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混混王爷 > 60 休养生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60休养生息

    启国的灭亡,不过三个多月。

    这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就是一国政变,也不可能三个月就完成,更别说是一国攻占另一个国家了。

    整个大陆,更警觉起来。

    因为鲁国,启国,郑国(一部分),成国,李夏,奉国基本上是在一年之内被大新攻占的,谁不担忧,谁不害怕?

    不知不觉中,大新已经成了所有国家的公敌。

    启国亡了以后,宋城把启国分为两个郡,南方为秦郡,北方为庆郡。

    至于官员,公务员学院虽然没少培训,但是也不够用。

    所以,只能对原有的官员,选择口碑好的留任一部分,算是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些对宋城开宋考,不分地域,不讲国家的做法,更是哑口无言。

    大新虽然表面上一派祥和,可是,有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宋城知道这个道理。

    后世怎么说道,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

    所以,宋城让张新端的第六军陈兵秦郡与蜀国边境。

    张金正的第五军进致洛阳一带。

    秦培的第七军对着郑州。

    王自凡的第八军,屯兵徐州,防备洪国。

    白嘉的第九军,驻守海州,以保青郡。

    顾峰的第一军,还有李敖的第三军,直逼郑国,准备随时对郑国动手。

    温润玉的第二军,进驻成郡,以防北戎。

    顾江的第二军,驻守虞城,以保京畿重地安危。

    军队调动到位以后,宋城下令,大新全面进行彻底的改革。

    第一个,全面推行两年小学,三年中学的免费教育,考上大学以后,国家分配工作。

    工作一年以后,可以参加宋考,通过的,入公务员学院学习一年,分配到各地任各级官吏。

    除了公务员考试,国家对于在各行各业,表现优异的各类人才,直接提拔任用。

    除非特殊情况,不让孩子到学校学习的,赋税不免不说,还要加倍。

    宣传男女平等思想。

    为了让男女平等的观念尽快深入人心,大新特地开了一科女子参加的宋考,录取了三百多人。

    培训之后,任命大大小小的官职。

    上有三个太子妃,分别为少年军军长,教育部部长,民政部部长做榜样,所以,大新女童的入学人数,很快就与男童持平了。

    第二个,宋城大力推兴商令。

    曹晨的神匠局,造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玩意,成本低,却大受欢迎。

    比如,镜子。

    大新的镜子,都是铜镜。

    再好的铜镜,也不如后世用玻璃制造的镜子清晰。

    所以,一推出,就受到了热捧。

    大新国的镜子,一面卖两千两银子。

    卖到其他国家,更是高达三四千两。

    虽然

    大新的世族门阀,豪富地主被宋城夺去了一大半财富,还是富得流油。

    更何况他们在兴商令下,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区区两千两银子,很多人都毫不犹豫的买了。

    因为利润丰厚,很多人悄悄的开始走私,做起了贩卖镜子的生意。

    短短的半年时间,神匠局的镜子,就从国内外赚了六百多万两银子。

    所以,除了粮食,宋城现在还真不稀罕什么银子。

    同时,大新朝散往各地的商人,白花花的银子不停的往大新运。

    宋城说法就是,能不要银票,就不要银票。

    战乱期间,银票很可能就会变成了一张废纸。

    与此相反的是,宋城在大新成立了大新银行。

    把各地私人银庄发行银票的做法,作为大新银行的业务。

    这个时候,人们把钱存入银庄,没有利息,反而要给银庄的保管,运输的费用。

    宋城直接规定,存入大新银行的费用,只是私人银庄的一半。

    就这一条,一下子把私人银庄弄垮的差不多了。

    有大新朝做保,特别是有太子宋城在,谁会不相信呢?

    所以,人们纷纷把银子取出来,转存入大新银行。

    当然,有些银庄,依然屹立不倒。

    毕竟,有些人来历不明的钱,怎么敢存入大新银行呢。

    那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太子,他有问题吗?

    第三个措施,就是深化土地改革。

    通过多次的手段,大新的土地,已经有百分之九十掌握在了国家的手里。

    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不得出售,转让,任何人胆敢抢夺农民土地,不论任何原因,立马抄家。

    而农民如果无缘无故的弃耕,收回土地不说,还会每月打十个大板,赋税加倍。

    而农民上交的粮食,宋城起名叫公粮,也只是所有收成的五分之一,其余的全部归于自己。

    这可比以往少的太多了。

    而且,大新明文规定,开垦的荒地,五年不用交赋税。

    种植十年之后,才会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系统。

    这又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所以,三年之内,大新的土地,几乎增加了一倍。

    当然,这是后话。

    第四点,宋城继续提高军队待遇,强化了刘凤雅在军队的地位。

    大新在每个郡,都建立了英雄陵园。

    凡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士兵,全部葬于英雄陵园,每年的清明节举行祭奠仪式。

    士兵的饷银,从每个月二百文,提高到五百文。

    打仗有功者,更是另外奖励。

    反正大新有的是银子。

    就是大新没有银子了,其他国家有啊,不行就打他丫的。

    至于刘凤雅,军中现在几乎一半的军令,都是通过她的手发出的。

    特别是一些高级将领的任命,更是以刘凤雅的名义。

    不知不觉,军中已经习惯了刘凤雅的地位。

    因为明庆帝不管事,所以刘凤雅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军队二把手。

    宋城结合后世的练兵方法,总结了一套适合大新军队的方法,开展练兵,选拔优秀的士兵,加以奖励。

    特别是受到嘉奖的士兵,会让人敲锣打鼓的给家人报喜讯,极大的鼓舞的士兵们的士气。

    以前当兵受人看不起,现在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老百姓最注重什么?

    一是实惠,二是光宗耀祖。

    现在这两样通过当兵都能实现了,所以积极当兵的人更多了。

    反正老百姓别的不多,就是儿子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