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初唐异案 > 349 拨云见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朝刘宋大明六年,时任徐州刺史从事、公府参军的祖冲之,将耗费自身近半生心血的《大明历》上呈朝廷,并修出长书一封求请将《大明历》于国中公布施行。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其书曰,“古历疏舛,颇不精密,群氏纠纷,莫审其要。何承天所奏,意存改革,而置法简略,今已乖远。”

    祖冲之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观测与反复论证,终于在过往数百年之尧典、秦历、太初历、四分法、景初历等历法之中,发现了三处明显谬误,于上疏之中写得非常明白。

    书曰,“以日月所在,差觉三度;二至晷影,几失一日;五星见伏,至差四旬,留逆进退,或移两宿。”

    长此以往,时候难对应上天象,节分不合难对应耕作,于国于民皆是害处。

    故而祖冲之才呕心沥血创下新历,正是为了纠偏,他希望以新历取代旧法,从而得使万事归于天道寻常。

    他于上书之中亦是如此写道,“臣是用深惜毫厘,以全求妙之准,不辞积累,以成永定之制。非为思而莫悟,知而不改也,窃恐赞有然否,每崇远而随近;论有是非,或贵耳而遗目。所以竭其管穴,俯洗同异之嫌,披心日月,仰希葵藿之照。若臣所上,万一可采,伏愿颁宣群司,赐垂详究,庶陈锱铢,少增盛典。”

    然刘宋孝武帝并未为他这番赤诚之心触动,只下令命同样懂得历法之占星官与相关人员,以此一部新历法之优劣来进行讲论。

    正是于讲论过程中,以自身为国君孝武帝心腹自居之戴法兴为首之守旧势力,便对祖冲之新造之《大明历》大行反对。

    戴法兴其人乃是刘宋孝武帝之亲信朝臣,刘宋孝武帝与治国理政中,事必躬亲,不喜放权,只依赖少有的几名亲信,因此戴法兴于朝中,权势熏天。

    正是因他带头反对新历,朝中其他大小官员皆随声附和,众人都纷纷表示不赞成破旧立新,改变历法。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而祖冲之为将自己几经论证,确认无误之主张落于实际,便请奏刘宋孝武帝,希望与反对方戴法兴一众,于殿前展开一场激烈辩论。

    “母后还曾与你谈过此事,朕怎未听得你事先讲过?”

    圣人面朝雍王,眉头轻锁,虽不至怀疑雍王是否起有二心,但此事终是圣人初回听得,且早先问时,雍王并未作答。

    “方圣人是问,武后曾言下臣已为她亲言验过,确有一番治国之才,然下臣从未亲耳所闻此般一句,只将回想之中仍可唤起之事,尽数告于圣人得知,而往事终究难按序说明,望圣人海涵谅解,求圣人恕罪……”

    雍王言辞恳切,不由圣人再行疑惑,只安慰道,“无妨,无妨,只是私下相谈,岂谈得上治罪,守礼不必过于激奋。”

    圣人顿了顿,盘腿而坐,又问道,“只是朕有一事不明,欲知晓详细。”

    “圣人所闻,只当直言相问便是,守礼定知无不言。”

    “方才你所言,母后与你说起那南朝刘宋祖冲之之事,此一事,又是如何与她所言之‘两度日蚀,还余两度’相干,之外,缘何母后作此一言,彼时显而仅有两回日蚀,何来四回?”

    此一问,对天象历法实多有喜好的雍王,不禁微笑开声,“圣人能所问此事,倒还真须由下臣将祖冲之一事言罢,方知武后所为何事,不知可允下臣言罢?”

    “不必拘泥,说来便是!”圣人见雍王仍旧满脸诚恳切切,便彻底将心放宽,虽仍盘腿,但此时直起一条腿,向后倚靠,作愿听一言之松快状。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雍王反倒坐直了些,作稳当状继续言说,“祖冲之与戴法兴一众于殿前辩论,如今想来自是,新旧历法,孰优孰劣,全然无须多言,彼时亦然。”

    但守旧代表戴法兴,却先而上疏国君,从古书中将古圣先贤的招牌罗列出来,以便压制执意求新的祖冲之。

    无论是《尚书·尧典》中“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还是《诗经》之中“七月流火”为夏正建申之时,“定之方中”是小雪之节气,还有就是孔子所言“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等古言古句,都被戴法兴写入上疏之中,来诬告祖冲之辱没旧法。

    又以“昔《黄帝》辛卯,日月不过,《颛顼》乙卯,四时不忒,《景初》壬辰,晦无差光,《元嘉》庚辰,朔无错景,岂非承天者乎,冲之苟存甲子,可谓为合以求天也。冲之又令日月五纬,交会迟疾,悉以上元为始”,来反驳祖冲之所立新法《大明历》,其中所议只最为要紧之一条——“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

    “无论何等渺然,天象终日、终时、终刻皆在生变,缘何固守于古法而执意不变?”雍王将故事言说至此,亦发出一声感慨,见圣人看向自己,面色平静地转而一笑,才收起一时因提及史上一位愿以天文星象改善民生之人遭受不公而起于心中之激奋。

