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崇祯圣皇 > 第20章 大刑伺候,查抄金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当张翼明踌躇不展时,门外有人来报说道:“大人,门外有人来见,自称首辅子侄。”

    轮到张翼明匪夷所思,但还是请了人进来,可真见到那人面容时,面色大变冷汗直流,四肢无力,甚是站立不稳。

    待侍从退下后,立刻跪在地上道:“臣山西巡抚张翼明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看着眼前之人崇祯道:“看来,你这个巡抚很是悠闲,朝廷三月之前下发旨意修路,路在何方?”

    张翼明心如死灰,面色憔悴,但听到崇祯又说道:“起来吧,山西的百姓还要靠你等,日后做事机灵点。”

    心中已然大喜,怕是自己并无大碍,只不过需要付出代价。

    片刻后侍从来报说道:“宁夏总兵马世龙到了。”

    只见身高七尺七的黑大汉子,一身鬼铠格外渗人,双目炯炯有神走了进去,直接便道:“巡抚大人,马世龙特来听命。”

    又见厅堂内一老一少,老者面无须定是宦官无疑,少者却浑身英武之气,似有疑惑之意。

    张翼明凑到马世龙耳前,低声细语一番,见其面色忽变,欲要跪下叩罪,却被崇祯拦下。

    一旁的张翼明则是心中暗道:“我去!这就是双标?”

    崇祯见这位猛将也甚是喜欢,尤其是其家族后辈,皆是能文能武之人。

    直接说道:“将军忠心护国,赐玉佩一枚,还望将军不要嫌弃。”

    解下随身玉佩,送与呆滞的马世龙之手。

    此刻马世龙心里暗道:“这可是天子近身之物,相当于一个护身符。”

    便单拜道:“谢陛下恩赐!”

    看了战报的崇祯,一时间在敲敲打打,便开口道:“马将军,此次带来多少兵马?”

    马世龙回道:“一万骑兵。”

    又问道张翼明:“大同守军多少?”

    张翼明思索一下道:“兵卒不过六千。”

    想了片刻后,崇祯说道:“马将军,朕明日随军,前去征伐蒙古鞑子。”

    在后方的王承恩只能扶着额头表示道:“大爷,没你这么玩的,去了陕西平叛民,又来山西征鞑子,估摸着京师早就乱成锅了。”

    而一旁的马世龙则是大惊失色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战场上刀剑无眼啊!”

    就连张翼明也是跪道:“陛下,万不可冒险。”

    崇祯一摆手道:“朕心意已决,不必再劝。”

    而崇祯却是翻翻白眼,要让老子好好待在大同城中,待在京师里面,想都别想,我就是一阵风,吹来吹去。

    但注定要让王承恩失望了,京师是一点都不乱,早朝不用上,皇帝不在家。

    什么折子都往内阁送,百官整日尽是听曲作乐,要不就饮酒高歌。

    内阁的几位大佬表示,想让我们操劳那是不可能的,随即成立一个秘书处。

    表示这个秘书处,参与国家大事,且权力不比各部尚书小。

    我勒个去!只见百官蜂拥而至,踏破内阁所有大佬的府邸,谋的便是秘书处的位置。

    最终被忽悠进二十多位重臣,帮助内阁处理国家大事。

    其中东林党七位、阉党五位、清流党八位。

    内阁众阁老皆万分欣喜,这群小鸡仔还不是被老夫等人拿捏的死死的。

    盛京城中,皇太极的面前正跪一人,便是逃出生天的阿敏。

    面对暴怒不已的皇太极,阿敏说道:“明军有一火器,能打四百步,破二层甲。”

    “什么?怎么会有如此厉害的火器?”咆哮的皇太极不可置信的问道。

    但接下来的话,深深的让皇太极瘫坐在椅上。

    “明军有一股骑兵,人人皆配火器,皆可在四百外破甲。

    我女真勇士不敌,若是于野外得见,我们便是那待宰的羔羊。”

    阿敏说完话后,便被锁了去,幽居深渊内苑,不见天日。

    范文程、李永芳二人从屏风后走出,皇太极问道:“阿敏,说的话是否属实。”

    李永芳稍加思索道:“大汗,阿敏贝勒说的属实,臣与一人沟通却有此物,但不知是否射程如此之远,威力足以破甲。”

    眯起眼睛的皇太极问道:“大金,能否生产或者从明廷倒卖。”

    范文程则是说道:“怕是难以生产,可借阿济格、岳托两个贝勒爷之事,与明廷暗中之人交易。”

    “那好,范先生此行之事全权负责,务必搞到此物,不然大金危矣。”

    范文程点头道:“大汗,臣定不辱使命!”

    一身甲胄的贺虎臣,虎目精光闪烁,他领着三万人马驰援。

    却已然发现林丹汉分兵两路,一路进攻浑源,一路直奔大同,这让他产生疑虑。

    而顺义王卜失兔来信,信中说道:“右翼诸部已无法进行平叛、自保亦是出现问题。”

    也让贺虎臣合击之谋破败,当即下令前往浑源,他相信巡抚张翼明定能守好大同。

    崇祯正欲随马世龙出征,王承恩突然收到西厂信件,惊恐的说道:“皇爷,林丹汗领两万骑兵直奔大同而来。”

    一旁的马世龙却是面色沉重,两万鞑子铁骑震慑力过于强大。

    自己不过一万骑兵,肯定不敌,便看向崇祯。

    只见崇祯笑着道:“真是凑巧,看来朕定能手刃鞑子啊!”

