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581章 清查还是清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粮仓,即存粮之地。

    大宁有完备的仓储制度,大宁皇帝在各地新建粮仓用于储备,仅是在上京城就设了十三仓。

    其实在前朝就有之,这十三仓里边这里边储存的,都是只供给于皇室和位高权重的大臣。

    而且,它们都是从鱼米水乡沿着澜沧大运河漕运而来。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粮食。

    稍微次一点的粮食,就在“钱粮胡同”发放。而能够享用这些粮食的人,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皇室宗亲后辈子弟。

    前朝大康是一个国祚延续了两百七十年的王朝,代代相传,萧姓皇室子弟不知多少?

    养活这些人对国家而言,就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新朝建立后,萧氏皇族基本被杀光了,当然也有留存下来的。

    前朝隆安帝一脉,也就是当今皇贵妃的宗亲,又换了外戚的身份成了宗亲。

    关宁可不养闲人。

    十三仓被真正的启用,成为了战时储备。

    南方才是产粮之地,像江州,淮州,湖州等地,一州产粮都抵北方数州。

    这些粮食储备是防止北方起了战事,可加急运往,支撑军需。

    除此外,还在州、府、县设常平仓,义仓,社仓,还有官仓,都有专管,于户部造册以记之……

    这些都是粮仓,在遇有所需时可迅速救济。

    民以食为天,这也是最基本的欲望和追求,关宁很清楚,百姓吃不饱就会想方设法的寻找粮食,引起兵变起义,之后造反

    因而关宁才如此注重。

    各仓有各仓效用,像常平仓就是为百姓服务,防止谷贵伤民,谷贱伤农。

    到如今,常平仓真正的效用已被大宁粮庄代替。

    每逢粮食大获丰收,朝廷就以正常价格收农民手中的余粮,而到了灾年的时候,就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受灾的百姓。

    在战争开始之前,关宁清点过粮仓,并下旨大宁钱庄大肆收粮……

    此次战争能维持供需不紧,大宁粮庄起了大作用。

    现今战争结束了,还要把粮仓盘明白了钱无粮!

    白绍元率领五万镇北军奔赴西北,路上饿死了数千人,西北军更是啃树皮吃土。

    这些事情没有公开,但关宁可都是知情的。

    若是真没有粮那也没办法,若有粮而被贪了,那就该杀头了!

    关宁是要清算了。

    “回京之后,朕听到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空了。”

    “国库空了,粮仓空了,上京十三仓,各州府常平仓,大宁粮庄储仓都空了,清查应是很简单的事情,朕在想应是不会再有着火之事发生吧?”

    朝臣们内心微怔。

    陛下显然是知道内幕的。

    每有清查天下粮仓必会发生火龙烧仓,也就是着火。

    合不回去,也只能烧了。

    没有什么是一把火解决不了的……

    “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这时薛庆走出班位高呼。

    “何罪之有?”

    “清点天下粮仓应由户部提请,却由陛下您言出,实乃臣下的失职!”

    这薛庆越发有其父的风范了。

    众臣感叹。

    甚至有人已经猜到薛庆下一句该说什么了。

    “为弥补过失,臣愿主持清查一事!”

    “果然!”

    薛庆的话刚落下,公良禹心里也在同时想到。

    现在的薛庆跟他父亲一样,什么事难干,什么事得罪人,就干什么

    这才是为陛下分忧啊!

    清查全国粮仓本是户部之责,这是其一。

    可真给别人,也无人敢接。

    这不止是得罪人的事,还是要命的事。

    曾有监察御史去清查粮仓,还未到地方就死了,遭遇马匪被杀了,车轮掉了翻车了,喝口水噎死了……

    这样的事可不再少数。

    这次清查更为凶险,涉及到战时供需,可不止是文臣参与,还有兵部,有天策府,有地方府衙……

    勇啊!

    薛家父子真的勇!

    不愧是国丈,是真的能为陛下分忧。

    众人心里感叹。

    这时关宁开口道:“是朕突然想起,你又何罪之有,户部事务重多,爱卿身上担子太重,朕于心不忍,还是换一个人吧。”

    “陆爱卿,你可愿接此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