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千秋霸业 > 第476章 绝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王然于金陵取代萧氏,建国称帝之时,宇文玮正在北方讨伐拓跋狐。

    得知王然称帝,宇文玮并没有吃惊。

    因为梁国早就名存实亡,王然取代萧氏,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结果。

    只是随着王然的称帝,魏国的压力陡然增加。

    在明国建立后,王然下一步的目标一定会是魏国。

    而现在的魏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早就不复之前的风光。

    拓跋狐占据邺城,仰仗黄河之险,数次击退宇文玮的征讨大军。

    如今宇文玮的十数万大军,驻扎在黄河以南,寸步难行。

    旷日持久的战争,只会拖垮魏国的国力。

    所以,宇文玮一定要在短时间内,荡平拓跋狐的燕国。

    否则继续下去,乱子只会更多。

    到时候就不是他宇文玮能掌控的范围。

    拓跋狐却是不急,他现在在邺城里,享受自己的高光时刻,甚是得意。

    不过,当他听到王然也在金陵称帝后,脸色有些难看。

    一个家奴,也能称帝。

    如此说来,自己和王然岂不是平起平坐了?

    真是耻辱!

    拓跋狐愤怒的砸碎了面前的砚台。

    “陛下,宇文玮现在是进退两难,士气一落千丈,军心涣散,此时正是我们反击的大好时机啊!”

    几个顽固派的大臣劝说道。

    拓跋狐面色凝重道:“现在不过才过去两个月,以宇文玮的脾气,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撤退!如果我们此时渡河进攻宇文玮,一定正中他的下怀!”

    拓跋狐年事已高,虽然称帝令他振作精神,可是拓跋狐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消磨殆尽。

    现在的拓跋狐,只想占据河北、辽东等地,安安稳稳的过完余生。

    渡河进攻宇文玮,风险太大。

    稍有闪失,刚刚建立的大燕国,就完蛋了。

    那他拓跋狐,就步了柳云志的后尘,成为又一个被史书记载,却不被承认的蠢货皇帝。

    拓跋韬倒是非常激进,拓跋狐称帝之后,便立拓跋韬当了太子。

    虽然拓跋狐身体还算硬朗,但拓跋韬知道,拓跋狐没几年活头了,如果拓跋狐真的要长命百岁,那他拓跋韬不介意送拓跋狐一程。

    未来的大燕国,将是他拓跋韬的。

    所以,对于拓跋狐的据险而守,如此保守消极的防御策略,拓跋韬是非常不满的。

    很多次,拓跋韬都想领兵渡河,与宇文玮一较高下。

    当年,拓跋韬随拓跋狐进京时,见到宇文玮,都是要俯首称臣。

    那种低人一等,且受制于人的滋味,拓跋韬深有感触。

    今天,他拓跋韬终于可以与宇文玮平起平坐,不用再低他一头。

    拓跋韬想要出战,拓跋狐自然清楚。

    但拓跋狐十分明白,拓跋韬不是宇文玮的对手。

    河北、辽东的军队,虽然有十几万。

    可是缺乏名将统帅。

    而宇文玮的身边,猛将如云,其本身就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如果真的列阵厮杀,拓跋狐认为自己的胜算并不大。

    拓跋韬性格激进,真到了战场,一旦出现不顺,必然会方寸大乱,冒进失措。

    拓跋狐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好好磨砺磨砺拓跋韬。

    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否则自己万一那天死了,这费尽一生心血得来的江山,必然毁于一旦。