    这话让王承恩、马世龙面色苍白,心中暗道:“难道陛下,如武宗一般,恣意妄为。”

    张翼明急匆匆而来,一下子摔了狗吃屎,但还是说道:“陛下,臣失察,但请您尽快离开。”

    崇祯则是冷笑着说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张翼明难道忘记祖训吗?你是在找死吗?”

    张翼明面色大改道:“臣不敢,但臣不敢赌!”

    霸气的崇祯说道:“通令大同,就说朕与百姓同在!”

    “陛下,万万不可啊!”场中三人皆跪下劝道。

    “难道要违抗圣旨?朕就砍了你们的头,再来坚守大同。”愤怒的崇祯暴躁起来道。

    本来心慌无比的百姓们,听闻天子同在,立刻士气高涨起来,纷纷参与守城之宜。

    大同城外五里,黄色的洪流在这停止,走出一骑来,马上的身影霸气威猛。

    狼视的目光审视族群道:“长生天下,攻破这座城,抢夺的财物、女人、马匹都是你们的,没有任何人能挡住蒙古铁骑。”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万马奔腾起来,那如雷般的蹄声缓缓而来,站在城墙之上的崇祯望着这群人冷笑不已。

    只见城门开启,一支黑色的“带子”,缓缓朝黄色洪流而去。

    城墙之上的众人甚是不解、疑惑的看着眼前的天子。

    崇祯感受到他们的目光,直接说道:“不急,看看便是!”

    那领头的万夫长巴图看到这群人不屑一顾,对于强大的蒙古铁骑来说,砍杀他们便是跟宰羊一般。

    可一支弩箭在他狰狞时,生生的没入胸口,感受胸前的箭矢,巴图疑惑不解,为何三百步外射中了他,紧接着身子沉沉的倒了下去。

    飞雨般的弩箭在他意识模糊之时急速而来,不知所以的鞑子骑兵被瞬间射杀数百人。

    还不待鞑子们反应之时,又听见噼里啪啦的枪声带走身边的同伴。

    经验十足的老卒喊道:“散开,迂回冲杀!”

    好不容易跑进一百五十步,弯弓搭箭射之,但眼前一幕让人震撼,箭矢不能破甲,有的鞑子骑兵惊呆了。

    林丹汗看着自家的骑兵大损,脸色忽变,惊吓道:“难道是宋时的步人甲?神臂弩?”紧急命人吹响号角。

    号角之声响起,鞑子骑兵立刻掉转马头,丢下一千五百具尸体往回奔走,他们也不想死!

    连城墙之上的明军也被惊呆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兵卒。

    但崇祯肯定会告诉你,这是老子打造的重步兵,拥有神臂弩、燧发枪,堪称攻防一体,在重箭之下无人敢直面死亡。

    要不然他敢出京乱跑,这个才是他的底气,一直默默守卫他,这支队伍的主将便是黄得功。

    崇祯大喜,这支秘密打造的雄军声名大噪,三千对阵一万,斩杀一千五,而未损失一人,可谓是骄人的战绩,铁打的军功。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丹汗陷入沉思,怕是这大同镇不能攻取。

    远处的战场之上,各种厮杀声混成一团,战旗随风而扬,刀枪入肉。

    一个士卒看向左右,左边兄弟被人砍掉左臂,但仍然挥刀,右边兄弟身中三支箭矢,赫然拔出杀红了眼。

    他咬牙怒吼冲上去与面容狰狞的鞑子厮杀开来。

    夕阳下已然分不清楚血色,贺虎臣左臂被中一箭,但仍然砍下鞑子头颅。

    望着混乱的战场,脚下无数冰冷的尸体,他只能希望弟兄们能够好好的活着,还能见到他们的亲人。

    耳边再也没有厮杀的声音,那个勇武的士卒最终倒在战场,同他那两个兄弟一般勇武。

    而这一仗四千多儿郎再也回不去了。

    黄色洪流迎着夕阳跑了,贺虎臣咬紧牙关领兵再度追赶。

    独留百名士卒再此收拢尸体,焚烧后送往忠义殿。

    锦州城下,来了一伙人自称后金使者,希望前往京师赎回被“陷”的两个贝勒爷。

    驻守锦州的祖大寿,冷目审视眼前的中年男子,淡然道:“你姓范?那个王八蛋范文程是你什么人?”

    这人说道:“我虽姓范,但与范文程无亲!”

    眯起眼睛的祖大寿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本将定会禀报。

    看着你这个鼠尾巴,老子就来气,赶紧滚蛋,再不滚,老子砍了你的头喂狗。”

    中年男子露出胆怯后,便疾跑而走,待走到一处时,挺直腰板,双目有神,嘴角若有讥笑。

    盖州刘兴祚,得知阿敏入明却大败而归,心中甚是欢喜。

    这日他正在院中耍剑,突有一镖射中庭柱,见四下无人取了镖。

    坦然自若回到书房,熟练取下镖中之信,迅速查阅后立刻焚烧。

    入夜,刘兴祚跪下哭着到:“娘、孩儿不孝,欲报国,怕是不能再您跟前尽孝。”

    老妇人当然明白自己儿子心意,言道:“吾儿,为娘知晓,去吧,去吧!”

    刘兴祚又见妻子道:“吾与你共患难十几载,怕是以后不能如意,望侍候老母。”

    便自焚于书房中,次日盖州女真将领莽泰得知后,立刻上书皇太极。

    数日后,一满脸疤痕的大汉来到锦州城下,默默的流下泪走了进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