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这个太子太妖孽! > 第490章 监国之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晃三日匆匆而过。

    在李承乾与李泰在研究室所待的这三日里,李绛仙也曾来过。

    不过可惜,对于李承乾和李泰所探讨的问题,她一窍不通。

    只待了半日,便被李承乾打发走了。

    在那之后,房小妹与杜清秋也曾来过,同样,也被李泰打发走了。

    终于,三日之后,李承乾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系统的奖励,【电的原理及应用解析】。

    在将书本交与李泰后,李承乾终于如释重负,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最重要的基础他已经帮李泰打下,接下来他也可以安心处理别的事情。

    离开学院,身心疲惫的李承乾又马不停蹄的向着皇宫而去。

    立政殿。

    长孙皇后看着面前憔悴的李承乾,原本想要训斥的话被生生拦截在腹中。

    “母后。”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手中批阅奏章的手一刻也未曾停下。

    “春梅,木榻整理一下,让太子歇息。”

    春梅听到长孙皇后的吩咐,走到一旁将木榻上棉被摊放起来。

    见自己母后没有生气,李承乾也松了一口气,随即走到木榻上睡了起来。

    看着躺下便立刻传出轻鼾声的李承乾,长孙皇后批阅奏章的手顿住了。

    “你们都下去吧。”

    “奴婢遵旨。”

    春梅与几个宫女应声,随后缓缓退了出去。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的笔,轻手轻脚的移步到木榻旁。

    看着熟睡的李承乾,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丝丝心疼之色。

    在李承乾身旁坐了片刻后,长孙皇后再次回到案桌旁批阅起奏章。

    而李承乾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日晚上。

    当他醒来时,看到的,依旧是在批阅奏章的长孙皇后。

    “母后。”

    长孙皇后听闻李承乾的声音,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奏章。

    “醒了?春梅。”

    春梅应声进入了殿内,与此同时,她的手中还端着木盆和清水。

    在李承乾洗漱完后,几个宫女端着菜肴走了进来。

    “先用膳吧。”

    李承乾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坐到了餐桌旁。

    “母后你不与我一起么?”

    长孙皇后轻笑摇头。

    “你也不看看现在几时了,母后已经用过膳了。”:???

    听完,李承乾也不再犹豫,立刻吃起膳食。

    吃饱喝足后,李承乾拍了拍自己微微挺起的肚子。

    “吃的好饱。”

    看着毫无礼仪的李承乾,长孙皇后有些无奈。

    “吃完就过来吧,这几日重要的奏章都在这了。”

    李承乾笑嘻嘻的走到了长孙皇后身旁坐了下来。

    “这几日有劳母后了!”

    长孙皇后点了点身前案桌上的奏章。

    “奏章母后看过了,也大致把它们按照轻重缓急分了类,这些都是要你亲自过目的。”

    李承乾看着身前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满脸苦色。

    “母后您看的过程顺带批了不就好了。”

    长孙皇后伸出玉指,狠狠的点了李承乾的脑门。

    “后宫不得干政,母后这样,已经算是逾矩,你还想母后成为罪后不成?”

    李承乾举手求饶。

    “好好好,母后儿臣知道错了。”

    长孙皇后收回手指,站起身来,坐到了一旁。

    “承乾你要记住,不仅是母后,你未来的正宫或是嫔妃,都不可让她们干预到朝政中来,你可知晓?”

    “是,母后。”

    李承乾回应着,苦着脸翻阅着面前的奏章。

    后宫干政的危害他也知晓,但面对自己的母后,他习惯性的忽略了。

    在他看来,长孙皇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害自己。

    比起李二,长孙皇后才是最令他信任的人。

    “这边是近几日关于各地秋收的奏章,今夜务必要看完,明日的早朝,定要处理许多事。”

    长孙皇后指着离李承乾最近的一边的奏章。

    李承乾点头,抛开心中的各种胡思乱想,开始认真批阅起奏章来。

    ……

    第二日。

    天微微亮,随着承天门楼敲鼓声响起,百官陆陆续续进入金銮殿。

    “上朝——”

    看到最上方出现的李承乾,群臣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旁太监照例扯着嗓子喊出这句话。

    话音刚落,便有朝臣站了出来。

    大司农,裴之隐。

    “臣有事上奏。”

    对于站出来的官员,李承乾没有感到意外,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如今秋收在即,对于主管农桑之事的大司农,他首当其中。

    “准奏!”

    “今虽有筒车灌溉之利,但河北,剑南等地仍旧有许多偏远未曾遍及之地,今年大旱未出,但小旱不断,恐收成仍旧不高。”

    李承乾点头,在这靠天吃饭的时代,一点小旱,就能让庄稼的收成出现大问题。

    即便自己弄出了筒车和曲辕犁这些利国重器,但奈何大唐太大了。

    许多偏远之地可能都不曾知晓这些东西的存在。

    不过李承乾没有太过担忧。

    如今自己监国,已经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接下来自己的重心将会放在建设整个大唐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