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猛将召唤 > 第121章 感风寒太后生病,信佛法唐姬固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昭走后,刘辩将韦孝宽叫了进来。

    “陛下。”一身戎装的韦孝宽腰间佩刀,英气逼人,微微躬身拱手。

    刘辩点了点头,开门见山的说道:“孝宽,了拂子能够投入使用的暗哨有多少?”

    韦孝宽想了一会,说道:“回陛下,如今了拂子情报司五百人,能够使用的有五十人,其中二十人分给了霍去病将军,另外二十人分布于秣陵县各处,空闲的了拂子只有十人。”

    刘辩知道韦孝宽所说的五十人,是熟练掌握了改进版飞鸽传书的人。

    沉吟片刻,刘辩说道:“将秣陵县的暗哨撤掉一半,将空出来的二十人全部派往牛渚津渡口,如果情报无误的话,这回牛渚津已经易主了。”

    韦孝宽还不知道郑宝的事情,皱眉说道:“自从陛下入主秣陵后,秣陵县每日都会涌入大量非本地人,光抓住的别的势力的暗哨,就多达四十多人,如果将撤掉一半,恐怕。”

    刘辩摆了摆手,说道:“巢湖郑宝与张多来了,他们已经到牛渚津了,但是我军还未收到任何战报,敌军兵力、将领配置一概不知,初步估计不会少于两万。必须尽快摸清郑宝底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韦孝宽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此事万分紧急,敌军到了一百里之外的牛渚津,己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出城告诉高长恭,让他加强防御,做好充足的战备,随时准备迎敌。”

    “是!”韦孝宽躬身拱手,疾步离开了刘辩的书房,朝着了拂子大营走去。

    秣陵,太后府。

    太后何氏居住的府邸就在刘辩居住的府邸旁边,是一座三进的大院子,刘辩的女眷都暂时安置于此。

    最近太后偶感风寒,便把京城雒阳来投奔自己的姚太医叫了过来。

    房间内的暖炭烧的很旺,每过一个时辰,便会有人往里面添加暖炭。

    在炭火的作用下,房间内温度适宜如春,尽管外面温度已经零下,房间内也只需穿着一件薄衫。

    何太后面色略显苍白,闭着眼睛,丰盈的身体躺在软榻上。

    年近知命的姚太医正在为何太后把脉,唐姬和万年公主两人忧心忡忡的坐在另一旁。

    许久之后,姚太医将手拿了起来,唐姬二人连忙站了起来,面露焦急,但是看到姚太医脸上并无凝重之色,脸上的担忧之情不由得减少几分,但是也不敢怠慢,连忙问道。

    “姚太医,太后他怎么样了?”

    姚太医不敢抬头看唐姬,只是躬身,轻声说道:“回娘娘,太后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感染了风寒,老夫开的方子给太后吃上七天,太后便能痊愈。”

    唐姬放心的点了点头,姚太医的医术,她还是很放心的。

    “娘娘需要静养,老夫先行告退。”姚太医躬身行礼之后,便打算离开这里。

    唐姬跟了上去,说道:“本宫送送太医。”

    唐姬跟着姚太医行走在装饰简约的走廊中,哀荣满面的说道:“太医,最近全国各地灾害频发,本宫心中甚是忧郁,想要为陛下做些什么,但是却没有什么办法。”

    姚太医听着唐姬的话,有些云里雾里,不太明白皇帝目前唯一的妻子的是什么意思,但也不好开口问,便说道。

    “娘娘心系百姓,颇有太后当年母仪天下之风,天下百姓知道娘娘有这份心,一定会很开心的。”

    唐姬摇了摇头,说道:“本宫想要每日礼佛祷告,为陛下祈福,为天下祈福。”

    姚太医还是不太理解这位美貌娘娘的意思。

    “佛教?娘娘想要礼佛,可是秣陵并没有佛寺。”

    说到这,唐姬面露喜色,但是掩饰的很好,“本宫听闻姚太医家中有一侄儿,颇通佛法,是白马寺的高僧,不知他身在何处?”

    姚太医终于知道唐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原来是自己家那位看破红尘的光头侄子。

    想到他,姚太医便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广孝他确实跟着老夫来到了秣陵,只是广孝毕竟已经不是白马寺和尚了,恐怕难以担此大任。”

    风华正茂的娘娘和血气方刚的年轻和尚私下学习佛法,确实不妥当,事情要是传出去,自己的性命恐怕不保。

    唐姬自然听出了姚太医的话外之音,温婉地说道:“姚太医不必担心此事,本宫看城西有一座佛寺,只不过早已荒废,大乱年代,百姓终究还是需要内心有所寄托,才能安心生活,相信陛下也十分愿意重开城西佛寺。”

    姚太医听完之后,也不再勉强,说道:“如此甚好,老夫回家便将娘娘的意思转告小侄。”

    唐姬满意的点了点头,“有劳太医了。”

    姚太医走后,唐姬便反身回了房间,与万年公主共同照看生病的何太后。

    唐姬在雒阳的时候,便信奉佛法,是白马寺最为尊贵的香客,几年下来捐给白马寺的钱不在少数。

    道衍和尚姚广孝也是他在雒阳的时候认识的,身为大家闺秀的唐姬,自幼也是熟读圣人书,虽不及那些文坛大家,但是对于政治与文化,还是有自己一定的见解的。

    唐姬虽然单纯,但是不傻,从小接受史学教育的她,深谙后宫斗争凶险,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自己虽然没有吕后那样的野心,但也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如果朝堂之中有能为自己说话的人,自己在后宫、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就像太后何氏一样,之前汉灵帝想要动她,还需要看朝堂上的脸色。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当时在白马寺见到姚广孝之后,便发现姚广孝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有意拉拢姚广孝,可惜当时自己人微言轻,只是个刚过门的太子妃,所以不好做的十分明显。

    姚广孝也有意靠拢身为太子妃的唐姬,姚广孝虽然出生在医学世家,但是想要入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和尚的身份,士人眼中多少都带点偏见。

    投靠太子妃,是入仕的一条捷径。

    只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打破了两人美好的愿想。

    不过鬼使神差之下,姚太医又带着家族来到了秣陵,唐姬便又想到了那位胸怀大才的和尚。

    借着修缮佛寺为由,将姚广孝引荐给皇帝,这样既不会显得自己突兀失了礼数,也能够让自己的目的达成,一举两得。

    唐姬笑容逐渐灿烂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