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烟火 > 一千百十三章 重赏动人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没有等韩度高兴多久,老朱又沉思着问道:“可就算是王元吉想要去增长见识,在大明走走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去南洋?”

    韩度闻言一滞,脑细胞疯狂的运转,试探着说道:“臣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不过书院里面有学子去过旧港,或许他是从书院得知了南洋的情况,萌生了想要去见识一番的想法也不一定。”

    老朱听了解释,脸色缓和下来,叹息一声道:“那你以为,让他去南洋也行?”

    “臣以为,既然他想要去,那就让他去。就当是增长见识也是好的,反正左右不过五年就回来了,也耽误不了什么。”韩度硬着头皮说道。

    老朱沉吟一番,在心里反复衡量,最后总算是点头,“好吧,那朕就准他去担任总督。”

    ......

    大明新一届的南洋总督出炉,一共三十三人,除了太子府四人和王元吉之外,其他的都是勋贵武将,就连曹震也位列其中。

    曹震身为景川侯,对于到万里迢迢之外去担任总督,不仅没有丝毫的怨愤,反而是显得兴致勃勃。

    这不禁让同行的方孝孺等人感到有些诧异,一个侯爷就因为能够担任总督,便这么高兴?

    韩度站在送行的人群里面,和曹震等人告别之后,回过头来看向王元吉。

    “你怎么会想到去南洋担任总督的?”

    王元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吞吞吐吐的解释道:“先生,我觉得翰林院有些不适合我,便想着趁此机会出去看看。”

    “就因为这个?”韩度有些奇怪。

    王元吉点点头,回道:“当然。”

    韩度有些纳闷的看了他一眼,问道:“翰林院怎么会不适合你?你不知道,其实马学士对你的评价挺高的。真的,前些日子都还在皇上面前夸你呢。”

    王元吉无奈一笑,说道:“马学士夸我,我信。可是,我就是觉得自己和翰林院格格不入。”

    “为什么?”韩度有些不理解,既然王元吉在翰林院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那又为何会格格不入的?

    摇了摇头,王元吉解释道:“先生应当知道,学生做事喜欢讲究效率。但是这样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却是年轻人的毛毛躁躁。”

    “先生有所不知,起初学生去翰林院的时候,他们并不喜欢学生。后来学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才改变了做事的方式方法,故意契合了他们的想法,才赢得了他们的认同和喜欢。”

    “可是,这样的认同和喜欢,并不是学生想要的。学生想要的,还是最初那个无拘无束的自己。”

    韩度总算是听明白了王元吉为什么会选择去南洋,无非不过就是不喜欢曲意逢迎的迎合别人。

    靠近一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能够得到他人的喜欢,也是你的本事,不用觉得苦闷。不过你既然选择了去南洋,我也不会拦着你。或许此去几年,能够让你更加适应这个世俗,不再像现在这么抗拒。”

    王元吉低头沉思了片刻,摇摇头说道:“学生不知道。”

    “不知道就对了。”韩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叹声说道:“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脚下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世间的万物需要亲眼去看。”

    “去吧,去做五年总督。我相信,那时候的你肯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多谢先生。”王元吉恭恭敬敬的朝着韩度一拜,然后跟着人潮,依次走上水师战船。

    岸上的兵丁解开绳子,战船便在水波的荡漾下,一点一点的远离岸边,朝着江水中漂浮而去。

    韩度挥手朝着船上的人示意,直到战船扬起风帆,顺着滔滔江水而离去。

    ......

    原本韩度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南洋三十三总督回京述职的时候,竟然会再起风波。

    上一次,老朱在赏赐各位总督的时候,都是将众人召集起来,简单的请大家吃个饭,然后便按照大家这几年上贡财物的数目,赏赐一成给众人便是

    可是这一次,老朱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竟然要在朝堂之上当众赏赐众人。而且事先还根本就没有透露过一丝风声出来,直接就在朝堂上宣布了。

    “......吕宋总督舳舻侯朱寿,多年以来兢兢业业,为大明镇守一方,功勋卓著,加食邑八百石,赏黄金六万两,银子九十三万两......”

    “......旧港总督张超,赏金四万两,银六十二万两......”

    一个个振聋发聩的数字,如同一颗颗的巨石一般,狠狠的砸进众臣的耳朵。

    勋贵这边听到之后,脸色顿时一变。皇上此举来的如此突然,让大家连个准备都没有。措不及防之下,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够纷纷将目光投降最前面的汤和。

    汤和纹丝不动的身躯,定住了一种勋贵武将的心房,让大家能够冷静下来。先静静的听着,至于其他的事情再从长,怎么会突然对那些总督如此重赏?咱们先不说皇上赏赐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就算是皇上有这笔钱,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全赏给他们了啊。”安童叹息着说道。

    就在众人纷纷陷入沉思的时候,秦达忽然插话道:“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一件事没有?”

