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崇祯圣皇 > 第155章 筹建医院,早朝议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名其妙的张家玉与匪夷所思的曹鼎蛟大眼瞪着小眼。

    见这幕崇祯不免笑出声来,遂与王承恩匹马回那紫禁城。

    曹鼎蛟道:“你小子真是祖坟冒青烟。”

    张家玉道:“我家祖坟从未冒过青烟。”

    紫禁城,皇后寝宫内,周柔与张嫣逗弄两个皇子。

    门外一声“陛下”驾到,两人相视一笑便起身相迎。

    崇祯入了宫,见是老婆周柔,抱住脸颊狠狠地亲了几口。

    全然不顾张嫣的感受,让张嫣竟无地自容,活生生吃下这波狗粮。

    周柔脸颊红润,却是狠狠踢崇祯一脚。

    扭头见张嫣美容,崇祯大写尴尬,好在张嫣并不计较,告累便走了。

    两个皇子均被抱下去侍奉,宫内独留下二人。

    周柔一声轻哼,小粉拳砸在崇祯胸膛。

    言道:“贵为天子日理万机,可微服出访、征战沙场又岂是皇帝所为?”

    崇祯回道:“太祖、成祖皆是马上英雄,朕不能落了祖宗之名。”

    周柔哀怨一声,崇祯自知理亏,将周柔一把抱起,放在床榻之上。

    褪去全身衣物,浑身不着片缕,一道横疤显在眼前。

    周柔问道:“是否太过于难看?”

    崇祯抚摸着伤疤道:“不难看,很完美。”

    周柔轻轻一笑之,洁白无瑕的肌肤,竟泛出点点红晕。

    那紫霄玉葡萄,颜好形美,那鱼肉厚肥美,汁水横流。

    寝宫内颠龙倒凤,门外人痛苦难耐。

    半个时辰后,二人互穿衣物。

    崇祯忽道:“皇兄可有消息?”

    周柔回道:“方伴伴去查,毫无线索!”

    “那皇兄身旁老人?”

    “熹宗老人了无音信,也查不出什么?”

    “皇嫂可知晓?”

    周柔厉声道:“未曾告知,闭嘴不言,胆敢有人泄露半字,诛杀九族!”

    见周柔霸气十足,崇祯也猜出大概,女人果真是母老虎不假!

    内阁众辅臣得知崇祯归来,也只是惊诧一下。

    他们关心重点是辽阳能否拿下?

    反观崇祯在养心殿,面见五大名医。

    三个鬓发虚白,身子佝偻的老头,带着两个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

    弃政从医王肯堂七十有八;

    外科正宗陈实功七十有五;

    中医温补张景岳六十有七;

    瘟疫学家吴有性半百之数;

    抗倭之后李中梓中年之貌。

    便问道:“内阁辅臣状况如何?”

    张景岳便道:“袁首辅、李辅、黄辅、徐辅、刘辅、何辅年事已高。

    万不可过度劳累,若细心调养身体,当十年无碍。

    钱辅、魏辅、温辅、杨辅多饮膳食、强身健体,二十年无碍。”

    李中梓补充道:“若是补肾益气,少行房事,可事半功倍!”

    少行房事?崇祯心中笑出来翔。

    又问道:“外科、疫病如何?”

    陈实功道:“臣已陛下之法广为传授,已有数百医徒知行合一。”

    吴有性道:“臣潜心钻研疫病,发现用医治伤寒病之法,医治疫病毫无效果。

    大胆猜测,这疫病与伤寒病决然不同,或许由外引发。

    目前尚在佐证之中。”

    闻言,崇祯暗道:“不愧是传染病学家,找到点子上了。”

    又看向王肯堂,道:“王太师如何?”

    王肯堂道:“太保已八十有三,五脏六腑俱损。

    若在家潜心静养,不谙世事,五年之内不成问题。”

    崇祯又道:“朕欲在西山成立医学院,招天下医士,主治病救人,教授学子。

    请各位先生供于医学院,望不吝赐教,传道授惑。”

    五人喊道:“陛下言重,谢陛下隆恩。”

    将五人送走后,崇祯便道:“西山医学院速速落成!”

    王承恩应承下,起了旨意送往内阁。

    二年十月十五,百官穿戴整齐,利利索索往大殿去。

    无他大明天子崇祯要上朝。

    破天荒的头一次,主动上朝。

    龙椅上崇祯往下一瞧,左右文武分立。

    内阁十大辅,袁可立、徐光启、李标、黄立极、刘鸿训、何如宠、钱龙锡、温体仁、魏广徽、杨景辰。

    阉党、清流、东林、帝党均在其中。

    靖难勋贵,张惟贤、朱纯臣、徐希?、郑之俊、徐锡登、常明良、刘效祖。

    王承恩一如既往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阁臣杨景辰出列,以半百之纪由秘书处直荐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辅政数月,针对国策、时弊积极改革。

    遂道:“辽东之战,时日许久,后方国库吃紧,若不能尽于战事,怕是不妥。”

    郑之俊却道:“打仗一事非一朝一夕,战事吃紧,士卒拼杀,毫无规律可言。”

    杨景辰却道:“河南、陕西、山西三地遭遇天灾,朝廷已然赈灾。

    若战事一日不停,粮草一日不断,恐两相其害。”

    百官无一人是傻蛋,听得懂杨景辰话中之音。

    朝廷近两年国库充裕,可赈灾、战事两线齐开实乃不智之举。

    见二人争执,崇祯笑道:“户部尚书银子收到没?”

    银子?什么银子?百官都搞不清!

    毕自严出列,咧嘴一笑道:“陛下,五百万两银子已入国库。”

    五百万两银子?从哪里冒出来的?

    兵部尚书杨鹤道:“乃毛文龙得朝鲜赔银五百万两!”

    群臣大震,这是发战争财?

    杨景辰自是不知这笔银子,略微皱眉后,缓缓坐下。

    门外忽报:“辽阳八百里加急!”

    “念!”

    “臣孙承宗敬上,辽阳城于九月二十七日被破…女真贼寇撤兵”

    百官闻言神情激愤,有甚者热泪盈眶。

    “辽阳夺回了!”

    “我军胜了!”

    “承宗,当用兵如神也。”

    大捷来得正是时候,扫去一切雾霭!

    崇祯见状,笑道:“重赏,重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