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七百九十七章 笋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的天下正在大变,明清双方在广大的战线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干瞪眼”战争。60;62;  秦岭淮河是天然的南北分界线,南北两方想要突破这条线上是难上加难。60;62;  除了朱由检这里热闹一点以外,淮河的黄督师和秦岭的秦太保几乎都停下了动作,他们对面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是一样。60;62;  毕竟无论是翻越秦岭还是横跨淮河,两边的地理条件都完全不一样。清军在江淮水网里寸步难行,而明军也离不开水网支撑的防线。60;62;  秦岭那边就更麻烦了,谁先动谁就输,翻过秦岭主动进攻无异于用脑袋瓜子撞墙。60;62;  在广袤的中土,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种全面战争了。全天下都在关注战事的发展,就算是远在徽州大山里的百姓也看到了贴在告示栏上的《京报》。60;62;  然而在山东曲阜,一切如常,和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没什么两样。在孔家这棵参天大树下的遮盖下,没人在乎树荫里的杂草。60;62;  曲阜,连绵的泰山余脉中,王二狗一家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材——竹笋。60;62;  竹笋虽然随处都有,但好吃的竹笋却不是随处都能见到的。出土的竹笋,其口感的变化以时辰计。60;62;  孔家的笋户们以最快的速度把笋用原坑的泥裹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山笋的鲜嫩。这样的笋一经出土就直奔餐桌,在正午以前便会送到十几里之外的孔府。60;62;  竹笋产地的凌晨五点,王二狗和一家人只披着几块遮不住要害的布料便走上了山——正儿八经裁剪过衣服是稀罕货,一家人才能轮流穿一件薄得像纸一样的单衣。这种衣服是拿来撑门面用的,上山干活自然是不能穿,否则缝补一下又要废针线。60;62;  一家人光着脚在林子里四处找寻,用从孔家租来的锄头小心翼翼地挖开地面,仿佛要刨的不是笋而是人参。60;62;  对于他们来说,人参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好东西,而能不能刨够三大筐笋却关系到他们今天能不能安稳度过。60;62;  周围还有不少同村的人家,和王二狗家一样,他们也是孔家的佃户。60;62;  佃户们拿着各式各样从孔家租来的工具爬上山,也在山上寻找着。60;62;  佃户之间不但不会竞争,反倒会互相协助,因为“笋户”只有王二狗一家,别人都是“香菇户”、“平菇户”、“口蘑户”、“松蘑户”、“金针菇户”、“木耳户”、“地衣户”、“柴草户”之类。60;62;  他们每日里都要采够孔府安排下来的数量,然后将这些山货交给孔家,这才能抵扣一些孔家摊派下来的田租。60;62;  他们这些佃户不知道打从哪一辈开始就给孔家当了下人,周围十里八乡所有的百姓也几乎都和他们一样。60;62;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圣人故里圣人旧宅的近侧,他们村子里竟然一座私塾都没有。全村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读书为何物,对村外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他们甚至连大明朝拢共有几个皇帝都不晓得。60;62;  他们只知有孔家,压根就不知道在天边的皇帝有几只眼。就连李自成分田的福利他们都没有享受到,因为孔家一早就备好了供奉李自成的生祠,随取随供。60;62;  若是一般的百姓,他们缴税的时候拿着“发票”就知道今天是哪一年了。可这些佃户并没有自己的田产,也并不向朝廷缴税——他们的要叫多少税完全由孔家来定,毕竟田地是孔家的,孔家爱订多高订多高,饿死人都不管,只要田有人种就行。60;62;  佃户们一大清早就要开始为孔家的忙活,而得到的回报仅仅是让他们负担不起的重税变成了倾家荡产才能负担得起的重税,仅此而已。60;62;  孔二狗刨着笋,一刻也不敢耽搁。若是挖笋耽误了时间,不但会因为笋变老被孔家克扣工钱,还会因为耽误了秋收的时节影响收成。60;62;  他们家的谷子刚刚收回来,还没来得及晒谷。若是耽误了时间导致谷子发霉,那这损失可就惨重了——欠了孔家太多的债,佃户就会失去最后的一点自由,得卖儿卖女才能维持生计。60;62;  而那些卖到孔家去的儿女,就会被孔家收为的可以随意生杀予夺的家奴。60;62;  到了那时候,他们就真的永世不得翻身了。60;62;  收拾好从山上采摘下来的笋,把笋一个个整整齐齐地码放进身后的箩筐里,他们把笋从山上背到山下,正要把笋交给孔家来收货的车队,却发现自家里站满了人。60;62;  抛下背后的箩筐,他冲进家中,却见到孔家平日里负责收货的家丁正在站在他家的院子里,还正挑着他家的稻米往门外搬运。60;62;  “罗管事,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王二狗找了张熟脸,一把就抱住了他的腿。60;62;  “做什么?收租子。”60;62;  “租子有这么多?”60;62;  “前两年饥荒,若不是本府贷米给你家,你早就横死在路边的沟里了!怎么,今年收成了好了想不认账?哪有那么容易?”60;62;  “这账我认,可是连本带利也没有这么多啊!”60;62;  “你这是没晒过的谷子,当然要多称你三成的量。”60;62;  “称?以往都是量,怎么今日就称了?!罗管事,你不能这样啊!”60;62;  “你管我用什么算?孔府这么大,会贪你那两个小钱?去去去,别挡道。赶紧搬完稻米我们赶紧把你的笋带回去,耽误了贵人们的饭点你赔得起?”60;62;  “可···可你们总得留点口粮吧?我要是饿死了谁来采笋?”60;62;  “笋户多的是,不差你这一个。再说了,平白无故我们为什么要给你留口粮?你要真想留口粮,简单,借呗。你算算你要多少口粮,我在这就给你打欠条。”60;62;  “我···苍天呐!这还让不让人活了?”60;62;  “怎么不让你活?我们这不是借你粮吗?借就是了,还不起大不了把你家那赔钱货抵给孔府呗。”60;62;  “我家四娘才八岁,给了孔府还能有活路吗?”60;62;  “不卖就还债,随你。”60;62;  “你这是在逼着我们这些庄稼汉卖儿卖女啊!”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