的安排了。

    还没吃饭前,林蔚现实告诉秦川一个震惊的消息:今早,就是在刚才,宋子文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了。

    之前听过辛昕和他说起过与宋子文之间的默契,以及对山东的打算,秦川也一直把宋子文当成了解决山东问题的同盟者。现在听到宋遇刺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他很容易就联想到,宋的遇刺是否和自己有关。

    不过林蔚告诉秦川,宋子文并未受伤,只是他的秘书唐某人被乱枪打死。现在判断,唐秘书和宋子文同乘一趟火车,且与宋子文一样,当天穿着一套白色的西装,戴着白色的遮阳帽,所以被误认误杀了。宋子文幸好没和他的秘书同在一节车厢,晚了一点下车,因此才幸免于难。现在宋子文已被上海的军警保护起来,暂时安全无虞了。

    林蔚礼貌地告诉秦川,原定今天在行政院的方案说明会,因为宋副院长的缺席,可能会推迟几天。问秦川今明两天可否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去做一次讲座,和师生们交流一下冀南大胜的经验和感想。

    心乱如麻的秦川当即告罪,说自己没有准备,再加上刚刚听闻宋部长遇刺这么件大事,心乱如麻,想今天告假一天,好好平静下心境。林蔚客气地允了,陪着秦川在酒店餐厅用过早餐,便告辞走了。分手时,两人约定明天到中央军校的时间和接送事宜。

    林蔚一走,秦川就让冯钰联系了《北平评论报》驻南京的记者赵冕和覃楚鸣两人,到酒店碰头,他要询问一下最近南京的形势动态,以及宋遇刺的具体情况。这两人是辛昕安排在南京的驻地记者,背地里却是兼着新闻掮客和情报收集之责任。

    两人接到冯钰的电话,放下手头正忙着的工作,连宋遇刺的新闻稿也不写了,就匆匆赶到酒店,来和秦川碰头。

    秦川为了防止自己的房间里被人安放了窃听器,就拉着两人,在酒店的花园里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让冯钰送来茶水,就开始打听南京近来的动态。

    赵、覃两人都是冯庸按照秦川的要求,在北方的报社里私下征募的舆论战人员。他们本身就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练记者,被短期培训后,就放到了南京当驻地记者。在冯庸那里已经领了好几个月的工作津贴以及工作经费了,领受的任务平时也不过就是把收集到的南京政府的各种动态交给报社,并按照冯庸或者辛昕的指示,向同行兜售一些特别的内部消息,出钱邀买同行写一些符合自己意思的文章,再安排登载发表而已。虽然拿了不少的津贴和经费,这几个月却也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也没引起别人的关注,在南京过的是相当的惬意。至于他们传回报社的新闻稿件之类的情报,自有冯庸安排人从报社取回,再由后台的分析人员加以分析,最后构成了比较初始的开源情报。

    现在,赵、覃两人就坐在背后雇主的当面,心里是一阵紧张,很是拘谨。两人谨慎选择着用词,力求准确地向秦川汇报了闹了近半年的“宁粤对立”事件成因和动态。

    现在在中国各处闹得纷纷攘攘的“宁粤对立”,实质上就是缘于孙中山对中国民主发展设想中,很主观地就给国民党赋予了国家民主政治母体的身份。按照孙中山的设想,国名党要按阶段承担“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抚育养成国家民主制度的职责,想当然地要通过国民党**的努力和自觉,到最后实现还政于民的政治目标。

    这种目标看似无私,但却极大地违背了人性和民主的构架原则。这种安排首先是建立在国民党**专制的前提下,先天就失去了竞争民主多元的本义。而从人性来说,不论是个体的人,还是群体的党,一旦在权力的药水里浸泡久了,谁都会上瘾,到时候,谁都不会主动放弃权力、放弃权利带来的利益,做到毫不眷恋地把它还给别人。特别是没有竞争者,或者根本就不允许竞争者出现的情况下,更不会放弃权柄,甘当别人的治下之民。

    蒋介石就是在这个所谓的“军政时期”成长起来的军事强人,北伐以后,他个人独揽了党军武装主宰权。傍上了江浙财团,彻底摆脱了广东财政和党内那些广东派系的的束缚压制。现在拥兵自雄的他,当然就不想被党内的那帮子广东籍文官打着“训政”的幌子,剥夺了他手中的权力,搞那些把他排除在外的治政。反正他前些年是受够广东人的气啦,这什么“训政”也不是什么治国良策,不就是那小撮文人小集团搞一些于事不济、于民无益、于国不利的花花招数嘛!

    在他看来,既然他掌握了军队这个政权的统治基础,就有了实行党内独裁的可能,岂肯轻易向那帮广东佬低头。所以他在今年的2月份,就不以任何借口,把闹得最欢的国民党魁胡汉民扣押软禁起来。

    这边引起了这几年大权旁落的广东帮汪精卫、孙科等人,立刻潜聚到广州,背靠两广军阀陈济棠、李宗仁两股势力,另立了国民党政府,要与蒋介石争个高下。明面上的理由是两方对先总理“军政”和“训政”理念的分歧,实质上就是争夺国家统治大位的搏杀。

    骂了半年,口水战因为4月份辛昕出了个奇招,用引进外资促进国家开放发展的方案,着实帮老蒋赢了一局,赢得了广大中间派和国民的喝彩。南京算是在论战当中占尽了上风。

    心里不甘的广东国民党政府,见文的不行,便来武的,决定再像几年前一样,对蒋进行武力讨伐,再次逼他下野。北线以石友三为首,晋绥军策应,直接举起反旗,攻打张学良。而在南线,则以两广军队自己出马,进军湖南江西,威压南京。此时的老蒋正在围攻江西的“红区”,鄂豫皖那边也是与赤军鏖战不断,一下就陷入了左支右绌的境地。

