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混混王爷 > 49 限奴,兴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49限奴,兴商

    随着流入百姓的增多,王府控制的土地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宋城却想出来了一个向世族门阀购买土地的法子。

    虽然抄了刘家,李家两大世族的家,可是这个宋郡的土地,还是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各大世族掌控。

    而且还都是肥沃的良田。?

    宋城就向各大世族买地。

    第一次,就是要买各家世族手里三分之二的土地。

    当然是以市价。

    因为宋郡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所以整个宋郡的地价,是回落的,已经几乎腰斩。

    原来是五两银子一亩,现在二两左右就差不多了。

    有的世族不想因为几万两银子得罪王府,直接就卖了。

    而有的却不准备卖,或者是看到王府买地,知道王府的地可能不足了,就想涨价。

    谁知道宋城根本不给他们涨价的机会。

    宋城直接下令,拥有私地的,这次没有卖给王府土地的,按各家实有人口,减去奴婢,仆人,护院等等,每人名下记二十亩良田,不用交赋税,多余的田地,每年要交二两银子的赋税。

    那些没有卖地的世族,整个都懵了。

    一亩地一年撑死也不到半两的收成,这一下子要交二两银子的税,谁还种的起,谁还能种啊。

    如果是少量的税,转嫁给佃户就行了。

    可这二两银子,佃户拿什么给?

    于是,各家世族当然不愿意了,暗中联络,召集几万佃户,集体向王府施压。

    谁知道王府就说了一句话:赋税是向你家老爷征的,也不是向你们征,你们作为佃户,急什么?

    佃户们就慢慢的远离了王府,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怎么办?

    这土地不但不能成为自己发财的香饽饽,反而成了累赘。

    王府严令必须在三日之内交齐,否则就以逃税漏税处理。

    王府说处理,那就不是一般的处理。

    各家世族急的晕头转向。

    他们聚兵有心反抗,可是看到李敖的军队,手里清一色的宋刀,一个个顿时泄了气。

    土地留着已经没什么用了,卖吧!

    卖了就眼不见心不烦,心里就清静了。

    没想到,王府说,再卖给王府之前,要先把税补齐了再说。

    欠税的土地买卖,是不合法的。

    世族们一听,谁还不清楚啊。

    眼一闭,送!

    不对,是以土地抵税,全部交给了王府。

    宋城知道以后,哼道:“敬酒不吃吃罚酒!”

    王爷说的好有道理。

    由此,王府就掌控了宋郡绝大部分良田,没有了后顾之忧。

    也有世族明白,宋城对土地非常执着,干脆留下了少量田地,其余的主动卖给了王府,避免王府再针对他们,图个心静。

    谁知道,他们想息事宁人,王府却动作不断。

    这一次,宋城针对的,是各家世族门阀家里的护院,奴婢,仆人。

    几乎每个大户人家,家里都有很多下人。

    他们的身份是奴婢,奴才,入了奴籍,子子孙孙都要给主人为奴,直到死亡,或者是被主人发卖。

    而且,这些奴婢,奴才,大都是壮年,都是很好的劳动力。

    宋城下令,每家可以留一定数量的奴仆,以便耕种土地,伺候主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多余的,要缴人头税。

    宋郡取消了普通人的人头税,但是家里的奴仆,主人要替多余的奴仆交人头税。

    比如,家里的小姐,一个人最多只能有两个奴婢伺候,每多一个人,每年就要交十两银子的人头税。

    超过两个,每再多一人,每年要交二十两的人头税。

    由此类推,上不封顶。

    总之,每家每户的奴婢,都是有定量的,超过几个,就要交几个人的人头税。

    不交的,以偷税漏税查办,后果自负。

    这个词,只要一出现,就会有人要倒霉。

    这简直是不让世族的人活了。

    如果不是宋城颁布了兴商令,估计得有一大半的世族逃离宋郡了。

    这个兴商令,也算是能间接解决世族们的烦恼。

    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奴婢,改为工人,也就是店小二。

    只要是真正的经商,并且能够钱,为宋郡带来税收,宋郡就会保护你的合法收益。

    任何胆敢敲诈勒索吃拿卡要故意为难商人的行为,一经查实,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世族门阀,他们有资金,有人力,有人脉,还有实力保护自己,所以,他们如果经商,肯定会比普通人来钱快,来钱容易,也更容易做成。

    所以,宋城及时跟进了兴商令。

    只要是真正做生意,都可以把自己家里的奴婢转为商籍,二十年之内,主家拥有对他们的绝对控制权。

    也就是说,奴婢转为商籍以后,只要主家按时发放工钱,不虐待他们,就不能私自离开主家。

    如果出现恶奴故意陷害主家的,同样斩立决!

    世族门阀多么聪明啊,立马抓住了重点。

    宋王要重点发展商业。

    这一发现,他们刚开始是鄙夷的。

    毕竟,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是不高的。

    士农工商,已经说明了几千年来,商人一直被世人歧视。

    他们身为世族,怎么可能会自贱身段。

    当宋王下令,筹建商业部,任用刘鹏程为商业部部长,官居一品,他们终于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大的机会。

    于是,大部分世族坚决的执行了限奴令和兴商令。

    那些不想经商的,就按照王府的法令,把奴婢,仆人,送到了脱奴部,由脱奴部给他们脱了奴籍,像对其他百姓一样,分了土地。

    至于想去什么地方,除了太原城,其他地方只要王府有地,全部答应,根本不为难。

    所以,王府门前,天天都有很多人跪在地上谢恩。

    老百姓坚信,宋王就是大罗神仙,下凡来救他们的。

    进入十二月,宋郡的土地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

    顾江在奉郡,禹新忠在李夏郡,同步推行宋郡的政令。

    限奴令也非常顺利。

    当然,宋城也处死了几家作妖的世族。

    他们到现在还识不清形势,真是活该。

    兴商令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普通百姓也开始加入,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家的特产,食品。

    因为有一次宋城微服私访,吃了一户农家的面条,味道鲜美,一连吃了三碗,随后放下一两银子,鼓励农户开饭馆,就卖自己家做的面条,然后再扩大经营。

    而宋城,就是他家的第一个顾客。

    等到农户开业那天,宋城亲自送来了一块匾,上面写着:本王也觉得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