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赛点 > 1140 燃烧到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春风暴”,正在来袭。

    自高文登顶美网冠军以来,“90后”、“95后”的年轻一代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争先恐后地登上职业舞台,尽情绽放光芒。

    对此,各大媒体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欢迎,掌声雷动。

    媒体们始终在寻找新生代之中能够和高文相提并论的对手,不是锦织圭也不是瓦林卡,而是年轻球员。

    因为他们期待着“麦肯罗VS博格”、“桑普拉斯VS阿加西”、“费德勒VS纳达尔”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宿敌。

    从拉奥尼奇到迪米特洛夫,再到更加年轻的小兹维列夫,媒体竭尽全力地煽风点火,试图营造气氛,早早开始营造“宿敌”气氛,在2015年职业网坛的全面乱局之中,希望能够为新新生代找到一席之地。

    但是,记者们终究没有预见未来的本领,他们都没有能够想到,最后形成宿敌角力之势的却是其他人:

    “高文VS蒂姆”。

    至少,在今年迈阿密大师赛两位球员的首次碰面,人们都没有能够看出痕迹来,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

    蒂姆,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号的纳达尔,并不是说比赛风格或者实力,而是整个职业作风和比赛态度:

    勤恳,专注,投入,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并且,韧劲十足。

    当然,比赛风格的部分相似也是一条线索。

    蒂姆是继纳达尔之后,第二位击球平均转速能够轻松上四千的球员,在2018年、2019年的巅峰时期,蒂姆的击球转速甚至能够压制住纳达尔,这无疑是一项壮举,同时也奠定蒂姆“红土小王子”的地位。

    同时,蒂姆和纳达尔一样,训练狂魔,每天不是在训练就是在前往训练的路上。

    但是,蒂姆和纳达尔的最大区别之处就在于,蒂姆的网球特别“暴力”,和瓦林卡、卢布列夫是一个类别。

    蒂姆的网球,拍拍发力,全场发力,不仅“轴”,而且“倔”,他坚信着,自己需要更强的力量、更转的旋转,才能够压制对手,所以困境状态下,他往往会更加发力,而且正反手都不例外,全场覆盖全面发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观看蒂姆的比赛,“燃烧感赛里,非常依赖自己的身体,完全就是用身体去冲去撞去拼去闯。

    职业生涯前期,蒂姆一直在学习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但这就已经足够,他连续三年闯入法网四强;而马苏加入团队之后,则在战术和心理层面,带给蒂姆更丰富的内容,促使他升级。

    在2015年的当下,蒂姆依旧处于自我摸索的阶段,尽管已经摸索出一些东西,但还是不足以连贯成串小说

    对阵高文的这场比赛,就是一个典型。

    首盘比赛,蒂姆给予高文施加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基本可以看作去年澳网的瓦林卡,整个进攻不仅暴力而且流畅,更重要的是,命中率奇高。

    面对小兹维列夫,高文可以通过防守来扭转局面,但面对蒂姆,球质的压制却导致高文的防守质量下滑。

    蒂姆的来球,又重又转、又沉又冲,单纯以球质来说,已经能够和纳达尔相媲美,特别是高文和纳达尔的两次碰面,纳达尔都不在最佳状态,所以蒂姆的球质后劲比纳达尔还要绵长,层层叠叠地冲击。

    不仅压缩高文的击球时间和空间,而且力量与力量的强强对抗也能够压制住高文,连带着,战术布局也跟着受影响——

    变线、回球、布局的难度全部上升。

    这也生动诠释了,网球就是一项博弈的运动,那些回球,轻松与困难与否,需要取决于自己与对手双方。

    “6:3”。

    蒂姆先下一盘。

    在这一盘里,尽管高文也争取到了一些机会,在蒂姆发球局里拿到过五个破发点,但关键时刻蒂姆总是更胜一筹。

    不仅果敢,而且坚决,整个击球思路非常清晰,不是高文打得不够好,而是蒂姆的表现值得掌声。

    你来我往的强强对决,寸步不让、刺刀见红,制胜分令人拍案叫绝,精彩好球一个接一个,哪怕是失误,也是来自对手的强力压制,火花四射的激烈对抗点燃全场热浪,现场观众的欢呼根本停不下来。

    这,才是人们期待之中的“青春风暴”,比高文对阵小兹维列夫的比赛,好看得太多太多。

    年轻人,就是热血就是强硬就是激情!就是要燃烧到底!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