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烟火 > 一百三十一章 地里产出不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百姓种地的艰难,臣还是有所了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韩度点头,继续说道:“而且不仅如此,臣还是知道,土地的产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有富裕到贫瘠,逐渐减产的。”

    听到土地的产量会逐渐降低,这下子连老朱都不淡定了。眼神中厉芒一闪而逝,沉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韩度两手一摊,无奈叹道:“自然是真的。”

    一旁的汤和,满脸严肃的盯着韩度,厉声说道:“小子,你可不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老夫也是知农事的,怎么没有见过田地的产量降低的情况?”

    汤和的意思,不是想要反驳韩度,而是出于对韩度的保护。要是韩度真的是信口开河的话,皇上即便是看着他已经训斥过韩度的份上,也不会对韩度处罚的太重。

    可惜的是,韩度没有意会到汤和的好意,不过韩度说的也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汤和见韩度无动于衷,就要再提醒一番,却被皇上挥手把他的话给憋了回去。

    “你继续说。”老朱朝韩度说道。

    韩度解释道:“信国公没有发现,那是因为时间太短,察觉不到而已。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没有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是察觉不到这其中的变化的

    想了想,韩度举了一个例子,“就拿河南承宣布政使来说吧,在千年之前,那可是富饶的中原大地,富得流油的地方。但是现在呢?呵呵,恐怕它在大明内连前十都进不去吧。”

    韩度的话音落下,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熟读史书的人,中原大地的富饶,几人都看过史书的记载。但是现在的确是变得普普通通,难道真是韩度说的土地会变得贫瘠的原因?

    中原大地的转变,韩度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以往的人们解释这种现象,多用天命转移、龙气移动来解释。

    老朱想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一点,如果海产众多,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就微臣所知,琼州以南有涨海,传闻里面鱼类之多,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号称,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汤和闻言嗤笑一声,“小子,你没有去过海上吧。”

    韩度沉默,他还真的没有去过海上。上辈子也只是到海边游玩过而已,但是在海边游玩和乘船到海上去,完全不是一回事。

    汤和竖起一根手指,“其一,海上风浪巨大,而且天气变幻莫测,一个不好就是船毁人亡。海龙王吃人,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是真的要吃人的。其二,海上有倭寇。你不会认为,倭寇会眼睁睁的看着百姓捕鱼而什么都不做吧?其三,你说的涨海老夫也知道,但是它实在是太远了,鞭长莫及啊。”

    老朱在一旁默默不语,让人猜不透他的态度。只是见他看着韩度,饶有趣味。

    韩度低头沉思了一下,抬头说道:“海上有倭寇侵扰,这自然是一个麻烦。但臣不认为,倭寇就能够阻拦我大明的脚步。华夏衣冠,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为了生存抗争。正因为如此,咱们才从当初的中原一偶之地,有了如今大明的万里江山。大海是大明解决天下百姓缺粮的关键,区区倭寇没有实力能够成为咱们的阻碍。”

    汤和听了,和老朱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含着笑意。

    回过头,汤和又正色问道:“那风浪呢?这可是天灾,又当如何?”

    这个更简单。

    韩度胸有成竹,说道:“一叶孤舟入海,那自然是免不了船毁人亡的下场。但是舟船越大,便越能抗击风浪。南宋之时,就有千帆竞于海上的场面,难道咱们大明现在还造不出比南宋更大的舟船吗?”

    汤和听了,摇着头,说道:“大船,大明自然是有的。先不说这样的大船能不能卖给百姓,难道你认为一户普通的百姓,能够买的起这样的大船吗?没有船,拿什么去打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