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宋应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个星期后,九月底,朱由检早就在雨花台立起了大旗。60;62;  本来定好了七十四个字,但朱由检又要来了“九锡”,“吴王”也变成了“吴王加九锡“,俨然一副曹公的派头。要是曹公也姓刘,再有个不能公开的身份,那他在朝中的地位多半也和朱由检差不多了。60;62;  官名整整七十七个字,写出来能把报纸头版铺得满满当当,立大旗得五层楼高的旗杆上往下垂——就算是乌卡,他也背不动这面通天大旗了。60;62;  站在雨花台金刚郭的门口,朱由检望着正在施工的金刚郭顶层,一旁的宋应星正和他一起捧着一张设计图。那图上的,便是还处在地基状态的吴王王宫。60;62;  这吴王宫基本就是当年越王楼的放大版,都是一样的望楼式大殿。60;62;  朱由检,非常惜命。为了让自己住得安全些,他也非常舍得花钱。60;62;  他的王宫建在雨花台金刚郭的正中间,还是在顶层,自己也是住在吴王宫的顶楼。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狙击他,也只能爬到隔壁报恩寺的塔顶才能看见他的人影,在别处根本就看不见他。60;62;  他自己倒是不会设计建筑。但就像他一直以来都在做的那样,不会的东西就找别人来办。这次,他便找上了宋应星。60;62;  宋应星其实也不会盖楼,但他是一位博物学家。朱由检对明代房屋营造基本没有了解,满朝文武除了工部以外,也基本都和他一样。甚至那些工部的官员在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一窍不通,全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60;62;  而宋应星就不一样了,他是个博物学家,是个会走路的百科全书。虽然他不会盖楼,但他研究过别人怎么盖楼。虽然他不会打铁,但他研究过别人怎么打铁。他也不会造船,但他研究过别人怎么造船。60;62;  这样精通自然科学的人才,正是朱由检这里急缺的。60;62;  “宋知州啊,这楼大概多久能盖完?”60;62;  “明年初便可。不过那时候总裁还没回来,这楼我们也等到总裁回来以后再启用。”60;62;  “用不着,我回来之前就把军部的指挥机构搬进去吧。对了,琉璃构件已经在烧了吧?”60;62;  “按照总裁的吩咐,琉璃厂那边已经安排下去了。我们找的是当年给报恩寺琉璃塔烧制琉璃件的厂子,那场子现在还在烧琉璃瓦,就是大号的琉璃件已经很久没有烧制过了。”60;62;  “正好让他们练练手,日后起大皇宫的时候还得让他们来烧。我这楼也只是用琉璃件当主体结构,这样就算烧起来火势也不会蔓延得太快,要不然着火了我可不好跑路。”60;62;  “明白,这些已经交代过去了。”60;62;  “对了,宋知州啊——我记得你这个‘知州’,是亳州知州吧?”60;62;  “是亳州知州没错,但我就干了一年。”60;62;  “为什么?好好的知州为什么不当?”60;62;  “我崇祯16年下半年到任的,17年北京城就破了...”60;62;  “你还真是...49入国军啊...”60;62;  “啊?”60;62;  “先不论这个。宋知州,我打算给你升个官。我马上就要北伐了,但是手头还有几件事得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60;62;  “不知道是什么事?”60;62;  “你前些天去了丹阳的军工厂是吧?你还帮他们改进了制作工序?”60;62;  “啊,对,是有这事。属下看他们铸泡的时候会产生砂眼,那是因为大团气泡在浇铸的时候被裹进了铁水里头。”60;62;  “我看过。那些哪是砂眼,那简直就是沙坑。铸出来的炮上头左一个大坑又一个大坑,料子全都浪费了,只能回炉再铸一遍。你怎么把砂眼去掉的?”60;62;  “也不算去掉了砂眼,就让他们在模具上开一道排气的缝,这样再搅和一下就能让大团的气泡从铁水里头排出来,剩下的小砂眼打磨掉就行了。”60;62;  “你这法子不错啊,在哪学到的?”60;62;  “也不算学,当年在袁州当教喻的时候看了不少东西。这招在铸大钟的时候经常用,我就想着铸炮和铸钟该是差不多,就跟他们说了。结果试了一下效果还行,铸造出来的砂眼一般不会大过鸡蛋,直接镗平了就行。”60;62;  “这法子不难啊,怎么不见这里的铁匠会?”60;62;  “因为这年头不铸大鼎,所以很少铸这么大的件,也就大钟和大炮够大。造大钟的机会不多,大炮也只有朝廷要,而铸炮的手艺都是世代相传的,和别处没什么交集。所以他们要是想不到,那他们就一直不会了。而且以前就算能去掉大砂眼也没什么用,没有镗床他们也没法处理小砂眼,鸡蛋大和拳头大都是一样。”60;62;  “这倒是。反正开不开都是一样,砂眼不管大小都没法用。估计琢磨出这法子的人也觉得没多大用处,久而久之就失传了。现在好了,现在走的时候总算能把大炮给配齐了。宋知州,你这功劳不小啊。”60;62;  “微末之技罢了,不值一提。”60;62;  “微末之技?我可不觉得这算微末之技。现在天大地大,杀敌最大。文章写得再好,能把八旗兵写死不成?到头来还是得靠大炮子。战场上多一门炮,我们就能少死一点人。宋知州,你这可是大功德啊!要不给你升个官如何?”60;62;  “升官?这个...多谢总裁。但是做官要办得事太多太杂,我都辞官两次了。当年在福建当过推官,我给辞了。那亳州知州其实也是我自己辞任的,17年年初就辞了,那时候李闯还没杀到北京呢。做官固然是好,但在下不是个能坐的住的人,若真当了知州知县那肯定会有负朝廷重托。”60;62;  “我不打算让你当知州知县,我打算让你当个闲不下来的官?”60;62;  “工部的?工部好啊。只是在下没有功名,若是真进了工部怕是也站不住脚啊。”60;62;  “不是工部的。工部我暂时管不着,我给你的是另一个官。”60;62;  “不是工部还闲不住的官?那是什么?”60;62;  朱由检嘴角一扬:“将作大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