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杀威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西军那么配合,那非常时期就用非常之计。礼节什么的事后再补,先把东西给他们送过去。既然成都这里没事我就去剑门关堵着了,明后两天就发兵,孙可望要是想出兵的话就和我一起来。孙将军啊,今天时候也不早了,我这里趁夜把东西收拾一下。你在眉山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就赶回成都,直接把敕封的文书给带过去。”60;62;  “那属下这就告退。”60;62;  “嗯,去休息吧。”60;62;  孙仪从门口走了出去,他的身影还没在门口消失,朱由检就端起了桌上的那笋:“福来福来,我来喂你啦!”就这么一小碟笋他愣是剥了半个时辰,不过一想到能够看着福来一口一口地把这些笋给吃下去,他就算再剥个一筐都不会觉得累。60;62;  但他端着盘子刚要去喂猫,邵纲却突然出现在了门口:“头儿,外面来了许多百姓。”60;62;  “百姓?百姓找我做什么?”60;62;  “他们听说你有尚方剑,都来找你做主。”60;62;  “我又不是来巡查的钦差御史,找我做什么主?”60;62;  “我也不知道,他们只说是有天大的冤屈,要找大老爷你做主。”60;62;  “可我正喂猫呢...诶,算了算了,反正拿着尚方剑我就当一回大老爷吧。来来来,升堂!”60;62;  “可是升堂是县令那边的事情...”60;62;  “县令升的是县令的公堂,我这里升的是钦差大老爷的公堂。来来来,把锦衣卫都叫上,我正好过一把瘾。”60;62;  “得勒...不过升堂的业务我们不熟悉啊。”60;62;  “你们挎着刀站在两边就行,我一喊升堂你们就拿着大板子往地上敲,一边敲一遍喊‘威~~~武~~~’,就行了。”60;62;  “可是升堂好像不是这么个程序啊。”60;62;  “诶呀,管他是不是这么个程序。戏里头是这么演的吧?”60;62;  “是啊。可戏里头是戏里头,衙门是衙门。”60;62;  “反正你们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吧?没升过堂就照着戏里头的样子给我升一回堂。规矩什么的不重要,反正大老爷我高兴就行。”60;62;  “头儿你这么快就入戏了...我可要多嘴一句,这事我们不管也罢,可要是管了那就得负责到底。要不然人家跑到南京去告状,那到时候麻烦就大了。”60;62;  “知道知道,百姓们喊冤叫屈...不对啊,他们怎么不打鼓?我怎么没听见他们击鼓鸣冤?”60;62;  “击鼓在有些地方按照规矩是要打杀威棒的,只要你敲了鼓就打。反正打了再说,不管你有错没错,打完了再审案子。”60;62;  “这是个什么理?”60;62;  “呵,头儿啊,还没完呢。击鼓鸣冤本来就不是个正常的上诉程序,里甲制里头有一个乡老的职位,上诉必须通过乡老的上诉,越级上诉一样要治罪。所以不管怎样打一顿肯定没错,因为乡老自己上诉的时候用不着敲这面鼓。”60;62;  “还有这种说法?那要是乡老和里长甲首他们串通一气呢?”60;62;  “那就没办法了。反正太祖皇帝那时候乡老都是从百姓们中间选出来的,到现在乡老基本就是退休的里长甲首了,和他们沆瀣一气,下面的状根本就告不上来。要不是听说有个钦差来了,有些事憋着也就憋着,憋着就没了。不过这个鼓他们确实是不敢敲——杀威棒的威名太大了,他们...”60;62;  话音未落,门口突然传出了“咚~”“咚~”的鼓声。60;62;  朱由检看了邵纲一眼:“看来确实是大事,我还是认真点吧。虽然全天下的事情我管不了,不过我碰着一件就管一件,也算是对百姓们有个交代。你先去衙门口看着,要不然那些衙门里头的皂隶怕是直接要扒裤子打人了。我马上就到,我先去厨房找盆水把这笋养起来,要不然福来吃的时候就不嫩了。”60;62;  “那我先去了。”邵纲看了一眼魔怔了似的朱由检,不由得暗叹道——“知道的说是他在养熊,不知道的以为养闺女呢...那熊猫真有那么好玩?”60;62;  与此同时,在衙门门口,一大群百姓已然堵在了门口。他们穿着都是些朴素的短衣,肤色黝黑,关节粗壮,只要望一眼就知道他们每天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日子。衙门口的拿着杀威棒的皂隶似乎就是专等着这些百姓敲鼓,等鼓敲了三声,他们立时就把那敲鼓的百姓给按倒在地。60;62;  那百姓似乎也没有挣扎,他自己也知道敲鼓就等同于要挨板子。60;62;  实际上法律中并没有规定“杀威棒”这种东西,但大明朝的每个人对这个都心知肚明,连皇帝都知道。但这种不合法的东西却几乎没有人去管,这其中的缘由非常耐人深思。从县官的角度来说,县衙本身就是集立法司法行政于一体的机构。县官本人既要订立制度,又要负责审判案件,还得负责一县的行政。更麻烦的是,他本人还得花时间来熟习经文,这样才能应付上头的考评。一县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压到县官一个人的头上,县官还得忙着自己的深造。60;62;  正因为如此,建朝之初的时候才设立了一个“乡老”的制度来监察里长。“乡老”的初衷是制衡基层的权力,同时也负责调解百姓们之间的纠纷,把诉讼在乡里面就给解决了。这样,就不会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捅到县衙门那里去,县官也就能专心于一县的发展,不会被琐事分心。60;62;  但是建朝二百年了,乡里的“乡老”可不是原来的那些百姓家里面的老人了,乡老们的来头已经大过了天,随随便便一个县里就能拉出来几十个退休的官僚。在文教大兴的县里面,乡老就更是成了县官的活祖宗——当年徽州婺州一县乡老们集体上访的时候,五品以上大员竟然凑出来五六十个!前六部侍郎凑齐了一半,五寺的寺卿凑齐了三个,一省的封疆大吏都只能勉强排进前十,名单上署名起步都得是知府,这一县退休的官员都能凑出来小半个朝廷了!随便哪一个提出来都是县官的顶头上司。这些哪是乡老?简直是大佬,哪个都得罪不起的大佬。县官本人撑死了就是个从六品,碰到这些大佬也只能说一句:“惹不起惹不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