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烟火 > 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内阁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憎恨~”朱标低着头微微皱眉,“谈不上吧?”

    在朱标看来,虽然当初皇考废除了丞相之位的确是引起不少官员上奏要求恢复,但是在皇考的坚持之下这件事还是就此不了了之。

    顿了顿,韩度侧身微微靠近朱标一点,“皇上是不是以为,废除丞相之后百官只是反对了一下,然后便不了了之了

    “难道不是?”朱标抬眼看向韩度,微微皱眉。

    韩度呵呵笑了两声,叹道:“百官只是明面上没有叫嚣罢了,暗地里可是拼命的上奏,甚至连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拿出来上奏。皇上应该知道,丞相一职设立的本意就是替皇上处理杂务的,但是后来皇考发现丞相竟然有架空皇权的危险,于是便果断的将丞相废除。但是丞相一职乃是百官的顶点,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此废除,百官自然不会甘心,于是他们就拼命上奏,以求用尽可能多的奏折逼迫皇考重新设立丞相。但是百官失算了,他们没有料到皇考是个坚韧不拔的人,一旦认定目标就会拼尽全力去完成。哪怕是奏折比以前多了几十倍,哪怕是每天都要批阅到深夜,皇考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了。”

    提到老朱,朱标心里一阵动容,叹道:“朕比皇考差之多也,拼尽全力也做不到皇考当初的十一。”

    韩度笑了笑道:“先皇的确是雄才伟略,但是皇上也不用妄自菲薄。”

    说着,扬了扬手里的奏疏,道:“这些臣子不能为君分忧,未尽到臣子本分,反而故意拿这些无足轻重的奏折前来让皇上耗尽心力,实在是居心可恶!”

    朱标皱了皱眉头,他生性仁厚并不觉得臣子上奏有什么坏心思。便道:“你言重了吧?向朕谏言,本来就是臣子的职责,他们这样做也算不上错。”

    “若是真心实意的谏言,那自然没有问题。”韩度手指朝奏折上重重点了几下,“但是他们把原本属于他们处置的事务,拿来给皇上批阅,这就是推脱,就是居心叵测。皇上知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吧?”

    “怎么死的?”朱标愣神一下,本能的问道。

    韩度脸色沉了下来,“累死的。不仅仅是做苦力会累死人,一个人精力消耗太甚也是会死的,当初哪些上奏的人恐怕也未必没有这个想法。”

    朱标起初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听到韩度最后句话,他的神色瞬间大变。他可以允许臣子对他阳奉阴违,但是他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敢暗算父皇。

    “你所言当真?”

    韩度洒然一笑道:“这一点当初皇考也清楚,我当初提醒过。但是皇考就是为了赌一口气,咬牙不向百官低头。但是也因此英年早逝,若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多奏折需要批阅的话,皇考至少还能够多活十年。”

    “那你以为,朕现在该怎么办?”朱标还没有等韩度回答,便摇摇头继续道:“既然当初皇考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来,韩度这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现在大明的事务有多少,朱标比任何人都清楚。以往他只是不愿意往这方面想罢了,现在韩度提出来了,他却不得不面对。

    “皇上,臣可从来没有恢复丞相一职。”

    “那你想要怎么做?”朱标语气缓和了下来,态度不像刚才那么坚决。

    韩度笑了笑道:“臣以为可以在六部之上,设立一个内阁,由现在的大学士充当。”

    朱标顿时明白了,抬眼问道:“你的意思是......增加现在大学士的权力?”

    “对。”韩度点头,“给他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参与到奏折票拟中来。”

    “票拟?”朱标有些疑惑

    韩度顿时反应过来,现在还没有内阁辅佐之臣,更加没有票拟。连忙解释道:“就相当于唐朝时候,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

    这样解释,朱标就瞬间清楚了。

    中书舍人原本是因为中书省存在的,既然中书省都被裁撤了,朱标自然不愿意恢复。他深深的看了韩度一眼,韩度这个做法和中书省类似,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内阁的名字罢了。

    “这......”朱标有些犹豫。

    韩度趁热打铁:“皇上,这可和以前的中书省丞相不同。”

    “哦?”朱标满眼希冀的看向韩度,希望韩度能够给他一个惊喜。

    韩度解释道:“丞相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避道,礼绝百僚。一人便可以操纵朝堂,如此自然有能力夺取皇权。”

    “但是内阁不同,皇上可以设立多个内阁大学士之位,最好是有七八九个。这就相当于将原本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给了七八九个人。虽然或许有一主事之人,但是从地位上来说,他们都是平等的,主事之人不可能强行命令其他大学士。如此一来,皇上担心的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朱标的眼睛猛然爆发出一道精光,把原本一个人的权力分给多人,这和划分草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本有丞相的时候,无论朝廷大小事务他几乎可以一言而决,皇权也是因此而被慢慢架空的。但是换成内阁之后,就再也做不到一言而决了,自然也谈不上架空皇权。

    内阁辅臣有七八九个,想要将这些人的想法都统一起来,这怎么可能?朱标早就明白,每个人心里都有他独自的想法。就算是内阁主事之人也不过只是名义上和其他辅臣有所不同而已。

    说着,韩度微微一叹息,将手里的奏折放了回去,道:“将这些奏折先给内阁票拟,让他们先把像这样无足轻重的奏折给过滤下去,皇上只批阅重要的奏折便可。这样一来,皇上的事务自然会减少许多。”

    朱标微微颔首,设立内阁的好处他当然清楚,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

    “可若是他们将重要的奏折截留了,不给朕看到,岂不是要把朕蒙在鼓里?”

    “那就监督。”韩度笑着道。

    “监督?怎么监督?”朱标连忙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