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 > 第688章:抵达!遇见袁天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来,陛下登基了,也一样对秦禾大人继续任用。”

    “一直到十年前,秦禾大人觉得累了,认为对不起陛下的信任,所以主动告老还乡,陛下念起劳苦功高,也就允许了。”

    秦文远微微点头。

    对秦禾,有了印象。

    前朝旧臣,擅长沙场战斗,不擅处理朝政。

    在工部,基本就是管管事情,养养老。

    秦文远继续问道,“公公说秦禾,是主动告老还乡的?那他告老还乡时,意思是还不告老还乡的年龄?”

    古代告老还乡,就和后世的退休一样。

    都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去做的。

    并且很多官员。哪怕到了年龄,可为了利益,也不愿挪地方,往往都需要皇帝敲打,或者提醒,才能乖乖让位。

    德顺点头道:“不错,秦禾大人告老还乡时,比正常的,要早了五年左右。”

    “说起来,奴才也很感慨,如秦大人这样身居高位的人,能如此痛快的告老还乡,还提前五年,着实是少见啊。”

    “陛下也觉得秦禾大人表现很好,还赏赐了不少东西呢。”

    李世民登基时,为了安抚官员,继续重用这个基本上没什么作用的秦禾。

    后来秦禾能主动让贤,李世民自然高兴。

    毕竟,这可不是他坐稳来的位置,就逼人离开。

    与他的私德可没关系。

    秦文远问道:“秦禾离开时,真的身体不好?”

    德顺想了想,道:“当时他的脸色的确不是太好,但具体怎样,奴才就不清楚了。”

    秦文远微微点头。

    德顺伺候在李世民身旁,自然没法太过其他人了。

    这时,秦文远想到一件事,他忽然问道,“我记得,十年前的时候,天坛被重新修起过了。”

    “我想知道,秦禾告老还乡,是在此之前,还是之后。”

    德顺仔细的思索了一下,到:“好像是之后,似乎是天坛刚修葺好,他就告老还乡了。”

    刷的一下。

    秦文远眼底深处,精光一闪。

    韩迁发现了天坛的一些问题。

    然后被假韩迁替换。

    结果天坛刚修好,曾经主持天坛修建的工部侍郎,就提前五年告老还乡了。

    这一切,是巧合?

    还是……必然!?

    秦禾的辞官归隐,和韩迁修葺天坛,竟然是在同一年发生的小说

    而且,就在天坛修葺完成后。

    这让秦文远很是在意。

    秦文远认为,韩迁若要修葺天坛,那肯定要向之前主持天坛修建的主官请教。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秦禾也很可能,参与了修葺天坛的事情。

    哪怕是没参与,也肯定给出了指导,定然会。

    那么,这种情况下,天坛修葺完成了,他就告老还乡。

    这其中……

    着实是让秦文远没办法不多想啊。

    秦文远看向德顺,问道:“公公可知道,秦禾告老还乡后,是因为什么去世的?”….刚刚德顺说,秦禾到老还乡三年后,就去世了。

    以秦禾的年龄,以及身家,不应该那么快就死了。

    除非,发生了什么意外。

    比如重疾?

    比如……被杀!

    德顺想了想,说到:“应该是重病而亡。”

    “秦禾大人作为尚书告老还乡,他身死后,当地官府曾上奏疏禀报过陛下。”

    “陛下得知后,还派人去悼念。”

    “奴才也正是因此,才知晓秦禾大人身故的消息的。”

    秦文远微微点头。

    在大唐,基本上侍郎以上的人,若正常告老还乡,那回到故乡以后,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是地方官,还是朝廷,都会。

    若是身亡了,朝廷自然需要表示一下。

    毕竟,这可以证明李世民还记得这些曾经为大唐奉献的功臣。

    不过,侍郎以下的,最多也就是吏部会意思一下,就不会惊动李世民了。

    毕竟大唐官员那么多,若是任何一个人死了,都要让李世民表示,那李世民一天,什么也不用干别的了。

    德顺说,秦禾是病死的。

    真病死的,还是假病死的?!

