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妇女之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报恩寺简直就是个大灯泡——而且还不要钱。60;62;  整座琉璃塔彻夜通明,照得四周亮如白昼。先前修雨花台金刚郭他就结结实实地薅了一把封建主义羊毛,用报恩寺琉璃灯免费的照明省了不少钱。60;62;  尝到了甜头的他准备再来薅一次羊毛。60;62;  反正报恩寺在南京外城,那里地皮卖不上价,朱由检干脆借着职务之便在雨花台周边围着报恩寺捞了大块大块的几乎不要钱的地皮。60;62;  朝廷的救济只管吃喝不管发钱,南逃的百姓们若是想在南京安安稳稳的过下去还是一样得工作。弄到地皮的时候,朱由检便为国家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连带着他们的家室就等于安置了好几万人。60;62;  买来的地皮上原来有些民居,在给了拆迁补偿以后这些地皮被雇来的员工直接掀了一层——这个过程他并没有让军队来。虽说这年头让军队一律不得经商不太现实,不过掀地皮这种小事情他并不打算让军队来办。60;62;  他可不打算什么事都让军队来办,也不打算把军队当家仆来使唤。专人办专事便可,这种小事只要出几队人负责站街就行。毕竟就算不拿军队来仗势欺人,拿来充充门面也是好的。60;62;  拆完了房,这些被他雇来的员工便开始就地盖厂房,盖家属区。厂房是横贯整条街的单体长楼,家属区便是筒子楼织造厂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属都能居住在楼里。60;62;  这个厂的主要业务是生产丝绸,但是并没有挂招牌,因为他并不打算和国内那些丝绸商抢地盘——反正抢也抢不过,人家几万十几万台机子轮班织布,祖孙三代都干这行,他可不打算和这群老油条在一个碗里头分食吃。60;62;  既然有了“大明皇家对外贸易公司”,能用郑家的商路,那不用白不用,直接从郑家的线把这些丝绸出口出去得了。60;62;  所以为了省去国内这些丝绸商的挂记,雨花台这织造厂压根就没挂牌,做出来的东西由郑家的商船直接送到澳门给葡萄牙人分销。60;62;  就目前来说,郑家还算是中间商。不过在远期的计划中,这个织造厂会和“大明皇家对外贸易公司”合并。按照南洋华人的习惯,几个公司合并而成的商业体该是叫“总厅”,要按照朱由检的习惯就该叫“集团”。不过叫“大明皇家工贸集团”也好,叫“工贸总厅”也罢,现在就两家,谈组成集团也太早了些。60;62;  之所以选择织布这行,为得也是尽量让更多的人能拿到工钱来养家糊口。织造这行男人能干,女人也能干。60;62;  在织造局工作可以得到一份丰厚的薪水。男子若是能在织造局谋一份差事便能成家立业,女子在织造局当织工那也是一份相当得体的工作。60;62;  这份工作尤为特殊,因为除开这一行,女子几乎没有外出工作的可能。60;62;  毕竟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出门工作的习惯,女子出门在外总是会被人议论。就算没人议论,女子若是挣钱多了,让身为一家之主的男子丢了颜面。60;62;  “女子无才便是德”——虽说这句话另有它解,这年头这句话也刚刚问世,但它很快就像病毒一样传播了开来。60;62;  全文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听着像是为了对仗工整硬凑出来的,作者本人可能也并非想表达这个意思,但这句话却成了压迫女性的撒手锏。到了清末,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就连那些书香门第都开始禁止女儿读书,而且从小便给她们反反复复地念叨这句话。60;62;  原因无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纲常伦理早就定好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只是却一句话来当挡箭牌而已。“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切中了某些人的心中所向,便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到了最后,连上半句是什么都没几个人知道了。60;62;  但织工不一样。男耕女织天经地义,反正织布也是卖钱,也没谁规定不能让别人卖了再把钱给自己。再者,织造局和江南的织布坊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女子就算进去工作也不会惹人非议。60;62;  所以成为织工就成了这个时代女子唯一的直接收入来源,别的行当几乎不可能对女子开放——倒是有一行除外,就是南京城里另一处亮灯的地方。60;62;  朱由检虽说不是什么博爱之人,但基本的妇女解放他还是想在有生之年做到。就算做不到,也得开个头,至少要让女子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基础,若是女子完全依赖于夫家,那就算挨打挨骂也绝不敢还口。若是被休了,无论是非对错,女子总是惹人非议的一方。60;62;  就算夫家是个破皮无赖,女子被休也只会被视作不守妇道,娘家就算接纳了被休妻的女儿,这妇人同样过不了安生日子。60;62;  织造局的差事算是开个头,但若光是让妇女投身纺织业,那差不多也够了。毕竟纺织业是这个时代规模最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曙光也是在一架架棉纺机之间迸发出来的。就算单靠纺织业的就业,也能让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桎梏,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60;62;  为了让更多的妇女出来工作,朱由检还想出了一招——一个人工作只分一套房,而一户人家至少有祖孙三代,如何住得下?60;62;  就算公婆再不开明,他们为了自己能但住上一间房也会让儿媳在纺织厂里工作。夫妻二人同班,倒也不会惹人非议。60;62;  “这可是绝大的善事啊。啧,就光为了这件事,讲不定几百年后得给我单独立个碑呢,下面写着妇女之...”他理所当然地想到了那四个字。60;62;  “幸亏提前想到了...怎么办?要是以后人家管我叫妇女之友怎么办?不行,我记得去年在阳洲的时候也有人管我叫‘救苦救难以毒攻毒蛤蟆送子大仙’来着,我给推出去了。这个妇女之友给谁好呢?给大木?诶呀,太远了,给不出去...对了,给皇帝好了。回头问他要块匾挂在门口,就说这厂子是他开的。”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