    “何事?秦兄快快道来。”安童最先问道。他也是想不明白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便越想要要知道答案,对可能的线索自然也最为敏感。

    秦达两手拢在一起,说道:“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在下旨的时候,我注意到那些勋贵对于如此重赏没有丝毫动容。就好似,他们早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已经司空见惯了一般。可是,这明明是皇上第一次如此重赏,他们又怎么会司空见惯呢?”

    詹微眼睛一凝,瞳孔瞬间缩小的如同针尖一样,捻着胡子沉吟道:“如此说来,一定有什么事情是那些勋贵知道,而咱们不知道的。”

    秦达几人面面相觑,詹微说的的确是有道理,可是再有道理又如何,他们怎么才能够从勋贵口中得到消息?

    反正想要靠着询问是不可能的,他们和勋贵针锋相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都是敌视对方。想要勋贵告诉他们内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赵勉叹息一声说道:“其实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勋贵对此见惯不怪,那就是说明这样的赏赐不是唯一的。”

    “赵兄想要说些什么”安童耐不住焦急问道。

    赵勉顿了几息,一字一句的说道:“既然这不是个列,那有没有可能,只要是担任五年总督,就会得到这么一份赏赐?”

    “这......不可能吧?”安童顿时惊了,同时心里又后悔的快要滴血。

    百万贯啊,最少的也有几十万贯......他竟然主动将这样的机会放弃了?早知如此,他当初就应该主动请缨,去南洋当总督算了。

    他这个正二品,一年俸禄不过九百贯。和总督一年十几万贯的收益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其他人脸色也变了,在摸不清楚具体情况的形势下,他们并没有像安童那样患得患失。但是对于白白放弃了总督之位,他们还是有着后悔的。

    即便是不清楚担任总督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收益,但即便是他们自己不去,留给自己的门生故吏也是好的嘛。

    詹徽恨恨的一拳锤到桌子上,瞪大眼睛看向三人,沉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无论如何,不管用什么办法,咱们一定要弄清楚这总督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附和。

    ......

    而这个时候,韩度正在老朱面前,苦着脸,满脸的抱怨之情。

    “皇上为何要在百官面前赏赐那些总督?”

    老朱没有因为韩度在质问生气,而是神色淡淡的道:“这些人不是不想去南洋担任总督吗?朕就是想要刺激刺激他们。”

    韩度不假思索的说道:“皇上此举的确是刺激到他们了,可是恐怕也会给皇上惹来麻烦啊。”

    “朕有什么麻烦?”老朱撇撇嘴,完全没有把韩度的好意放在心上,反而是认为韩度在危言耸听

    自从老朱当皇帝以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成为他的麻烦。

    韩度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说道:“皇上对总督这么重的赏赐,如此反常的举动,一定会引起文官的注意。他们若是对此不断探究下去,各总督给皇上上贡的事情,恐怕就要瞒不住了。”

    “瞒不住就瞒不住吧,朕现在也没有想要瞒着他们。”老朱完全不在意这一点,顿了顿,老朱抬起头问韩度:“你不是说了吗?大明想要真正开发南洋,就一定要让更多的百姓自愿前往。那朕问你,若是脸官员都不去,你如何让百姓自愿去?”

    “皇上此言有理。”韩度附和着点头,不过语气一转,又说道:“可是如此一来,皇上内库里的金银就瞒不住了。臣担心他们不会选择去南洋,反而会打起皇上内库的注意啊。”

    “他们敢!”老朱听到有人要可能会打他内库的注意,顿时瞪大眼睛,怒目而视。

    韩度顿时止住话,心里不由得埋怨老朱。这根本就不是他们敢不敢问题,而是一定会出现的问题。

    想要文臣主动去万里之外,为大明开疆拓土?恐怕老朱是想多了。在文官的理念里,他们就是端坐高堂垂拱而治的高手,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者。

    从这些例子里面,有看到过文臣不惜奔赴万里亲历亲为的吗?

    没有!

    老朱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神色一凝,沉声道:“有朕在,谁敢打朕内库的注意?”

    韩度暗暗叹息,你在的确是没有人敢觊觎内库,毕竟你的屠刀还很锋利,但若是你不在了呢?韩度觉得老朱此举完全就是在给朱标挖坑,而已还是一个很深的大坑。朱标掉下去之后,都不知道能不能够爬的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