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万年:我是祖龙亲儿子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赚了一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维这几天从早到晚,在店里忙个不停,很是赚了一笔。

    也有些人见了眼红赚钱,打出刻字招牌,但人力当然比不过机械。

    又贵又费时间,自然也就竞争不过了。

    嬴封忙完了银行事宜,总算是得了闲。

    每天上午去一趟县衙看看,再去西市旁边的银行望望。

    下午再去工厂看看生产情况,晚上再返回城里去上课,倒也过得充实。

    但,没过几日,哗哗而下的暴雨,却将嬴封的规律日常给打破了。

    雨停停下下,有三四天。

    直到这时候,嬴封才彻底发现,古代到底是何等的不方便。

    陛下的朝廷停了,嬴封的夜校暂时也停了。

    就连二娘食铺里的生意,也比好天时候的销量,减少一半。

    “咱这长安城啊别的都挺好,可惜就是这路不好好,全是泥土路,一到雨天雪天,就很不方便。”

    嬴封站在食铺里仰头望天,身边便有伙计这样说。

    还是现代的水泥柏油马路好啊。

    嬴封叹了口气。

    可惜自己官阶太低,修建长安城道路的事,他既没有做的必要,也没有足够实力,还是等以后在说。

    正在这时,他便看到有马车驶来,停在食铺门口,有仆从递给嬴封一封信。

    打开看了嬴封才明白,原来是元大儒邀请他去府上,去详谈拜师筵的事。

    因为平日事务繁忙,也就只有这种雨天休息在家,元大儒才有空举办。

    嬴封坐上马车,去见老师。

    虽说两世为人的嬴封,从来没有拜师筵的经验。

    但没经历过好歹也看过听过,嬴封寻思着,给老师送上些礼物,跟着老师见过前来筵席的众人。

    就算完事。

    没什么难的。

    到元大儒府邸,嬴封见了元大儒才发现。

    他老人家坐在地毯上,脚上还用木板和布绑着。

    “老师您这是...骨折了?”

    嬴封皱眉,以元大儒这样的年纪,身体恢复力本就不济,伤怕是不容易好。

    “不碍事不碍事,前几天进宫时候,路上滑就摔倒了,骨头倒是没事,就是脚踝骨扭的厉害,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

    元大儒不在意的摆摆手,

    “正好乘着空闲,过几日我会邀请一些同僚过来,参加这拜师筵,到时我会喊你来参加,拜师礼物意思一下就成,不用破费,你送的老花镜就很好了。”

    元大儒嘱咐着嬴封,身为有名望的大儒,如果弟子送的东西太过富贵,也确实不符合文人身份。

    嬴封点头却什么都没说。

    告别老师之后,嬴封走出元大儒宅邸,一时间也不着急离开,只是在沉吟思索。

    随后,嬴封便沿着老师日常行走的路线,顶着哗哗下的雨,花了不少时间才终于走到老师常去办公的皇城以及陛下所在的兴庆宫。

    一路泥泞,是真的不好走。

    嬴封坐在马车上看到坑洼泥泞的道路,觉得这样的路,别说元大儒,怕是就连自己,一不小心都得摔倒。

    望着雨水,嬴封突然想到一条送老师贺礼的好思路!

    “走,去一趟钦天监。”嬴封对车夫说道。

    钦天监除了观测天文,对日常气象也同样关注。

    嬴封仔细询问了钦天监里的观测人员,得知雨水近一两日便会停下。

    他便放心离开。

    这样就好。

    嬴封驾车前往安乐坊作坊。

    那里还有个水泥加工厂,他打算利用起来。

    人手自然是充足的,养鸡厂那边,只要嬴封给出不算高的工钱,愿意接外活的大把。

    嬴封一方面让人去购买石膏石灰等物,另一方面他又去了趟万年县县衙。

    负责管辖长安城东的万年县县尉,是个年纪将近四十岁的壮汉。

    “你是说,你想在我这辖区修路?”

    陶县尉觉得难以置信。

    担任县尉每年都要经过吏部考功,就是看看这一年干的差事如何。

    这修路可是能增加业绩的大好事。

    可是嬴封身为长安城左侧的县尉,不在他的辖区地盘修,跑来自己这边修。

    这不是往别人脸上抹金么。

    哪有这样的?

    “陶县尉你不必疑虑,就算我不当这长安县县尉,这路我也是要修的,但也不算长,就一截。”

    嬴封说出自己的计划。

    “从元大儒到皇城和皇宫?”

    陶县尉想了一会,“大概得有两公里吧。”

    元大儒家在平康坊,正是靠近东市那条繁华热闹街市的坊区。

    “你打算怎么修?几天能修完?若要修整条街面,我还得封闭街道。”

    嬴封早就计算好所需工时。

    “我有两百名工人,两到三天,便可完工,不影响百姓。你看如何?”

    “好!那我就给你三天时间。”

    陶县尉很惊喜。

    他还以为需要个把月才能完成,还是靠近皇宫皇城方向,和那些高.官们解释起来也麻烦的很。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修好!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这两天天一放晴,我便立刻来找你,到时清路事宜就麻烦你了。”

    嬴封拱手致谢。

    “不必客气,嬴县尉自掏腰包为元大儒修路,我很佩服!”

    两人约定之后的第三天,果然放晴!

    嬴封待天亮便命人去通知作坊和工厂。

    没过多久,两百人的队伍分成二十队,便在元大儒府前集合。

    “时间紧迫,请大家各自前往所负责的分段,抓紧晴天时间修路。”

    不用嬴封多说,那些修路的工人便熟门熟路去干活了。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上次也曾修过城外那条水泥路,都是熟练工了。

    陶县尉将各处路障摆放好,并安排了人手疏导通行,倒也一切顺利。

    不过在修路过程中,难免会有那些闲着没事爱瞧热闹的长安百姓,在路障之外或坐或蹲望工人修水泥路。

    大家看着工人们拿着奇怪的长柄工具抹地,感到很好奇。

    有些人乘着工人休息时才得知,他们正在用一种名为铁锹的工具,往地上抹水泥。

    “这水泥干了之后,就像城南安化门那样,无论晴天雨天都平整好走路。”

    有人给看热闹的百姓科普。

    长安百姓别的听不懂,但说起安化门到安乐坊的那条短短一截的水泥路,却是赞不绝口。

    现在安化门那条路,已经是来往客商首选的道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