    “无妨,无妨,难得见你显出此样一面,朕亦觉有趣,不妨就以此心绪将祖冲之一事说罢,未有何不可。”

    这时全然卸下最后一丝防备的圣人,宁愿雍王以真相谈,以诚相待,也不愿对方或是任何一人对自己再有所隐瞒。

    一经思及就算彼时弥留之际,仍将自己唤至卧榻旁,竭尽全力交代过身前身后事的母后,依旧还有多不胜数之密辛,并未向自己这名后世之君交代,却向李旦、李守礼一众多有透露,圣人就顿觉心寒。

    然此时此刻,听过李守礼这一番详述,终觉释然,武后并非不愿与自己言说此般事由,只是不知从何说起,此外无论于武后而言,于圣人自身而言,此一对母子皆以对对方少言,视为相互珍视之一向。

    就同世间所有相处淡漠却难撇开血脉亲缘之人一样,只在要紧攸关之时,言说于对方而言,亦是重大之事即可。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戴法兴又以‘夫日有缓急,故斗有阔狭,古人制章,立为中格,年积十九,常有七闰,晷或虚盈,此不可革’,再以‘削闰坏章,倍减余数,则一百三十九年二月,于四分之科,顿少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辄失一闰。夫日少则先时,闰失则事悖’此般古来定数,指出祖冲之之‘浅虑妄可穿凿’。”

    言说至此,就连圣人亦听懂其中些许,蔑笑一声,“此戴法兴真可谓满嘴有根有据之古法旧说,实则满心不经之论,自有因天象而制历法之始至今,足有千年之余,地面万事万物皆在生变,何人又敢断言月落日升,阳衰阴起之无尽苍穹,千百年竟未曾变化?”

    “然这般迂腐之人,确常于各朝各代之中,得以身处要职高位。”雍王言说此一句时,不由斜眼看向圣人。

    “哼,你果真松快许多,竟欲揶揄朕?!”圣人同斜眼瞥了瞥雍王,笑而出声,“各朝各代若无这些满心迂腐者,又何来改朝换代?莫说是朝臣,国君之中亦难免有那……”

    圣人言至此,忽觉谈及之事,难免似多有些涉及自身现状一般。

    雍王亦有此感,却不知如何顺圣人所言向下,静止一时直至圣人张口让他将大明历之事说罢,才再度言声。

    “戴法兴与祖冲之之对峙争论,久而不绝,然终于一日寻得戴法兴所引用至古籍旧录之谬误,于是最终得以反而占了上风。”

    “此又是何一番说辞?”

    “戴法兴有一言议曰,‘其置法所在,近违半次,则四十五年九月率移一度’,所引自《元和》日度,唯征古历在建星。”

    “然祖冲之以彼时考之,言‘臣法冬至亦在此宿,斗二十二了无显证,而虚贬臣历乖差半次,此愚情之所骇也。又年数之余有十一月,而议云九月,涉数每乖,皆此类也。月盈则食,必在日冲,以检日则宿度可辨,请据效以课疏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雍王轻叹,却非哀叹,而是兴叹。

    又言,“祖冲之查得,‘按太史注记,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夜月蚀尽,在鬼四度,以冲计之,日当在牛六,而依法兴议是在女七;又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月蚀尽,在斗二十六度,以冲之计之,日当在井三十,而依法兴议曰日是在柳二;又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蚀,在奎十一度,以冲之计之,日当在角二,而依法兴议曰日在角十二;又大明三年九月十五日乙夜月蚀尽,在胃宿之末,以冲之计之,日当在氐十二,而依法兴议曰日在心二。”

    “祖氏冲之此言,经尽数占星官查阅太史注,现确实如此,戴法兴所持古法当循之考,于此时便以难自以立处。”

    雍王言语开朗起来,将祖冲之最终舌战群臣得以胜利之言和盘托出,“继由前言数次日蚀月食,祖冲之以四回日蚀再曰,‘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又指戴法兴之考据据与实际相差十度,‘违冲移宿,显然易睹’。”

    雍王看向圣人,眼神竟忽现清澈许多,“彼时祖氏冲之,终言一句‘故知天数渐差,则当式遵以为典,事验昭晰,岂得信古而疑今。’”

    “岂得信古而疑今!”圣人不由重复一声,却见雍王面色惊讶,“怎?”

    “只觉圣人此时之状,颇似武后彼时之状,”雍王如实回答,“武后亦是如此于下臣如此言到,只武后还多了数言,其中一句与祖冲之、大明历、日蚀皆相干。”

    他不等圣人反应,“武后彼时于下臣言,‘祖氏冲之察天象变化而出大明历一改历法,朕察李唐一时气数中断,而以女皇之身驾临,非议者亦众,若非前一回日蚀助朕,恐如今朕还处于与戴法兴一类者前,百般苦恼,然日蚀至,反将朕推于皇位之上’。”

    “‘他日若朕再遭难事、困处,若得再两场日蚀,则甚是最佳矣’……”雍王复述过武后之言,手指默算一番,心觉诧异,却不知当如何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