    秦文远需要确认这一点。

    毕竟,这关乎秦禾是否知道一些秘密。

    “等卢十三过来上香,这里也是天坛这里,陛下最常来,人气最多的地方。”

    秦文远微微颔首。

    他在想,如果他是贼人的话,就算真的偷偷布置了机关,也不会在这主殿里。

    毕竟。作为整个天坛最常用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什么机关,也是最容易被发现。

    同时,也是最不便利的。….还以为向左侧偏殿走去。

    很快,就来到了静室内。

    左侧的偏殿,面积比主殿要小一些。

    这里被设计成了一个面壁的静室。

    地上有几个蒲团。

    整个房间,空空荡荡,没有多余的家具。

    也没有任何的装饰。

    秦文远环顾一圈,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之处。

    不过静室,想来用的频率不高,倘若他想做什么,这里倒也很适合做一个人避人耳目的地方。

    “一会儿,让张胖子来瞧瞧吧。”

    秦文远转过身,向着右侧的偏殿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问道:“公公,你说右侧的偏殿,现在是库房,那敢问,过去建造新坛时,库房的位置在哪里?”

    德顺顿时明白的秦文远的意思,他连忙说道:“秦大人想的没错,右侧偏殿就是之前见到天坛时的库房,运送到这里的建材,都是放在那里的。”

    “正因为之前是库房,所以后来也就一直被当成库房了。”

    秦文远眸光一闪。

    “十几年前的库房啊……”

    “这我倒是要好好瞧瞧了,我倒要看看,这库房有什么秘密,能让那么多的建材,不翼而飞。”

    秦文远向库房走去。

    他正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然后,便见卢十三快步走来,到:“秦大人,袁天师已经来了。”

    秦文远眸光一闪,驻足回望。

    便见卢十三身后,正站着一个穿着道袍,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感的道士。

    此人胡子花白,手持着拂尘。

    气质飘渺。

    还真的有些像是得道之人。

    见秦文远看向他,他向秦文远稽首,道:“见过秦大人。”

    袁天罡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道家之人。

    所以秦文远,也是颇为有礼,他拱手笑道,“天师不必多礼,今日将天师请来,没有给天师添忧吧?!”

    袁天罡虽是道人,可也是大唐正经的官,不过官职不算太高,主要负责的事务与吏部有些重叠,因此不算是实权的官职。

    且袁天罡被认为是得道高人,充满着仙风道骨,故此为了尊重他,一般情况下,都称之为天师,而不是官职之名。

    袁天罡捋着胡子笑道,“世人皆称秦大人,乃天下第一聪明人,贫道其实也早就想见见秦大人了,今日有幸能见到秦大人,贫道就没有白来,自然没有添扰之说。”

    秦文远微微点头:“本官正要去偏殿瞧瞧,天师一起吧。”

    袁天罡自是不会反对。

    秦文远一边走,一边向头向卢十三问道:“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卢十三摇了摇头,“一切顺利,袁天师很配合。”

    秦文远微微颔首。

    他低声道:“去帮本官查一件事,查查秦禾为何提前五年告老还乡,其中是否有秘密,以及他究竟是何原因身死。”

    “同时,去工部,找杜尚书,问问他,工部现在是否还有当年修建或者修葺天坛的人在,如果有,让他给本官带过来。”

    卢十三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点头:“下官明白。”

    说完,卢十三快步离去。

    秦文远看着卢十三匆忙的身影,忽然觉得,今天带来的人少了。

    应该多带几个人了,免得卢十三太累。

    可皇宫不同其他地方,本就是十分敏感的地方,也不好带太多其他人,卢十三因为曾经是影卫,与宫里的很多人都熟悉,所以进出方便。

    换做其他人,未必能将事情做好。

    所以想了想,他觉得等这件事结束后,好好奖赏卢十三一下吧。

    总不能让卢十三百干活。

    袁天罡和德顺见卢十三又匆忙离去,两人都没有说任何话,似乎对卢十三的离开,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样。 .

    八圆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