    亏得北线秦川一战敉平了石友三,再挟大胜之威,慑服了晋绥军,才使得北方没有大乱起来。

    但是在南方,两广的部队经过动员,厉兵秣马,已经攻到湖南衡阳一带,兵势正盛。乍然间听到北方的强军石友三一战脆败,惊惧之下,便收起了此前恣狂,停步在湖南南部衡阳一带,停足观望起来,不敢再往前攻击了。

    这样一来,广州那边论武的怕又不行了,正自踟蹰不前的时候,又恰逢这场全国性的大洪水,大片国土顿时翻作泽国,灾民流离失所,民生和经济都受到重创。广州那边就坡下驴,干脆宣布暂时息兵,退缩回去。对外则声称痛惜人民疾苦,国家灾难,就地转入救灾,拯民于水火之间,姿态做的光亮无比。

    这次洪灾主要集中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辖区,从这场洪灾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南京政府无所作为,束手无策。广州的用意的很,就是要南京的好看,把当前救灾赈民的难题暴露在国人面前,等着要看老蒋出丑。

    听了这些,秦川暗忖,看来自己这步棋还走的不错。自己身后代表着的那些巨量的救灾物资,成了南京摆脱施政无力的救火物,只此一招,便可轻易把南京国府从冒着熊熊大火的烤架上移下来,摆脱在国人面前出丑的窘况。如果自己主张的救灾方案能够实行,不仅几千万灾民受益,就是国府也跟着沾了光,重新赢回民意。

    这筹码换取山东的主政权应该是恰逢其时,也是足够的,只是怎样才能兑换的更快呢?我把南京国府从烤架上拉下来,有没有办法把韩复榘再弄到烤架上去烤,加速他的交权。筹划中的华北抗战,大多数方案可是以山东为基础设定的,这事刻不容缓啊!

    两人当中比较心细的覃楚鸣,还向秦川提供了一个刚得到的消息,说是斧头帮王亚樵的一个手下,前几天曾在南京城里秘密打听过宋子文的行踪。今天暗杀宋子文的事情,其作案的手法上,好像很有斧头帮的特点,一言不发拔枪就打,然后消失无迹,也不发一言来自认。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政治侠盗人物,一生都在和老蒋为敌,多次组织过对老蒋的刺杀。经覃楚鸣这么一提醒,秦川好像想明白了,这次有可能是广州的政治对手,买通了王亚樵,对老蒋的心腹臂膀宋子文下手了。看来,这事确实和秦川无关,他这只蝴蝶,小小的翅膀,还没能煽起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风暴来。

    广州的国民党政权,是个地域性很强的政治团体,其中,主要的几个骨干领导,如孙科、汪精卫、古应芬、等人都是广东人,军事力量的构成更是以陈济棠、张发奎、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军队为主。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仅剩下宋子文、吴铁城几个少数的广东人,其他的不论职务高低,都跑到广州去投靠了。前段时间,那些要买船出走的家伙,很多也是两广籍的中低层官员。很显然,宋子文被视为广东人的叛徒,要通过暗杀来以儆效尤,说是广州那边干的,也符合逻辑。

    按此推断,暗杀宋子文这个广东叛徒的惩戒方式,却是广州汪精卫等人不敢承认的。手段下作不说,如果说了,那必然还会引起外省籍人士的疑心,不利于团结更多的反蒋同道之人。

    秦川默默地思考了一会,他回忆了一下王亚樵的生平,知道这次的失手,并没有让王亚樵丧命。也就是说,王亚樵到底受谁的雇佣,要杀宋子文,外界是无从确切知道的。

    出于一个职业杀手的操守,他也不会向外人透露背后的主使的。而且,这种关于雇主的信息,从来就不会让杀手集团的下层知道,只要王亚樵没有被捕,这就是个无人知道的秘密。他秦川现在要把这事栽赃给韩复榘,韩复榘也是百口莫辩了。王亚樵也不会出面来澄清,可能他还乐得被转移了视线。

    想罢这些,秦川才对两位记者说道;“这件事情肯定短期内无法彻底查清,只要没抓住王亚樵,或者真正的凶手,谁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是广州汪精卫他们指使干的。

    但本着做这件事,谁得利最大的原则来分析,山东的韩复榘就脱不了干系。因为宋部长主张收回山东,由国府切实掌握招远金矿,进行货币改革。这就必然触碰到韩复榘的利益。最想杀之而后快的是谁?这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了。

    你们就是要根据这点推论,寻找或者制造山东韩复榘雇请王亚樵刺杀宋部长的证据,并把它扩散出去。另外,在石友三叛乱之前,韩复榘阴谋响应广州的伪政府,并直接垫付银元50万元给石友三,资助其叛乱的事情。以及他在冀南大战之后,私自藏匿石友三,并帮助他暗中收拢溃兵的证据,这次我都带到南京来了。你们要在近期,向你们的同行散发。必要时,给他们一些酬劳,让他们集中报道这事。而我在南京期间,直接通过冯副官和你们保持联系,大家一起商量这事怎么炒作。”

    两人听了又是花钱挣钱的好事,高兴地应了下来。秦川让冯钰去吧他带来的有关石友三的资料拿来,交给了两位,才把他们打发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