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九百一十章 仁川登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鲜,首尔西南三十公里,仁川港。60;62;  “怎么还没到?”赵昭仪朝着海上望了望。60;62;  “婢子!还敢嫌慢?!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这一点私心差点耽误了大事!”朝鲜王瞪了赵昭仪一眼,后者立时便不敢再作声——朝鲜就是这么个人,即使是再受宠的姬妾也是畏他如虎,因为没人知道他现在在盘算什么。60;62;  “金相,日本那边已经回过信了吧?”朝鲜王向一旁的领议政金自点问道。60;62;  “回殿下,已经让礼曹(朝鲜礼部)回复了。我国已经完全断绝了和日本的往来,吴王殿下绝不会知晓。”60;62;  “行,千万不要让朝廷知道。另外,孤王的仪制怎么办?怎么接待吴王?”60;62;  “殿下您是郡王,但太祖皇帝格外开恩,准许您用亲王的仪制,准用五爪龙。不过为了避免惹人闲话,臣下还是建议吾王用郡王的仪制去迎接吴王殿下。”60;62;  “知道了。”朝鲜王活动了一下筋骨,四下里看了看。60;62;  以他本人为中心,半径五百米之内,黑压压全都是人。不只是他的侍卫,还有不少当地百姓都聚在这里,清一色穿青红两色的服装——本来朝鲜尚白,但李朝明令禁止民间穿白色衣服。60;62;  因为一者蒙古尚白,要避一避“胡风”,免得让大明看不惯。二来朝鲜在大明东方,东方属木,应该是青色。白色属金,是西方,与朝鲜与大明的防卫不匹配,因而取缔了白衣。60;62;  青色是东方的眼色,红色是因为太祖皇帝规定大明尚红,所以朝鲜百姓都穿青红二色——不过并不是正青正红,只是偏色。60;62;  这些朝鲜百姓们扶老携幼和朝鲜王一起站到了海边,一个个都跟吃了蜜似的喜笑颜开。60;62;  “啧,孤王都没这待遇啊。”朝鲜王苦笑一声:“迎鞑子要死要活地,迎大明这一个个都跟过年似的。果然当大明的狗是最大的荣幸。”60;62;  他回想起了当年的三田渡大辱。十年前清军进攻朝鲜,朝鲜压根就无力抵抗,“唯望父母邦之来救矣”。可想而知大明自顾不暇如何能救得了朝鲜?就算能救,多尔衮和豪格仅仅花了十二天就一路从鸭绿江一路平推到汉城,明军就算坐着飞机空降都来不及救...60;62;  朝鲜王被逼无奈,在汉城汉江南岸的三田渡对皇太极披发素衣,行三跪九叩大礼,称臣纳贡。还在三田渡给皇太极立了一块“大清皇帝功德碑”,作为满清征服朝鲜的象征。60;62;  朝鲜有诗云——60;62;  舟行休泊三田渡,渡上一拳石尚留。惟有朝宗江汉水,滔滔尽向海门流。60;62;  ...知应石室祠前水,羞向三田碑下流..愿言白日轰雷斧,撞破螭头与地平。60;62;  那块碑对朝鲜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侮辱,就算是入清之后两三百年依旧有人写诗唾骂此碑文。60;62;  那一日,皇太极端坐高台之上,多尔衮和豪格侍立两旁,下头是满清的千军万马。汉城百姓夹道相送,哭声震天,把朝鲜王和文武两班从汉城送到了三田渡。朝鲜王三跪九叩之时,文物两班哭得几乎晕厥。60;62;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一次朝鲜王还是从南门出汉城,百姓还是夹道相送,只是这一次却和过年一样喜庆。送南门出汉城照例要经过三田渡,照例要经过那块碑。平日里那块碑无人敢动,今天却有大批百姓围着碑排队吐唾沫。60;62;  造成从汉城出发,午间便到了仁川。沿路百姓早就闻听了朝鲜王此行的目的,也都欢天喜地跟在他的车驾后头,一齐聚拢在了仁川港。60;62;  时至中午,明军的舰队还没到,朝鲜百姓却一点都不觉得无聊,竟开始在岸边合唱《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一边唱,一边转圈跳舞。60;62;  见此阵仗,领议政金自点叹了一句:“大明终究还是大明。这真是——父慈子孝,一派天伦之乐似的祥和场景啊。”60;62;  “嗯。”朝鲜王应了一声,继续望着海面。60;62;  “殿下。”金自点凑上前对朝鲜王小声道:“事情还有转寰的余地。现在清强明弱,奉大朝还是奉天朝,殿下此时决定,犹未晚也。”60;62;  “不必说了,金领相。我知道你的意思——朝满交流的时候,劳烦金领相费心了。现在大明回了朝鲜,我们没有不迎的道理,否则必将朝野震动,坏我东国河山。你若是担心天朝要清算,大可以辞官回去暂歇一阵。我料定天朝不会在朝鲜停留太久,这是天朝一贯的作风。等天朝走了,你再回来也不迟。”60;62;  “不必了,殿下。老臣所作所为虽说有愧于天朝,但无愧于东国河山。”60;62;  金自点沉声道——话虽这么说,清军十二天从鸭绿江突进到汉城就有他的功劳在里头。他当时是朝鲜都元帅,为了防备清军驻扎鸭绿江畔。结果清军到来时,他一边高喊“主辱臣死!义同休戚!”一边狂奔二百里跑进山中逃难。汉城告急,朝鲜王有难,他依旧不动如山。最后朝鲜王投降,才有了“三田渡大辱”。60;62;  不过后来因为赵昭仪的枕边风,再加上他本身是帮助仁祖推翻光海君的“反正”功臣,因而在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以后依旧获得了提拔,最后竟然提成了议政府的领议政,就任“领相”,成为朝鲜的文武两班的首领。60;62;  “金领相倒是看得挺开。也罢,既然你愿意,那留下便留下吧。只是吴王殿下若是追究起来,我这个郡王可保不了你。?B儿的信里头还写,这位吴王同时还兼任帝室卿和枢机卿,官名有七八十个字,能写三行。我说...金领相,你到时候可真得夹着尾巴做人。”60;62;  “帝室卿?枢机卿?这都是做什么的?”60;62;  “不清楚。不过朝廷这次死里逃生,似乎是来了一次维新变法。金领相,你我都要做好准备——现在的大明可能和原来的完全不一样。”60;62;  “老臣...知道了。”金自点应了一声,退到了一旁。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