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93章 攻入楚国腹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起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压根就没有给潘凤单挑的机会。

    而是指挥大军,从三个方向直接掩杀了过去。

    站在函谷关城头之上的曹操,见状立即擂鼓收兵。

    如此方才致使潘凤部没有遭遇太大损失。

    但经此一役,曹操也发现了。

    这个吴起用兵颇为诡诈。

    别想着跟他正面交锋,那不现实。

    十一月下旬。

    吴起出奇兵绕后攻打函谷关。

    损兵六千,杀敌过万。

    十二月初旬,大雪,深夜。

    曹操命吕布夜袭敌营。

    损兵过万。

    杀敌近两万余。

    十二月中旬。

    大雪封住山路。

    吴起强行用兵,将曹操在关外布下粮草焚烧殆尽。

    十二月下旬。

    曹操以袭扰战术,夺下敌方大纛,使其军心受挫。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双方相互攻伐,各有伤亡。

    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不过论总体伤亡,还是楚军那边损失过重。

    一来曹操是守方。

    二来,他还有许多能人异士辅佐,更何况还有四王那种级别。

    十二月底。

    年关将近。

    楚帝芈熊下旨,命吴起班师回朝。

    此时,函谷关内外,已是白雪皑皑。

    吴起接到圣旨后,没有丝毫犹豫,开始让麾下各部将,准备撤军之事。

    有亲信问道:“元帅,我们千里迢迢来此,难道就这样退了?”

    心有不甘是肯定的。

    折腾了这么久,却只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谁会甘心?

    吴起望向函谷关的位置,喃喃道:“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除非我们有三倍于敌的军队,或可灭秦。”

    与曹操大战这么久,他深知,再这样继续下去,最终损失惨重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在这个时候撤军,其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倘若是项燕或者项超在这里,都不会这般轻易撤军。

    这便是双方之间的差距。

    与此同时。

    函谷关城头之上。

    曹操迎着风雪,静静矗立着。

    曹仁站在他的身后,看向敌军大营的方向,皱眉道:“他们这是要撤军了?”

    闻声,曹操点了点头,道:“吴起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

    “元帅很欣赏他?”

    “欣赏倒是谈不上,只能说他是个不错的对手。”

    曹操欲要转身离去。

    曹仁又开口道:“咱们就这样放任他们离去?”

    曹操苦笑着摇头道:“不然还能如何?吴起不会给我们追击的机会。

    即使去了,也只是徒增伤亡罢了。我们留不住他,但是他也休想攻破函谷关。

    这场战役,无论对敌我双方而言,都不应该打下去了。”

    曹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曹操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问道:“郭先生的情况如何了?”

    他口中的郭先生,自然就是郭嘉。

    曹仁唉声叹气道:“自从戏志才去世的消息传来后,郭先生便就每日就将自己锁在营帐里。

    除了喝酒便是喝酒,又好几次,都喝到不省人事的地步了。”

    曹操关心道:“喝酒伤身,多往他的酒里添水。大秦已经失去一个戏志才,而这郭奉孝,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出事了。”

    “诺!”

    曹仁应声退下。

    ......

    翌日。

    楚军撤退。

    曹操亲率一支军队,前去相送。

    楚军那边,还以为是秦军来攻。

    所以连忙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吴起。

    对方听说后,微微皱起眉头,喃喃道:“这曹操真的追来了?他怎么敢的?”

    斥候回应道:“对方说是来送送元帅您。”

    闻声,吴起顿时大笑道:“原来如此,走,且陪本帅见见这位曹尚书。”

    自从大战开始以来,二人还从未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会面。

    曹操站在一处小山丘上。

    而吴起,则来到了他的对立面。

    二人隔着一条小河相视而望。

    手中都有拿着一壶酒。

    曹操率先说道:“听闻吴元帅今日便要离开此地,前往太安,所以吾特意前来相送。”

    话音刚落,对面便就响起吴起的声音,“有劳曹公挂念,山高水长,你我终有再见之日,届时,再去一决胜负。”

    “这是自然!”

    曹操豪迈大笑道:“恕不远送!下次相见,吾必将吴帅尸身请回大秦。”

    吴起毫不示弱道:“届时,本帅也会为曹公准备好棺材,用最好的木料去做。”

    说到此处,二人均大笑起来。

    笑声过后,二人隔空敬酒,就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随后,他们几乎是同一时间作揖,并未说什么,各自转身离去。

    ......

    数日后。

    曹操将这边的战报传给嬴渊。

    倘若秦国这边没有什么动作的话,那么这场国战,就算是落幕了。

    不过,嬴渊可不这样想。

    此时,宣政殿内。

    六部尚书以及四征将军,都来到了此处。

    也都看到了曹操送来的战报。

    如今刚过完新年,万物回春,是时候该休养生息了。

    更何况楚国都退兵了,确实无需再打下去了。

    “陛下,是时候该让曹尚书班师回朝了。”

    蔡京劝说道。

    其余大臣纷纷开口。

    都是想让嬴渊颁下命令曹操回师的圣旨。

    其实,就连后者本人,也在等着这样的一道圣旨。

    然而,嬴渊做事,总是让人出乎意料,“朕说了,朕要与楚国打的是国战,难道将故土收复之后,便可作罢了吗?”

    闻声。

    众人相视一眼。

    各自感到困惑。

    最终还是由蔡京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嬴渊直言道:“朕决定,命曹操继续追击敌军,攻入楚国腹地!”

    他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呢?

    那是因为,他考虑到了一些因素。

    倘若继续乘胜追击的话,估计楚国那边一定会有所动作。

    届时,按照两国的国力比拼。

    秦军极容易遭遇大败。

    倘若能使曹操那边元气大伤。

    楚军没准会临时改变策略,再次疯狂针对秦国。

    那么,元气大伤之后的秦军,还能有抵抗之力吗?

    肯定就没有了。

    如此一来,岂不就是一个昏庸亡国之举?

    然而,那些大臣们可不这样想。

    如今班师,是最合适的一个决定。

    陛下乃是一代明君,心中不可能不清楚。

    然而,为何陛下还是要那样选择?

    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只是具体原因,他们还并不知晓。

    嬴渊见到众人有些疑虑,便当即一言堂道:

    “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需再议,命人快马告诉曹操,让他继续扩大战果,朕等着他的好消息。”

    整整两百年了。

    两百年来,大秦的军队,就从未攻入过楚国腹地。

    如今,这件事情,终于要实现了吗?

    大秦,迎来中兴之机了吗?

    众臣心怀忧虑,可也还是照办了。

    不敢违抗嬴渊的命令。

    当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

    朝野上下,无不哗然。

    百姓们认为,这是皇帝好大喜功的象征。

    不是一个好兆头。

    文武百官认为,陛下可能有别的目的。

    只是他们不得而知。

    这件事情,还需静观其变。

    太后吕雉那边,嘲笑嬴渊无知。

    楚国不攻大秦,已然是烧高香了。

    他居然还想着攻打楚国,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妲己那边,则是对嬴渊充满了信心。

    虽然,她也不太清楚,后者为何要做出那样的抉择。

    但是身为他的女人,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质疑他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支持他。

    当曹操接到圣旨以后,也是一脸懵逼。

    继续扩大战果?

    攻入楚国腹地?

    这...

    现实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