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137章 梁山易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山东道梁山那边。

    被当地百姓称为‘托塔天王’的晁盖,火急火燎的便就领着众兄弟赶到曾头市。

    可是。

    谁能料到,不知还是因晁盖下山阵势过于浩大,还是因为有别有用心之人特意走露风声。

    总之,晁盖一行人在即将抵达曾头市的城墙时,却突然遭遇敌军埋伏。

    只见史文恭带着兵马从左右两边掩杀过来。

    晁盖只带了五千人,哪里能是史文恭的对手?

    一声令下,他带着兄弟们,急忙掉转马头,准备撤出此间。

    不料,就在这时,敌军已冲入己方队伍当中。

    刹那间,便已形成乱军厮杀的混乱局面。

    晁盖骑术精湛,任敌军箭矢尽数射来,他只左右摇摆,便已轻松躲过。

    谁料,马有失蹄之时,人有大意之心。

    迎面一箭,将他射于马下。

    那一箭,正中面容。

    众兄弟瞧着大哥已中箭落马,哪还敢久战?

    将晁盖救起便冲杀了出去。

    然而此时,他已昏迷不醒。

    待将其送回梁山后,已经性命垂危。

    宋江等人得知他将命不久矣的消息后,都显得十分痛心与沮丧。

    过了片刻。

    晁盖强撑着一口气醒来。

    瞧见宋江等人都在。

    只是唯独不见那射箭之人。

    一想此处,胸中淤积便甚。

    按理说,面部中箭,有很大概率可以活下来。

    只是,那支箭有毒。

    晁盖深呼吸一口气,说了此生最后一句话,“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话音刚落,便已气终。

    见状,宋江抱着他的尸身,大声痛哭起来,“史文恭!还我哥哥命来!”

    由此,梁山众人,皆以为是史文恭射杀的晁盖。

    一代草莽英雄,便就这般落幕,让人唏嘘不已。

    晁盖死后,卢俊义在山中地位不比宋江。

    所以,即使晁盖留有遗言,但是梁山内的众兄弟,也已经将宋江视为梁山之主了。

    就此,水泊梁山,彻底易主。

    ......

    山东道。

    琅琊郡。

    一处偏远村落内。

    此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只是村民稀少。

    算是一处幽静的好去处。

    一位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的读书人,此刻正将双袖挽起,在田间不停翻地农忙。

    忽地就在此时,有名书童急匆匆跑来,边跑边道:“先生!先生!”

    闻声,读书人抬头看了眼天色,已近午时,是到了该用膳休息的时间了。

    于是便将手里的锄头扛在肩上,朝着地头那边走去。

    他的这番动作,再换身打扮,若是被他人看了去,定然以为,他不是什么读书人,而就是一个只会务农的百姓而已。

    “今日正午吃什么?”

    来到地头,读书人将锄头放在一边,也不顾地面泥泞,直接坐了上去,看着书童手里提拎着一个饭盒,露出一抹笑容。

    书童道:“今日黄家娘子为先生做了烧鸡,我还想问问先生,晚些时候,要不要去集市上买些黄家娘子喜欢吃的小笼包?”

    读书人笑道:“干脆多买些,晚上告诉家里的厨子,便不生火做饭了,就吃小笼包。”

    “是,先生。”

    书童乖巧的作揖起来。

    随后,便将饭盒打开。

    读书人看着香喷喷的烧鸡,早已忍耐不住,拿起筷子便吃了起来。

    书童在一旁矗立看着。

    不过,他的哈喇子已经快流出来了。

    见状,读书人轻笑道:“拿双碗筷,一起坐下吃吧。”

    “谢先生。”

    书童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欢喜。

    毕竟,黄家娘子的厨艺,可是附近一带远近闻名的。

    不过,有时候女子太优秀,可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又会做饭、又有才能、又好看的女子。

    所以,黄家娘子经常被人诬陷成为,长得又丑,又不会做饭,还特作的女子。

    顿了顿,书童似乎想起来一件事情,连忙说道:“先生,方才我瞧见城头那边,官府的人在招民夫。

    您说,要是运河真建起来了,是不是我们去江南玩儿,就快许多了?也不用受马车一路颠簸了。”

    乘船绝对要比一路赶马车要稳。

    毕竟,后者中途要是经历个土坑或是石头啥的,极有可能把人颠簸到魂飞魄散的地步。

    闻声,读书好奇道:“你就这么喜欢江南?”

    书童懵懂的点了点头,装模作样道:“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读书人顿时大笑道:“放心,等运河修建成功了,我便带着你去见一见江南的风采,如何?”

    听到这里,书童连吃烧鸡的兴趣都没了,异常激动道:“先生,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读书人点了点头。

    书童本来是极为高兴的,只是忽然想到一件事情,神情又迅速落寞了下去,

    “可是先生...我听人说,运河的工程过于浩瀚,能不能修建完成还不一定。

    万一朝廷要是将运河修建失败了呢?”

    闻言,读书人放下手中的碗筷,想了想,说道:“你信先生吗?”

    “信。”

    “那么今日,先生就可以告诉你,先生相信朝廷,相信当今圣上,运河,一定能够修建完成。”

    “相信皇帝陛下?”

    书童奶声奶气的说道:“先生是以为,当今陛下,是一代明主?”

    读书人皱眉道:“为何又有此一问?”

    “因为我从先生的语气里似乎能听到,您对当今陛下还是很推崇的。

    既然先生认为当今圣上乃是明君,那么先生为何还不出山?

    我可是听先生以前说起过,倘若先生能遇到明主的话,先生便会下山去辅佐。”

    书童直言道。

    读书人伸出手臂,敲了敲他的脑壳,笑骂道:“臭小子,连先生的事情都敢管了?”

    这位读书人,看起来有些仙气飘飘,有世外高人的风范。

    但是,由于他务农多年,说起话来或者是做事的时候,倒是有些像是庄稼汉的模样。

    很难想象,这两种性格,都能在一人身上体现出来。

    书童感觉自己的脑壳有些疼,但是并未怪罪眼前的读书人,而是说起其它事情,

    “先生,今日我在城里,还见到官府张贴的告示上说,朝廷要在全国各县、各州道,修建官学。

    如今正需教书先生,您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瞧一瞧。

    不过小的认为,以您的本事,只当一个教书先生,就有些太可惜了。”

    读书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朝廷要在全国各地修建官学?此事可靠谱?”

    “告示都贴了,还能有假?”书童道。

    待其话音刚落。

    读书人便豁然起身,接连大笑道:“你说的不错,或许,真该到了下山走动走动的时候了。”

    下一刻。

    卧龙岗有清风吹拂而来。

    春色满天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