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一千零四十章 《倭情备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日半夜,一群锦衣卫趴在码头的斗舰上头,拿着望远镜紧盯着码头的那个仓库。60;62;  敌在明处,他们在暗处。仓库到处都打了照明用的灯笼,他们这些趴在船上看热闹的家伙就只当看戏。60;62;  “我说,师父,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小陆拿着望远镜四下里看:“这里至少有三拨人。一拨鞑子,一拨倭人。今天又来了一艘朱印船,估计是来接应他们的。”60;62;  “你订好那些从朱印船上下来的人,我觉得他们可能要有大动作。”60;62;  “就几十个人,能有什么动作?而且他们身上什么武器都没带,发型也不像日本人似的弄了个秃瓢。师父,你说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呦?弄这么大阵仗。”他盯住了不远处的一艘船。60;62;  那是艘标准的朱印船,福船船底西式船身日式装潢,看起来起非常扎眼。他们今早就来仁川蹲守,结果这一天果然看到了不少奇怪的东西。60;62;  那朱印船上下来了一群人,和岸上的朝鲜人有说有笑,时不时还望仓库的方向指,而且肢体语言非常夸张,唬得朝鲜百姓听一句就要愣一下。这伙人在仁川流窜了一整天,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到处和人搭话。60;62;  锦衣卫听不懂这伙人在说什么。转述给了朝鲜翻译,他们也只听到了“鞑子”一个词。60;62;  “这都什么跟什么呦?一伙人莫名其妙地就盯上了这个仓库。师父,你说他们到底想干什么?”60;62;  “你管他们作甚。他们不自己送上来,难道你自己去抓不成?那伙鞑子多半是粘杆处的人。那伙倭人,按照朝鲜人的说法,指不定是‘时老未’。”60;62;  “‘时老未’?”60;62;  “就是头儿说的忍者。壬辰年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伙‘时老未’,他们易容成朝鲜人,从各种犄角旮旯潜入朝鲜军营,探听情报。随后倭寇大兵入境,就像进了自己家里头一样,连战壕有多宽城墙有多高他们都清楚。”60;62;  “那不是和我们锦衣卫一样?”60;62;  “差远了。我们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而那伙忍者,就是一群下贱的佣兵,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我们在战场上这些活是兼着干,平日里在国内负责逮捕处决贪官污吏。《倭情备览》你没看吗?”60;62;  “啊,我想起来了,就那本记载了前代锦衣卫在日本搜集的资料的书?”60;62;  “对你来说是前前代,写那本书的是我的师叔史世用,你该叫师叔祖。我记得师叔在书里头提到过这伙人,名字是‘志能便’,大抵和‘时老未’是一个意思吧。”60;62;  “啊,就那位因为海难被困在九州回不来,结果讨饭八个月才蹭到船回国的师叔祖?”60;62;  “你怎么这种事情记得特别清楚...你可小心点,那位师叔祖应该已经退休了。但我们这些锦衣卫都怕人报复,退休以后都隐姓埋名,要么回老家置办田产,要么去道观佛寺里头出家。我不知道师叔去哪了,但现在多半还活着。头儿特别喜欢请退休的老头子回来当差,所以以后指不定还要打交道——你这句话要是让他听到了,嘿嘿~小心家法伺候。”60;62;  “...”60;62;  “怕了?我问你,书背得出来么?就里头写忍者的这一段。”60;62;  “记得一些。”60;62;  “那就背出来听听。喂,你们其他人都过来听着,大师兄要背书了。”60;62;  闻言,附近的几个新进干员都凑了过来,准备听小陆讲讲前代锦衣卫留下来的情报。60;62;  “我记得,那本书是万历二十一年写的。到现在快五十年了吧?师父,师叔祖那时候多大了?”60;62;  “我也不知道。锦衣卫的档案都保密,史书里头关于他的信息也全都做了删减,要不然退休以后容易被报复。你现在去查也就只能查到只言片语,大概在某某信函里头能查到他的署名吧。我刚入门的时候,史师叔看面相大概有四十来岁。现在二十多年了,师叔大概七十多了。要按照这个年纪推算,史师叔那个时候应该三十岁不到,大概二十五六岁。”60;62;  “哇~这么厉害?”一众新进干员都愣了一下——他们还以为史世用当时少说也得有三四十岁,没想到连三十都不到。60;62;  “厉害?这都是逼的。他要不是年轻力壮,在九州饿那八个月早饿死了。二十多岁在锦衣卫不算大,前代锦衣卫都是家传居多,家里都是锦衣卫户籍,这才能进南镇北镇某差使——这都是自小亏练出来的本事。小陆也是这样,他十六岁就入门了。说来,也亏师叔他拉得下脸皮,穿着破衣烂衫把绣春刀包起来去要饭,总算是捡了条命。”60;62;  “还要饭呢?”小陆眉头一扬。60;62;  “知道就行了啊,别到处乱说。人家都以为我们锦衣卫穿飞鱼服挎绣春刀,讨饭的事情传出影响不好。”60;62;  “知道了,教官。”一众新进干员点了点头。60;62;  “记住就好。阿陆你接着讲。”60;62;  “在七杂八的风土人情就不说了,说些和情报有关的。师叔祖去了日本以后和石蔓子那边的一位郎中搭上了线。那郎中名叫许仪后,因为医术精湛被石蔓子重用,许郎中也和石蔓子手下的一众水军混得熟络——那水军里头有一大堆海寇,这些海寇在兵匪不分,亦兵亦盗,时常打劫倭寇,干黑吃黑的买卖。其中就有一人叫郭国安,他是萨摩藩的参谋。这俩人一起给朝廷提供了关于朝鲜的情报,朝廷才有了壬辰倭乱的预警。”60;62;  “但是预警全然无用啊。”那几个干员问道:“我听说朝鲜到后来还是被一路打到鸭绿江?”60;62;  “问题就在这里。朝鲜败得太快了,倭军所到之处就像到了自己家里头一样——那时候平秀吉为了侵朝,提前半年就在九州集结了大队人马,还派了大批的忍者潜入朝鲜勘探地形。在侵朝之前,平秀吉的桌上就摆了全套的朝鲜情报,比朝鲜王自己还清楚。所以倭寇侵朝的时候就能势如破竹,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