    拓跋韬不懂拓跋狐的良苦用心,只认为拓跋狐岁数大了,胆子也变小了。

    一天,拓跋狐收到密信,得知宇文玮竟然打算退兵,一时间踌躇不已。

    密信的来源,拓跋狐认为十分可靠。

    因为这是他安插在行夜司的心腹发来的密信。

    这颗棋子,拓跋狐一直不曾动用。

    如今,终于到了用武之地。

    不过,拓跋狐还是犹豫了。

    因为他猜不准宇文玮的撤兵,是真是假。

    到了他这个岁数,疑心病已经成了绝症,就算是亲儿子,他都不相信,又怎会相信一个奸细。

    虽然信里说的有模有样,因为王然称帝后,急于实现天下一统,便开始集结兵马,筹措粮食,准备北伐。

    所以宇文玮害怕洛都被破,于是选择回军防守洛都。

    这个原因,很有说服力。

    如果宇文玮真的在悄悄撤军,那此时挥军渡河,便可大获全胜,说不定可以一战定乾坤。

    拓跋狐心动的同时,也很犹豫。

    一众顽固派大臣们,也觉得不适宜出兵。

    而以拓跋韬为首的太子党,则是急切作战,想要通过战争,证明他们的能力。

    拓跋狐见拓跋韬求战心切,当下决定不予出兵。

    拓跋韬太过浮躁,让拓跋狐非常担心。

    这样的人,领兵出战,就算宇文玮是真的撤兵,恐怕也会输的一败涂地。

    拓跋韬在朝堂上被拓跋狐驳斥了请战的要求,觉得面色挂不住,回到东宫越想越气。

    于是他决定率领军队,直接出兵。

    至于拓跋狐那边,先斩后奏。

    拓跋狐将军队,分别驻扎在黄河沿岸,由他亲自指挥。

    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但拓跋韬仗着自己的是太子,命人私造虎符,沿途调动兵马,随后过河集结,追击宇文玮。

    等拓跋狐得知拓跋韬违令出击,已经为时已晚。

    此时,北岸驻扎的兵马,已经有一大半过了河,在拓跋韬的率领下,追杀宇文玮。

    听到这个消息,拓跋狐几乎当场晕厥。

    “逆子啊!逆子!”

    拓跋狐仰天长叹,他有几十个儿子,儿子多到自己都记不清,但是唯独喜欢这个小儿子。

    为了小儿子,不惜得罪了其他的儿子。

    可如今,小儿子却忤逆了他的命令,带着兵马过河追击。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拓跋狐的好日子都到头了。

    若是拓跋韬成功击败宇文玮,势必声望大增,等回到邺城时,还有谁听他拓跋狐的?

    当然,反正他拓跋狐也几年可活,拓跋韬如果真能带领大燕走向强盛。

    那他拓跋狐死而无憾。

    可是如果拓跋韬追击失败,致使这十几万精锐折损,那大燕就完了。

    他拓跋狐奋斗一辈子的心血,都毁于一旦。

    “陛下不要慌,我们这就派人去追太子殿下!”

    慕容重等几个老兄弟,劝说拓跋狐不要着急。

    拓跋狐只能压着心头的慌乱,命人多派斥候,打探前线的最新情报。

    然而,斥候没有带回拓跋韬追击的消息,却得到了宇文鹄率领大军,出现在邺城西面五十里处。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惊得拓跋狐等人大惊失色。

    宇文鹄明明在河套地区抵御柔然,怎么可能出现在邺城西面?

    但事实就是如此,宇文鹄来了。

    坏消息,接踵而至。

    拓跋狐最信任的盟友,高句丽,出兵侵占辽东。

    来自辽东的紧急军报如同雪花般飞来。

    还有一个最糟糕的消息就是拓跋韬追击宇文玮,反遭宇文玮埋伏,如今深陷重围。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拓跋狐直接病倒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拓跋狐躺在病榻之上,抓着身边的亲信问道。

    “陛下,卑职也不清楚,等陛下休养好身体,一定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几个亲信安慰道。

    “慕容重他们几个呢?怎么不来朕的榻前?”

    拓跋狐扫视四周,见不到支持自己的那几个铁杆,心中顿时更加慌乱。

    亲信如实道:“陛下,现在邺城内都乱成一团,行夜司在城中散播谣言,不论是谁,只要弃暗投明,统统可以既往不咎!只怕慕容重他们现在已经……”

    亲信没有挑明情况,但是却将事态的严重性告诉了拓跋狐。

    邺城乱了,刚刚建立的大燕国,也要完了。

    拓跋狐傻眼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